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 #Launchpool# :質押 $USDT $GT $WCT 賺取 100,000 $WCT
- 挖礦時間:4月14日22:00 - 4月20日21:00(UTC+8)
- 預估年化:335.8%
- 質押 $GT $USDT 即可在交易開始前免費賺取 $WCT
- 獎勵每小時派發
立即質押:https://www.gate.io/launchpool/WCT?pid=274
https://www.gate.io/launchpool/WCT?pid=275
更多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437
4.13 AI日報 AI新進展引領科技變革,加密監管趨嚴迎接機遇與挑戰
一. 頭條
1. OpenAI即將推出GPT-4.1等新AI模型,引發行業關注
OpenAI將在下周推出一系列新的AI模型,其中包括GPT-4.1、GPT-4.1 mini和nano版本等。這一消息引發了行業廣泛關注。
GPT-4.1被視爲GPT-4的改進版本,是一款40多模態模型。與此同時,OpenAI還將推出更小型的GPT-4.1 mini和nano版本,以及名爲o4-mini的新推理模型。這些新模型有望進一步提升OpenAI在大語言模型領域的領先地位。
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各行各業。OpenAI此次推出的新模型或將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不過,AI技術的倫理和安全問題也需要重視。監管機構和企業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則和標準,確保AI技術的健康發展。
此外,AI技術的發展也將對就業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一些傳統工作可能被自動化取代,同時也將催生新的就業機會。政府和企業需要爲這一轉型做好準備,幫助勞動力獲得必要的技能培訓。
2. 美國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緩解科技公司壓力
美國政府宣布,將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包括智能手機、路由器、計算機設備和電子零部件等。此舉旨在緩解科技公司的壓力,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根據新政策,自4月5日起進口的符合條件的電子產品將免於繳納所謂的"對等關稅"。此前已繳納的關稅也可申請退款。分析人士指出,這標志着美國政府在關稅政策上的"180度大轉彎"。
關稅豁免措施將直接惠及蘋果、三星等科技巨頭。它們可以降低跨境運輸成本,緩解供應鏈壓力。同時,消費者在購買電子產品時也將受益,不必爲關稅買單。
不過,關稅政策的變化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在應對貿易爭端時的權衡取舍。一方面,政府希望通過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慮關稅對消費者和企業的影響。在全球化的今天,制定合理的貿易政策是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
3. 西班牙警方搗毀"AI+加密"投資騙局,涉案金額逾2000萬美元
西班牙警方近日搗毀了一個利用人工智能制作虛假名人代言的加密投資騙局。該騙局共騙取200多名受害者超過1900萬歐元(約合2150萬美元)。
據悉,該犯罪團夥使用AI生成的視頻吸引投資者,要求受害者支付額外費用以解鎖原始投資。在警方的行動中,犯罪頭目在試圖逃往迪拜時被捕,另有6名嫌疑人年齡在34至57歲之間,均面臨欺詐、洗錢和僞造文件的指控。
這起案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AI技術被濫用的擔憂。盡管AI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大有可爲,但也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因此,制定相關法規,加強AI技術的監管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這起案件也折射出加密貨幣投資領域的亂象。由於缺乏有效監管,不少投資者在此領域遭受重大損失。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迫在眉睫。
4. 美國參議員提案要求加密礦企減排,引發行業爭議
美國參議員Sheldon Whitehouse和John Fetterman近日向參議院提交了《2025清潔雲法案》草案,要求加密貨幣挖礦設施和AI數據中心在2035年前實現零排放,否則將面臨罰款。
該草案擬修訂《清潔空氣法案》,要求能源容量超過100千瓦的數據中心遵守能源部規定的區域排放上限。上限標準將於2025年底確立,之後每年遞減11%,直至2035年歸零。
這一提案旨在應對加密貨幣挖礦和AI運算對環境造成的能耗壓力。但也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爲,這有助於推動加密和AI行業的綠色轉型;反對者則擔心,過度監管將扼殺行業創新。
事實上,加密貨幣挖礦和AI運算確實存在較高的能耗問題。但在追求環保的同時,也需要平衡行業發展需求,避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政府、企業和公衆需要就此達成共識,在可持續發展和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5. 比特幣與VIX比率觸及長期趨勢線,或標志底部
分析師James Van Straten表示,比特幣與VIX(波動率指數)的比率已觸及長期趨勢線,從歷史上看,這條趨勢線曾在重大市場事件期間標志着比特幣的底部形成。
VIX是衡量市場波動率的重要指標,其飆升往往預示着市場風險加劇。而比特幣與VIX的比率能夠反映加密貨幣市場相對於傳統市場的風險程度。當該比率觸及長期趨勢線時,通常意味着比特幣的風險溢價降低,有利於價格企穩反彈。
不過,Van Straten也指出,標普波動率指數目前處於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因此,比特幣能否真正觸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後續的價格走勢。
總的來說,比特幣與VIX比率的變化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判斷市場風險的重要參考。在當前動蕩的市場環境下,密切關注這一指標或許能幫助投資者把握更好的投資時機。
二. 行業數據
1. BTC
最近成交價83730.2000美元,日內漲幅+3.1000%。
2. ETH
最近成交價1581.9900美元,日內漲幅+2.0000%。
3. PI
最近成交價0.6573美元,日內漲幅+10.0000%。
4. GT
最近成交價22.3460美元,日內漲幅+1.7000%。
5. SOL
最近成交價124.2100美元,日內漲幅+6.6000%。
三. 行業要聞
1. 比特幣短暫突破85000美元大關,多頭力量仍在積累
比特幣價格在4月13日短暫突破85000美元大關,最高觸及85010美元。盡管隨後回落至84700美元上方,但日內漲幅仍達2.12%。分析人士指出,比特幣近期呈現出強勁的漲動能,主要源於宏觀經濟和政策因素的利好推動。
首先,美國政府宣布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緩解了科技行業的成本壓力。這一舉措被視爲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180度大轉彎",有利於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科技創新產業。其次,貝萊德CEO表示,預計經濟放緩可能會成爲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主要催化劑,引發市場對避險資產的追捧。此外,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動加密貨幣監管法案,爲行業發展營造有利環境。
然而,分析師也警告稱,比特幣與VIX波動率指數的比率已觸及長期趨勢線,此前曾在重大事件中標志着比特幣底部形成。因此,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比特幣在84000至96000美元區間的表現,謹防回落風險。總體而言,宏觀利好因素推升了市場情緒,但比特幣能否持續突破85000美元關口仍需時日觀察。
2. 以太坊遭遇拋售壓力,關注1585美元關鍵支撐位
以太坊代幣價格在過去一個季度內下跌近50%,跌破了"梅耶倒數"指標的1585美元關鍵支撐位。這一指標曾在歷史上多次引發以太坊大漲至4000美元以上。分析人士認爲,以太坊當前面臨着嚴峻的熊市壓力。
從鏈上數據來看,以太坊的日活用戶數量已降至12個月內最低點,僅有4萬人,顯示出用戶活躍度和交易需求的下降。與此同時,以太坊未平倉合約的價值也出現了大幅縮水,暗示投資者正在逐步撤離頭寸。
不過,一些看漲分析認爲,以太坊當前價格已接近歷史底部區域,反而爲長期投資者提供了良機。只要能在1585美元附近獲得有力支撐,以太坊仍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重拾升勢。但如果失守該位,或將面臨進一步下探風險。
總的來說,以太坊在熊市中遭遇拋售,鏈上活躍度和投機需求均現疲軟跡象。未來走勢將取決於1585美元關鍵支撐位能否持穩,投資者需審慎把握風險。
3. 山寨幣表現分化,SHIB、DOGE等迷因幣領漲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反復震蕩的背景下,山寨幣市場出現了分化走勢。其中,SHIB、DOGE等迷因幣在過去24小時內表現強勁,漲幅均超過5%。分析人士認爲,這主要得益於社區營銷活動的持續推動,以及投資者對迷因幣潛在投機機會的追捧。
數據顯示,柴犬幣SHIB在4月份獲得了大量鯨魚地址的持續增持,總量已超過8740億枚。與此同時,SHIB和DOGE的24小時交易量也均超過30億美元,反映出投資者活躍的交易需求。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迷因幣的長期前景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迷因幣缺乏實際應用場景,價格主要依賴於社區炒作,因此存在較高的投機風險。如果未來社區營銷力度減弱,迷因幣或將面臨快速回落的危險。
總的來說,迷因幣在近期獲得了不錯的投資回報,但長期前景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者需對其高風險性有充分認識,並合理控制倉位規模。
4. 加密貨幣監管趨嚴,SEC擬推"沙盒"方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最新的圓桌會議上透露,正在考慮對加密貨幣交易採取廣泛的監管變革,旨在實現聯邦監管、創新和投資者保護的平衡。其中,SEC代理主席馬克·烏耶達提出了採用監管"沙盒"方法的設想,以促進代幣化交易的創新。
分析人士認爲,SEC此舉旨在爲加密貨幣市場營造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環境,有利於吸引機構資金入場,推動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過度監管可能會限制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
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也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動加密貨幣監管法案,重點關注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穩定等問題。這表明未來加密貨幣監管將進一步從宏觀層面收緊。
總的來說,加密貨幣監管力度的加大將對行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有利於規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劇中心化趨勢,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潛在影響。
四. 項目要聞
1. OpenAI即將推出GPT-4.1及其他AI模型升級版本
OpenAI作爲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即將在下周推出一系列新的AI模型升級版本。其中包括GPT-4.1,這是40多模態模型GPT-4的改進版本,旨在提升模型的性能和能力。同時,OpenAI還將推出更小型的GPT-4.1 mini和nano版本,以及新的"推理"模型o3和o4-mini。
這一系列升級反映了OpenAI對於持續優化和創新AI技術的決心。GPT-4在推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被認爲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裏程碑。GPT-4.1的推出將進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爲各種應用場景帶來更強大的支持。
OpenAI的這一舉措也將對整個AI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作爲AI技術的領導者,OpenAI的每一次創新都會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其他AI公司和開發者也將密切關注這些新模型,並可能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更多創新應用。
業內人士對OpenAI的新模型表示期待。分析師認爲,這些升級版本將進一步擴大AI的應用範圍,爲各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有人士擔心AI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帶來潛在風險,呼籲加強監管和倫理準則。
2. Sui生態項目數量持續增長,但仍面臨資產稀缺挑戰
Sui是一個新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基於Move語言構建,由前Meta員工創建。自推出以來,Sui生態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和項目入駐,生態項目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有Cetus、Navi、Scallop等知名項目在Sui上線。
然而,與生態發展相比,Sui上可供交易的資產仍然較爲稀缺。目前Sui上只有少數幾個代幣可供交易,包括SUI、MEME等,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都有待提高。這給Sui生態的發展帶來了一定挑戰。
爲解決這一問題,Sui生態正在努力推出更多項目和應用。其中包括SuiPlay遊戲平台、Cetus孵化計劃等,旨在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入駐。同時,灰度信托和Native USDC的推出也將爲Sui帶來更多流動性。
分析人士認爲,Sui生態雖然發展迅速,但仍處於初級階段。資產稀缺問題的解決需要生態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持續推出優質項目,吸引更多用戶和資金,Sui才能真正發展壯大。
行業內部對Sui生態的前景存在不同看法。樂觀者認爲,Sui憑借出色的技術和社區支持,必將成爲未來區塊鏈領域的重要力量。但也有人士擔心,Sui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需要高度重視資產流動性等問題。
3. 西班牙警方搗毀一處利用AI制作虛假視頻的加密詐騙團夥
西班牙警方近日成功搗毀了一個利用人工智能制作虛假視頻的加密投資詐騙團夥。該團夥通過AI生成的名人視頻吸引投資者,詐騙金額高達1900萬歐元(約合2150萬美元)。
這個詐騙團夥的手法是制作僞造的名人視頻,宣傳虛假的高回報加密投資項目,誘使受害者投資。一旦受害者入金,騙子就會要求支付額外費用以解鎖投資,最終將資金騙取。
經過調查,西班牙警方最終鎖定了該團夥的頭目和6名成員,他們將面臨欺詐和洗錢等指控。這起案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AI技術被濫用於犯罪的擔憂。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許多好處,但也存在被濫用的風險。分析人士指出,這需要加強AI技術的監管和倫理準則,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時也要提高公衆的安全意識,警惕各種新型網絡詐騙手段。
業內人士呼籲,加密貨幣行業需要進一步加強自律,規範運營,杜絕此類利用虛假宣傳詐騙投資者的行爲。只有提高行業透明度和信任度,加密貨幣才能真正獲得廣泛認可和應用。
4. 美國參議員提出"清潔雲法案"草案,擬對加密礦企徵收碳排放罰款
美國參議員Sheldon Whitehouse和John Fetterman近日向參議院提交了一項名爲"2025清潔雲法案"的草案,旨在控制加密貨幣挖礦設施和AI數據中心的碳排放。
該草案擬修訂《清潔空氣法案》,要求能源容量超過100千瓦的數據中心遵守能源部規定的區域排放上限。根據草案,超標企業需根據超出幅度支付經通脹調整的罰款,且禁止將成本轉嫁給用戶。罰款資金將用於資助清潔能源部署。
這一舉措旨在應對加密礦業和AI數據中心對環境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壓力。隨着這兩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給氣候目標帶來新的挑戰。
該法案一經通過,將對加密礦業和AI數據中心帶來直接影響。它們需要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碳足跡,否則將面臨高額罰款。這可能會推高企業運營成本,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對此法案存在分歧。支持者認爲,這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之舉,有利於推動綠色轉型。但也有人擔心,過度嚴格的監管會扼殺創新,影響相關行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這一法案反映了政府在能源和環境問題上的決心,也將進一步推動加密礦業和AI行業的綠色轉型。
五. 經濟動態
1. 特朗普政府關稅豁免政策引發市場反彈
經濟背景:近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率居高不下,失業率小幅上升。美國GDP增速在2025年第一季度僅爲1.1%,低於預期。通脹率在3月份達到6.5%的高位,遠超聯儲2%的目標水平。就業市場保持穩健,但失業率從年初的3.4%小幅上升至3.6%。
重要事件: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科技產品實施關稅豁免。這一舉措旨在緩解美國企業面臨的供應鏈壓力,爲其將生產線從海外遷回本土爭取時間。受豁免的產品包括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關鍵電子產品。
市場反應: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豁免政策帶動美股和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反彈。投資者預期這一舉措將緩解通脹壓力,減輕企業成本負擔。科技股在消息公布後出現明顯漲。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也在關稅豁免消息後出現大幅反彈。
專家觀點:高盛分析師表示,關稅豁免政策有望在短期內緩解供應鏈瓶頸,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從長遠來看,仍需採取更多措施來應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貝萊德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警告稱,經濟衰退可能已經開始。他認爲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加劇了經濟壓力,是導致經濟放緩的關鍵因素。
2. 聯準會或將調整貨幣政策路徑
經濟背景:美國經濟復蘇步伐放緩,GDP增速下滑,通脹率居高不下。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僅爲1.1%,遠低於預期。3月份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漲4.6%,高於2%的目標水平。就業市場依然強勁,但失業率小幅上升至3.6%。
重要事件:多位經濟學家和華爾街機構預計,聯準會可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調整其貨幣政策路徑。他們認爲,經濟放緩和通脹壓力或將促使聯準會暫停加息,甚至開始降息周期。
市場反應:投資者對聯準會政策前景存在分歧。股市和加密貨幣市場出現大幅波動。部分投資者押注經濟放緩將迫使聯準會轉向寬松,從而推高風險資產價格。但也有投資者擔心過度寬松將加劇通脹壓力。
專家觀點:高盛分析師表示,聯準會面臨艱難抉擇。如果過度加息,可能會將經濟推入衰退;如果過度寬松,則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失控。貝萊德CEO拉裏·芬克認爲,經濟放緩可能會成爲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主要催化劑,因爲聯準會可能會釋放新一波流動性。
3. 美國參議院推進加密貨幣監管立法
經濟背景:加密貨幣市場在過去一年中經歷了劇烈波動,監管缺失被視爲導致市場動蕩的主因之一。美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全面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以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重要事件: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Tim Scott表示,預計一項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將在2025年8月前正式立法。此前,該委員會於3月推進了一項全面的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法案》。
市場反應:加密貨幣市場對監管前景反應不一。部分投資者認爲,明確的監管將爲行業帶來確定性,有利於長期發展。但也有投資者擔心過度監管會扼殺創新,損害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
專家觀點:區塊鏈協會CEO克裏斯汀·史密斯認爲,及時出臺監管對於維護美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至關重要。但她也強調,監管應先於創新,允許創新在美國本土發生。金融法律專家則呼籲,監管應平衡消費者保護和行業發展,避免對加密貨幣施加過度限制。
六. 監管&政策
1.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新指引,澄清加密貨幣發行監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發布新指引,旨在明確加密貨幣發行的監管環境。該指引由 SEC 公司財務部發布,主要針對受覆蓋的穩定幣是否屬於證券的問題進行了澄清。
政策背景: SEC 作爲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爲新興的加密貨幣市場建立監管框架。隨着穩定幣在支付和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其監管地位一直存在爭議。此次指引的發布旨在爲穩定幣的發行和使用提供明確的監管指引,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利益。
政策內容: 新指引明確,滿足特定條件的受覆蓋穩定幣不屬於證券,因此不受 SEC 證券法的監管。這些條件包括:穩定幣的價值與貨幣或其他資產掛鉤、發行方不行使重大管理權、穩定幣主要用於支付和轉帳等。指引還列出了一些可能導致穩定幣被視爲證券的情況,如發行方對穩定幣價值的影響過大、存在投資合同等。
市場反應: 該指引的發布爲穩定幣發行和使用帶來了監管確定性,有利於促進支付和金融創新。一些主要穩定幣發行方如 Tether 和 Circle 對此表示歡迎,認爲這將推動穩定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採用。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過於嚴格的監管可能會阻礙創新。
專家觀點: 加密貨幣法律專家 Lewis Cohen 表示:"SEC 的指引爲穩定幣發行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有助於他們設計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但同時也需要注意,SEC 保留了對個案進行評估的權利。"
區塊鏈協會執行董事 Kristin Smith 則認爲:"這是 SEC 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邁出的一個積極步伐,有助於爲行業帶來更多確定性。但我們仍需繼續與監管機構合作,爲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建立全面的監管框架。"
總的來說,SEC 的新指引爲穩定幣發行和使用帶來了監管確定性,有利於推動支付和金融創新,但同時也需要注意監管的合理性和創新空間。行業與監管機構的持續溝通和協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