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停擺結束,洪峯來襲:43天“信息真空”後,積壓數據如何衝擊市場?
作者:Frank,MSX 研究院
43 天,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府停擺。
美東時間 11 月 12 日晚間,繼美國國會衆議院表決通過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後,川普也簽署通過,宣告這場政治劇終告階段性結束,而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六周停擺或讓美國 GDP 減少 1.5 個百分點,淨損失約 110 億美元。
來源:白宮官網
但一個更隱形、更棘手的問題已經浮現:停擺中斷了美國統計體系,從就業到通脹,從 GDP 到零售,期間本應按日、按周、按月發布的關鍵經濟數據大量缺席,尤其是非農等就業核心數據,本就是联准会制定貨幣政策的關鍵依據,直接影響降息等重大舉措的決策。
現在隨着政府重新開門,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等紛紛「補課」,被堰塞的經濟數據或將在 qing 未來數周內密集補發,這也意味着,一個多月的信息真空之後,投資者即將面對一次罕見的 「數據洪峯」。
停擺結束只是政治層面的收場,**對市場而言,真正的考驗在未來一個月,包括被迫在極短時間內重新定價經濟、通脹和利率路徑,**而這也將決定未來一段時間,美股、黃金、Crypto 甚至整個全球資產的定價邏輯。
一、43 天「數據盲飛」,市場失去了什麼?
航班大面積延誤、食品援助計劃中斷、公共服務陷入停滯、數十萬聯邦僱員無薪強制休假…可以說,過去 43 天,停擺對民生經濟的影響滲透到了美國的方方面面。
但對全球金融市場而言,遭遇的最大衝擊,則是一種更隱蔽也更危險的狀態,即市場失去了「判斷經濟狀況」的眼睛。
要知道,政府可以關門,但經濟不會完全停下,且每天仍在繼續運轉,譬如企業僱傭員工、消費者購物、工廠生產、價格變動、出口進出口起伏等等,但負責記錄、匯總、發布這些變化的機構,卻在停擺期間同時進入暫停狀態:
從勞工統計局(BLS),到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再到財政部的數據統計團隊,幾乎所有負責發布核心宏觀指標的聯邦單位,都因受停擺影響而暫停運作。
而沒有數據的市場,只能靠猜。回溯停擺前可查的最後一份聯邦官方就業數據,停留在 8 月失業率 4.3%、新增就業 2.2 萬人,延續了就業創造逐季放緩的趨勢,之後本應發布的所有 9 月、10 月核心數據,卻全部從日程上消失。
根據 MSX 研究院統計,10 月 1 日到 11 月 13 日期間,因美國政府停擺,至少 12 項核心宏觀指標未能按計劃發布,覆蓋就業、通脹、GDP/ 增長三大支柱,包括非農就業、失業率、CPI、PPI、零售銷售、貿易帳、工業產出、PCE、GDP 初值等全部關鍵指標。
其中有些數據尚可彌補,例如應在 10 月 3 日發布的 9 月非農原本數據採集已完成,但由於停擺打斷流程,只待政府重啓後大概率即可發布。
更嚴重的其實是另一部分可能「永久性丟失」的數據,譬如 10 月非農、失業率等,它們因整個 10 月無法採集,或將永遠缺席: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近日就表示,受聯邦機構長期關閉影響,兩份關於 10 月通脹和就業的重要報告「大概率永遠不會」發布。
這也意味着 2025 年 9 月和 10 月,可能成爲美國宏觀數據序列中罕見的「統計盲區」。
唯一的例外是,爲了社會保障金的調整,9 月 CPI 報告在延遲 9 天後於 10 月 24 日被破例發布,成爲整個停擺期間唯一的「觀察窗口」,也成爲目前唯一獲準發布的官方經濟數據。
但這並未緩解市場「數據渴求」,更棘手的是,即便停擺已結束,聯邦機構何時能追回進度,依舊毫無時間表,白宮拒絕提供明確安排,BLS 也尚未公布補發計劃,市場仍處於半盲飛狀態。
二、從「信息真空」,到「數據洪峯」
不過無論如何,政府重新開門,各機構勢必重新處理積壓待發的重要經濟報告,開始拼命「趕作業」。
也正因如此,未來一個月,美國經濟數據的發布時間表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密集發布,43 天的信息真空,不會以溫柔方式結束,相反,巨大的不確定性與波動性將被壓縮在極短時間內集中釋放。
根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機構的推演,未來一個月的關鍵經濟數據「補課」日曆將極其恐怖,或許會是美國統計史上最擁擠、最混亂、也最具衝擊性的宏觀數據密集期。
從這份日曆裏,我們能看到兩個清晰的「風暴眼」。
首先,第一個衝擊點便來自 9 月的積壓數據。
華爾街日報和高盛均指出,由於 9 月就業報告的數據採集在停擺前已完成,預計 BLS 在恢復運作後(最快下周)將迅速發布,
不過其中高盛還有一個更爲激進的預測,即 9 月非農(11.18)和 10 月非農(11.19,如果能發布)可能背靠背連續兩天轟炸市場。
如果這一情況成真,市場將面對一個極其尷尬、卻可能真實發生的場景:**投資者將在 24 小時內,連續消化兩個月、且可能方向完全不同的就業報告,**要知道非農本身是全市場最敏感的宏觀數據之一,兩份報告連炸,或將直接重塑對 2025 年經濟與联准会路徑的預期。
其次,第二個衝擊點,來自 10 月數據的「黑洞」與「嚴重延遲」。
說白了,相比 9 月的輕鬆補發,10 月才是風暴核心。畢竟本次停擺覆蓋了整個 10 月,其數據收集延遲遠超 2013 年(16 天)、2019 年(35 天),根據摩根士丹利的估算,10 月的零售銷售、PPI、CPI 等關鍵通脹數據,可能要到 12 月 18 日、19 日才能發布。
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在 12 月 9-10 日的議息會議上,當联准会決策者們在制定 2026 年利率路徑時,他們自己也看不到 10 月的更多關鍵通脹數據。
總而言之,這份「補課」日曆,與其說是恢復正常,不如說是一張「波動率地圖」,市場將和联准会一起,從「信息真空」的舊盲區,再次陷入「數據洪峯」導致的新盲區,並被迫在極短時間內連續消化可能相互矛盾的數據。
未來一個月,市場的劇烈震蕩,幾乎已成定局。
三、可能會產生什麼衝擊?
整體來看,對市場而言,停擺結束帶來的「松一口氣」只是短暫的情緒修復,真正決定市場走勢的,是當這波「數據洪峯」集中釋放時,會如何重新塑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與联准会政策路徑的預期。
在此前提下,一個必須警惕的事實是:**本輪停擺不僅導致數據缺失,還可能導致數據失真。**畢竟 10 月份就業報告的數據從未被收集,而 11 月份報告中一部分重要部分的數據本應在上旬收集,但都未能保證。
因此未來一個月發布的所有數據,不僅會遲到,而且可能帶有偏差,使得市場的解讀難度陡增。
基於這種情況下,市場在消化數據洪峯時,大概率會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景,而每一種都將直接重塑風險資產的方向:
不過無論如何,從統計節奏來看,不出意外的話,最遲到明年 1 月初,美國就業與通脹鏈條將基本恢復完整性,我們就會對就業市場情況有相當清晰的了解,到那時第四季度經濟狀況也可能被真正呈現。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期間不會再次面臨政府停擺…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未來仍可能隨時重新按下「暫停鍵」。
寫在最後
對華盛頓來說,停擺結束是一次政治博弈的暫時收場,對市場來說,則是中場休息的結束——未來數周,積壓了 43 天的經濟現實將加倍奉還,下半場比賽將被迫以「快進鍵」播放。
對於手持現金準備入場投資者,或是緊盯联准会的交易員來說,真正的遊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