🍁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告別2%時代:全球高通脹常態化與央行獨立性喪失,或成加密貨幣的“天賜之禮”
宏觀經濟正步入一個由高通脹常態化和央行獨立性減弱主導的新時代。作者將宏觀經濟學家對本輪通脹的反應分爲“否認”(Team Transitory)、“憤怒”(歸咎普丁)、“討價還價”(緩慢降溫)三個階段,並預言將最終進入“接受”階段,永久告別 2% 的通脹目標。他預測歐元區、美國和英國的穩定通脹率將分別定格在 3%、3.5% 和 4%。在各國政府爲資助巨額債務而訴諸通貨膨脹的背景下,比特幣等“原生”加密貨幣作爲去中心化避險資產的價值將持續凸顯。同時,文章對以穩定幣爲代表的衍生性加密資產的長期穩定性提出質疑,認爲其可能只是披着新技術外衣的信貸泡沫。
宏觀經濟學的五階段“哀悼”:2% 目標的永久性失守
本輪始於 2021 年底的全球通脹證明了其頑固性,源於疫情對生產力的永久性破壞、政府債務激增以及央行的貨幣化和反應遲緩。
宏觀學家的五階段論
作者犀利地將宏觀經濟學家處理通脹衝擊的過程比作“悲傷的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否認 (Denial) — “暫時論”(Team Transitory)盛行。
2、第二階段:憤怒 (Anger) — 將通脹歸咎於地緣政治因素,如弗拉基米爾·普丁。
3、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Bargaining) — 試圖在不引發衰退的前提下緩慢降溫通脹。
4、第四階段:抑鬱 (Depression) — 暫未進入。
5、第五階段:接受 (Acceptance) — 永久性放棄 2% 的通脹目標。
“光學幻覺”:當前低通脹率的假象
盡管目前歐洲央行(ECB)似乎已達到 2% 目標,但這被認爲是“光學幻覺”。由於歐元貶值 15%、能源價格大幅下跌(石油跌 10%、天然氣跌 20%、電力跌 30%-40%),一旦能源和匯率穩定,整體通脹率將再次回升。作者估算,各國穩定的“穩態通脹率”將是:歐元區 3%、美國 3.5%、英國 4%。
央行獨立性受挫:全球通脹目標“去錨定”
在高通脹的新世界裏,理論上本應獨立行事的中央銀行,正在發現其獨立性遠比想象中脆弱。
政治對貨幣政策的滲透
1、政治幹預: 即使是联准会(Fed)這般獨立的央行,也無法抵抗一個充滿敵意的行政當局。
2、自我審查: 英格蘭銀行(BoE)雖然沒有受到政府的正式壓力,但其行爲卻像是受到了壓力。這種“自我審查比直接審查更糟糕”。
3、美國主導的連鎖反應: 歐洲對美國的依賴是最大的約束。如果美國脫離 2% 的通脹錨點,全球其他國家也將隨之“去錨定”。
市場信譽的喪失
全球 3%-4% 的通脹率並非僅僅是 1-2 個百分點的增加,而是比原目標高出 50% 到一倍。更重要的是:
1、債券市場受損: 如果通脹預期持續上升,債券持有人最終將要求更高的長期債務利率。
2、信譽崩塌: 如果央行沒有捍衛 2% 目標的勇氣,市場將推斷它們也沒有捍衛 3% 或任何目標的勇氣。央行的信譽是基於過去的行動。如果 3% 是新的 2%,那麼什麼能阻止 5% 成爲新的 3%?
宏觀經濟學家在他們的模型中,通脹預期總是被錨定的,這與現實世界永久性超過目標的事實相衝突。
新金融環境與加密貨幣的機遇
在 3%-4% 甚至更高的全球通脹環境下,全球金融市場將迎來劇烈動蕩,這爲原生加密資產帶來了巨大的結構性機遇。
高利率環境的災難性影響
1、長期利率攀升: 盡管高通脹理論上可以通過債務貶值來幫助過度負債的政府,但債券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利率。對於像法國這樣高負債的國家,這將是絕對的災難。
2、利率預測: 在美國,利率底線可能上升到 4%-4.5%,長期利率可能升至 6% 或 7%。歐洲的區間可能在 3%-5%。
3、原生加密資產受益: 這種高利率和高通脹環境將有利於“原生”加密貨幣(Vanilla Crypto),因爲它們是設計來應對政府容忍更高通脹和債務的世界的。
穩定幣:披着新技術外衣的信貸泡沫?
作者對以美元穩定幣爲代表的衍生性加密資產(Derivatives Crypto)表示擔憂:
1、穩定性錯覺: 穩定幣相對於其基礎資產——美元和美國國債是穩定的,但如果基礎資產本身不穩定呢?
2、財政主導風險: 唐納德·川普的“一筆巨額美麗法案”將是歷史上最大的債務計劃,可能使美國陷入“財政主導”狀態,即財政政策凌駕於貨幣政策,導致央行無法遏制的通脹。
3、潛在信貸泡沫: 美元穩定幣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新的衍生性儲備貨幣資產來擴大美元和美債的影響力。從技術層面看,這可能使美國更容易擴大債務,但它“只是另一個披着新技術外衣的信貸泡沫”,類似於金融危機前的抵押債務憑證(CDO)。
地緣政治轉向與央行配置比特幣的可能性
在美元貶值和地緣政治碎片化的背景下,各國央行被迫開始尋求風險分散,這爲比特幣進入官方儲備資產體系打開了大門。
去美元化浪潮
1、替代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正通過創建如 Brics Pay 等替代性金融基礎設施,大量分散對美元世界的依賴。
2、歐洲困境: 歐洲政治上的弱勢(如缺乏資金支持烏克蘭)表明,盡管美國金融政策不負責任,歐洲卻因有毒的政治和缺乏經濟活力而難以成爲全球投資者的避風港。
比特幣作爲央行儲備資產的萌芽
1、黃金的優勢: 黃金作爲幾乎所有央行的官方儲備資產,已相對受益更多。
2、央行的風險分散: 盡管目前沒有央行將加密貨幣作爲儲備資產,但捷克央行行長 Ales Michl 今年早些時候提出分析“比特幣測試組合”可能性的提案。
3、比特幣的邏輯: 當美國貶值其貨幣,並試圖通過穩定幣利用其收入時,其他國家投資於如 比特幣 等加密貨幣是合理的。央行關注的不是盈利,而是分散風險,加密貨幣恰好能提供幫助。
結語
宏觀經濟學家正無奈地進入“接受”階段,全球告別 2% 通脹目標的趨勢已難以逆轉。這是一個政府通過通脹爲巨額債務融資的世界,也是原生加密貨幣應運而生的世界。在各國央行發現其獨立性受挫、美元霸權面臨地緣政治挑戰的背景下,比特幣作爲非主權、稀缺的數字資產,其價值將持續獲得結構性支撐。這一“貨幣貶值”主題,對加密行業而言,是“一份持續不斷的禮物”。
您認爲在全球利率長期高企的背景下,政府和央行最終會如何權衡高通脹帶來的“債務貶值”好處與“信譽崩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