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三個月前火熱的 friend.tech,如今卻似乎走到了博弈的盡頭,正面臨著危難時刻。

2023 年 8 月 10 日,friend.tech 正式上線, 10 月 2 日,friend.tech TVL 突破 5000 萬美元, 11 月 19 日,其 TVL 跌至 3398 萬美元,相較於 11 月 18 日的 4225 萬美元,近 2 日跌幅達 19.5% 。 加密社區為之瘋狂近三個月後迎來了遇冷情緒。

儘管 friend.tech 團隊保持著穩定的更新頻率,但創始人提現、機器人帳戶大量搶跑獲利、積分規則變更頻繁使得社區用戶體驗不盡如人意,隨著近期大量真實用戶帳號被誤判為機器人,透過 friend.tech 的數據表現反映出該平臺正在經歷危機時刻。

大量用戶帳號被誤判為機器人,friend.tech 遇退出潮?

11 月 17 日,friend.tech 推出貼子流 friend.tech feed,允許使用者通過投票控制帖子排名,Key 價格更高的使用者會分配到更多的選票。

而 BlockBeats 觀察發現,目前存在大量 friend.tech 真實帳戶被誤判為機器人帳戶,導致這些帳戶本周出現沒有分配到積分的情況。 據部分用戶反應,若推特帳戶使用註冊默認使用者名或字母結合數位,該類型帳戶被 friend.tech 判定為機器人。

friend.tech 曾與 11 月 18 日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已從 feed 的投票分佈中識別並移除了 60 萬個被認定為機器人的帳戶,並表示如果使用者帳戶被錯誤地認定為機器人,可聯繫 friend.tech 客服並提供推特使用者名。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1a266f850d-dd1a6f-cd5cc0.webp)

使用者在 X 上 @friend.tech 要求解除自己的帳戶鎖定

在數據方面,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friend.tech 總交易額突破 1000 萬美元,創半個多月以來的新高,但這可能是一種退出行為。 11 月 18 日至 19 日,friend.tech 共提現 4420 枚 ETH,其 TVL 下跌約 21% ,為近兩個月來的最低水準。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5c4acf81aa-dd1a6f-cd5cc0.webp)

11 月 20 日,仍有大量使用者在拋售 keys 出逃 friend.tech;圖源社區

判定真實用戶為機器人的行為讓社區對 friend.tech 產生了很多負面評價。 加密研究員 @Loki_Zeng 發帖稱 friend.tech 的所有策略都是交易以及創造手續費導向,對使用者不太友好。 「先不說多少真實帳戶被誤傷,你覺得有些用戶行為不應該獲得積分,那是不是應該把收的 5% 手續費也退回來?

而且 Bot 狂賺 MEV 收入的時候你們怎麼不管了?傷害使用者但能夠給你們創造收入的 Bot 就不是 Bot 了?積分規則改了 800 回,改一回很多人就需要重新配置一次,專案方又可以賺一份手續費,這真的是鼓勵 Holder?」

除此之外,這一波拋售潮也在持有keys的用戶群體中帶來了信任危機。 加密基金 NDV 聯合創始人、NFT 巨鯨 Christian 在社交帳戶上表示 holder 在房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出售 keys 的行為並不友好。 社區使用者 @defi_goddess 也表示在退出退出之前應該發送私信告訴你最近使用過「 3 , 3 」策略的人,以便首先讓它們先出售,稱「這是基本道德和常識」。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5ffa66fbac-dd1a6f-cd5cc0.webp)

在社區情緒發酵之後,friend.tech 創始人 Racer 在平臺上發佈中文「家人們,誰懂啊?」,部分平台使用者表示這顯得 friend.tech 團隊很不專業。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1f6cb6a6ae-dd1a6f-cd5cc0.webp)

在 FT 上,友情小船翻得很快

friend.tech 剛上線時,加密領域有眾多分析其經濟模式的文章,加之 friend.tech 團隊一直更新產品功能,使用者對其的空投預期以及FOMO情緒越來越高。 但隨著近期市場趨於冷靜,似乎該回過頭看看曾經被大眾忽視的 friend.tech 的另一面。

前文提到的「 3 , 3 」是一種經典龐氏博弈策略,在 friend.tech 中,「 3 , 3 」策略的目標是攀升排行榜,並向其他帳戶發出信號,表明你是一個持有者,不會出售他們的 key,達成雙贏的效果。

假設你的 Key 價值 0.1 ETH,你有一個朋友也價值 0.1 ETH。 如果你們互相購買彼此的Key,兩人都將獲得5%的費用,而且根據綁定曲線,你們的價值將從0.10 ETH增加到0.12 ETH,實際上你的價值增加了約0.02 ETH。 然後你可以用另一個朋友重複相同的操作,再次增加你的價值,重複這個動作 100 次,你的key就會變得非常有價值。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902f3ad194-dd1a6f-cd5cc0.webp)

由此,friend.tech 的SocialFi標籤中Social比例越來越小,Fi的屬性讓一眾交易者和獲利機器人贏得了更高價值的利潤。

friend.tech 本身不是一個內容生產和社交關係強綁定的平臺,只是推特衍生出來的金融產品,而不是社交產品,這也是 friend.tech 暴利的關鍵。 friend.tech 協議沒有要求 KOL 進行內容生產,來購買 key 的使用者也不是過來消費內容的,KOL 本身似乎也不需要對使用者的 key 負責,看似很弱的社交關係實際上被 friend.tech 的金融屬性完全掩蓋掉。

Christian 在參加「王峰十問 Live/Web 三人行」欄目時曾提到自己的 friend.tech 交易策略,他在構建組合時會選擇更穩定的使用者,判斷標準是人品好、有格局、有實力,「秘訣是在交朋友的時候挑選有格局的,並且自己做好,不要因為一點眼前小利就放棄自己的名聲和積攢的東西。 我從最開始就說過我不會提前拋自己的Key,最後走也一定會留時間讓大家先賣。 」

! [火熱三個月後遇「退出潮」,Friend.tech 該如何「續命」?] (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7f230462a9-35ffc50a08-dd1a6f-cd5cc0.webp)

friend.tech 使用者 Christian 表明自己的態度;圖源:@Christianeth

但從如今 friend.tech 生態格局來看,這艘友誼的小船翻得很快。 更重要的是,friend.tech 體現出了「3 , 3 」是一種經典龐氏博弈的終局,被困在絕境中的囚徒,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一個。

成也「3 , 3 」,敗也「3 , 3 」。 friend.tech 的用戶數和價格在初期的瘋狂上漲,得益於其優秀的經濟模式,但在後期,卻無法一直「續命」。 除了這樣的經濟模型以外,Web3 社交還能有什麼解法,又將走向何處?這是一個給所有相關從業者的思考題。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