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拆解 CodexField 組件 Gitd:代碼鏈上資產化的底層技術與落地場景
伴隨大模型的大規模普及,我們看到創作主體正從人類逐步遷移至算法:代碼由 AI 自動生成,應用模板可以實時組合,模型參數不斷迭代,而 Prompt 工程甚至演化爲一種新的“軟件設計語言”。在這樣的體系中,代碼正在成爲 AI 系統的智能資產,它決定着模型行爲、應用邏輯與內容產出的核心品質。
但與這一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底層基礎設施的滯後。全球超過 1 億開發者仍然依賴 GitHub 作爲主要代碼托管平台,而 GitHub 的設計初衷一直是協作工具,並非資產系統。這帶來一系列無法繞開的結構性限制:倉庫所有權受平台控制;內容可能因政策、地緣或審查原因被下架或凍結(如 2022 年多地開發者倉庫被制裁事件);開發記錄無法鏈上驗證,代碼缺乏獨立權屬證明,也無法像鏈上資產那樣被交易、授權或計價。
在 AI 主導內容生產的時代,這些問題不再只是工具體驗的瓶頸,而是直接決定着內容能否真正成爲資產。如今,一條數據處理管線、一個 Prompt 模塊、一段插件邏輯、一次模型微調結果,都可能成爲價值密度極高的內容構成。但在 Web2 的中心化環境中,這些成果既難以確權,也無法流通,更無法被納入開放的經濟體系。它們存在,卻沒有“身分”;有價值,卻無法“變成資產”。
與此同時,“鏈上創作”正在快速走向主流。Arweave、Greenfield 等數據網路提供可驗證與永久性的存儲能力;AI 應用以合約形式運行在鏈上;模型產物被討論爲可計價的數字資產;各類 Code Marketplace 初具雛形。業界越來越多的聲音關注“模型資產化”“內容可交易化”“鏈上自主創作網路”等新趨勢。
這也就意味着一條新的技術分界線已經出現:在 AI 時代,內容正在從文件轉變爲可交易的鏈上資產。當然,一旦內容具備資產屬性,一個根本性問題隨之而來,即鏈上世界缺乏一個真正可信、可驗證、可確權的代碼存儲與版本控制系統。
在這樣的背景下,CodexField 正在建立一整套面向未來的內容資產經濟框架:從創作、確權、存儲,到發布、流通、授權、協作、分潤與治理,都以“內容”爲基本單位進行組織。
在這套體系中,內容必須具備穩定的鏈上身分、清晰的版本記錄、可驗證的貢獻歷史,以及能夠被授權、調用與定價的結構化資產形態。要實現這一切,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就必須被重新定義。正因如此,CodexField 在系統最底層構建了自己的核心模塊——其中之一便是用於內容存儲與版本管理的 Gitd。它讓內容擁有可驗證的源頭,使整個內容資產經濟得以成立:沒有可信的創作記錄,就無法支撐可靠的應用構建、開放的市場流通,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激勵體系。Gitd 爲 CodexField 所追求的鏈上內容經濟提供了可確權、可追蹤、可流通的底層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