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i 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

進階3/24/2025, 8:54:22 AM
本文將探討 DeSci 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應用案例、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

1. 引言

去中心化科學/學術(Decentralized Science,DeSci)正在逐漸成為全球科研界關注的熱點。傳統科研模式長期以來受制於資金分配不均、數據封閉和發表壁壘等問題,導致科研進程緩慢,創新動力受限。而DeSci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等技術手段,試圖重塑科研生態,使科研更加開放、高效和公平。

近年來,DeSci在製藥、人工智能、開源數據平臺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Molecule DAO 通過 IP-NFT(知識產權非同質化代幣)模式,使科研人員能夠直接向全球投資者籌集資金,從而打破傳統科研資金申請流程的限制。

儘管如此,DeSci 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如數據隱私保護、知識產權歸屬、監管合規以及去中心化治理的可行性等問題。但它所帶來的科研範式變革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特別是在那些傳統模式難以覆蓋的科研領域。

本文將探討DeSci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應用案例、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

2. DeSci的起源

2.1 傳統科研體系的困境

2.1.1 資金分配失衡

傳統科研體系的資金分配長期由精英機構、政府基金和私人資本壟斷。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報告,科學家將80%的科研時間用於申請資助,但成功率卻低於20%。這一資金申請過程的高門檻,意味著只有少數頂尖機構能夠獲得資金支持,而那些創新型的小型實驗室和新興研究者往往被邊緣化。


(圖片來源:pharmafeatures)

與此同時,大型藥企通過控制資金流向,導致罕見病研究的資金缺口高達70%。這種資金分配的不公平,不僅使科研生態缺乏多樣性,也嚴重影響了創新的推動。

2.1.2 數據孤島與學術壟斷

科研數據與成果在傳統體系中被封閉管理,學術出版的壟斷現象尤為嚴重。《自然》和《柳葉刀》等頂級期刊的單篇論文發表成本超過1.1萬美元,這使得大量優秀的科研成果無法為全球研究者廣泛獲取。

此外,這些期刊背後通常是有限的出版公司,它們控制著研究成果的傳播權利,進一步加劇了學術資源的不平等。

2.1.3 激勵機制錯位

在傳統科研體系中,科研人員往往被迫追逐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發表,而非注重創新的長期價值。學術評價體系通常側重於“h指數”(即發表論文的數量與引用次數的綜合評價)。


(圖片來源:wiki)

這導致了研究人員將精力集中在短期目標上,而忽視了對基礎科研的投入和探索。這種現象被稱為“發表即終結”,它削弱了科研的深度和持續性,致使許多具有高創新價值的科研項目未能得到足夠的支持。

2.2 區塊鏈技術的破局路徑

2.2.1 去中心化存儲與數據確權

區塊鏈技術為科研數據提供了永久存儲和數據確權的解決方案。Arweave的永久存儲方案確保實驗數據不可篡改,IPFS實現分佈式共享。這意味著研究者可以將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去中心化的存儲平臺,確保數據的透明性和公開性。


(圖片來源:linktree)

此外,GenomesDAO也可以通過零知識證明(ZKP)技術保護基因組數據的隱私,用戶可通過代幣控制數據的使用權,這不僅確保了數據隱私,也為數據貢獻者提供了激勵。

2.2.2 DAO治理與智能合約

DeSci通過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與智能合約實現科研資金的透明分配和管理。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VitaDAO 是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專注於抗衰老和生物醫學研究融資,它通過鏈上治理機制彙集全球科研資源和資金,採用代幣化方式讓社區成員共同決策研究方向,並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研究數據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從而突破傳統科研資金分配的侷限性,加速長壽科學的發展。VitaDAO通過鏈上投票分配410萬美元資金資助抗衰老研究,而MoleculeDAO將藥物專利代幣化為IP-NFT,投資者可分享商業化收益。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執行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資金流轉的效率。

2.2.3 代幣經濟共享


(圖片來源:官方)

代幣經濟模型為DeSci項目提供了新的激勵方式。例如,ResearchHub 是一個去中心化科研協作平臺。

該項目致力於通過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激勵機制打破傳統學術交流的壁壘,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無中介干預的環境下共享、評價和改進科研成果,同時利用代幣激勵機制吸引全球學者貢獻高質量學術內容,從而加速科學知識的傳播與創新。ResearchHub通過RSC代幣激勵論文評審,貢獻者將獲得收益分成。

此類代幣不僅推動了社區參與,還提高了科研資金的流動性和透明度。

2.3 DeSci發展歷程的關鍵里程碑

  • 2021年,首個科學NFT以13ETH售出,標誌DeSci概念正式進入實踐階段。
  • 2024年,輝瑞戰略投資VitaDAO,傳統制藥巨頭首次擁抱DeSci。
  • 2025年,幣安實驗室注資BIOProtocol,推動DeSci代幣市值單日漲幅達264%。

3. 技術架構與經濟模型

3.1 區塊鏈技術的四大支柱

DeSci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中,主要依託四大支柱:共識機制、分佈式存儲、智能合約和加密算法。每一項技術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DeSci的高效運行提供支持。

共識機制:

DeSci採用的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最常見的為權益證明(PoS)機制。以VitaDAO為例,VitaDAO的代幣持有者可以通過投票提案來決定資助項目,確保項目的資金分配公平與透明。共識機制確保了所有參與者在無第三方干預的情況下,能夠在區塊鏈上進行透明和安全的操作。這使得DeSci項目能夠去除傳統科研中的官僚體制,使決策過程更加民主化。

分佈式存儲:

去中心化存儲為DeSci帶來了數據的長期保存與共享。


(圖片來源:Capital)

Arweave和IPFS是兩個廣泛使用的去中心化存儲方案。Arweave提供的永久存儲方案降低了數據丟失的風險,確保科研數據可以長期被訪問和驗證。而IPFS則通過分佈式網絡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存儲,避免了數據中心單點故障的風險。這使得DeSci項目的數據不僅更安全,還更具可用性。

智能合約:
DeSci的智能合約則為科研資金的分配、實驗過程的監管和科研成果的認證提供了自動化機制。智能合約能夠根據預設規則自動執行,這減少了人工干預的需要,並且提高了科研流程的效率。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ValleyDAO採用智能合約來管理合成生物學項目的研發進度,並按照項目里程碑釋放資金。這種機制有效避免了資金被濫用或無法按時分配的問題。

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在DeSci中起著保護科研數據隱私的作用。例如,GenomesDAO通過零知識證明(ZKP)技術保護基因組數據的隱私,用戶可以通過代幣控制數據的使用權。這種技術使得科研人員能夠在不洩露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依然能夠共享數據,促進合作研究。

3.2 代幣經濟的創新設計

DeSci的代幣經濟設計通過治理代幣、實用代幣和meme代幣的創新方式,進一步推動了科研資金的流動性和社區參與。

治理代幣

DeSci的治理代幣為參與者提供了投票權,使得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有機會參與到科研資助決策的過程中。以VitaDAO為例,VITA代幣賦予持有者對資助項目的投票權,確保資金的分配更加公平透明。這種治理模式鼓勵了廣泛的社區參與,打破了傳統科研領域中資金分配的壟斷現象。

實用代幣

實用代幣在DeSci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用於激勵科研貢獻者以及提供數據訪問權限。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LAKE代幣在DataLakeChain中作為數據訪問的憑證,研究者可以通過LAKE代幣授權他人訪問其數據,而這種交換機制確保了隱私的保護與數據的流通。這種設計實現了數據共享的同時,也激勵了科研人員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數據。

Meme 代幣

Meme代幣在DeSci的經濟體系中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通過社區的炒作與傳播,Meme代幣能夠迅速吸引資金,並推動項目發展。例如,RIF和URO代幣的發行,目的是用於為長壽實驗項目籌集資金。

儘管Meme代幣有一定的投機性質,但它在短期內為DeSci項目提供了急需的資金支持。

然而,DWFLabs的分析師也警告:“DeSci代幣需在短期投機與長期科研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否則可能重蹈ICO泡沫覆轍。”

4. 市場格局與典型案例

4.1 頭部項目的競爭態勢

根據CoinGecko2025年數據,DeSci領域市值前三項目分別為:


(圖片來源:官方)

Hippocrat(HPO,1.09億美元):聚焦AI驅動的醫療諮詢,其算法通過鏈上數據訓練,準確率超過傳統診斷工具。Hippocrat致力於通過AI模型提供個性化的醫療建議,並逐步將這一技術推廣到全球醫療市場。


(圖片來源:官方)

VitaDAO(VITA,6875萬美元):長壽研究龍頭,資助項目涵蓋端粒延長技術與衰老細胞清除療法。VitaDAO作為DeSci的典型代表,成功吸引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傳統投資者,並推動了相關科研項目的資金籌集與資源整合。


(圖片來源:官方)

ResearchCoin(RSC,4560萬美元):被譽為科學界的“GitHub”,通過代幣激勵開源協作。ResearchCoin通過代幣激勵機制促進科研人員的協作,推動開源科研項目的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去中心化學術出版的重要平臺。

4.2 傳統機構的融合嘗試

DeSci不僅吸引了新興區塊鏈項目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傳統機構也開始參與其中。


(圖片來源:Reuters)

輝瑞、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傳統科研與製藥巨頭,通過投資和合作參與DeSci項目,以期藉助區塊鏈技術提升研發效率並推動創新藥物的商業化。

輝瑞:通過投資VitaDAO加速抗衰老藥物研發,其全球研發負責人表示:“去中心化模式能繞過傳統風投的冗長流程,直接觸達前沿技術。”輝瑞的參與為VitaDAO帶來了寶貴的資金和行業影響力,也為DeSci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源:官方)

麻省理工學院(MIT):與MoleculeDAO合作,將實驗室成果代幣化,吸引社區資金支持轉化研究。MIT的參與表明,傳統學術機構對於DeSci的認同度日益增加,並逐漸將去中心化的科研模式納入未來的發展戰略。

4.3 風險與爭議並存

儘管DeSci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其面臨的風險和爭議也不容忽視。

市場波動:2025年初,DeSci代幣普遍下跌90%,暴露投機泡沫。DeSci項目的代幣價格大幅波動,反映了市場對該領域的過度炒作,投資者和項目方需要理性看待區塊鏈科技的長期價值。


(圖片來源:ESG)

合規挑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代幣化知識產權的證券屬性認定尚未明確,部分DAO面臨融資限制。儘管DeSci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為科研資金提供了新途徑,但如何在去中心化與法律法規之間取得平衡,仍是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圖片來源:CSO)

數據隱私衝突: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要求鏈上數據匿名化,這與區塊鏈的透明性存在矛盾。如何解決隱私保護與透明度之間的矛盾,成為DeSci項目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5. 未來展望

5.1 AI與量子計算的融合

隨著AI和量子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DeSci的科研模式正迎來新的技術變革。這兩項技術不僅能夠提升科研效率,還能為去中心化科研提供安全保障和計算能力,推動新藥研發、疾病預測及跨學科合作的落地應用。

AI在科研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成熟,特別是在新藥研發、基因工程、數據分析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例如:

新藥研發:AI可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分析海量分子數據,篩選潛在藥物,並優化分子結構,以減少傳統實驗的試錯成本。據估算,AI可將藥物研發週期縮短40%以上,大幅降低研發成本。


(圖片來源:官方)

當前,谷歌DeepMind的AlphaFold模型已成功解析大量蛋白質結構,為生物醫藥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突破。

此外,AI也可用於去中心化科研平臺的數據管理,提高數據檢索和分析效率。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項目Ocean Protocol 結合AI技術,優化了跨機構的數據訪問和共享機制,推動了多方科研協作。

量子計算的發展對現有加密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尤其是依賴於RSA、ECDSA等經典加密算法的去中心化科研平臺,可能在未來幾年面臨數據安全風險。因此,DeSci項目正在引入抗量子簽名技術(PQC,Post-Quantum Cryptography),以確保科研數據和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例如:


(圖片來源:官方)

抗量子密碼學應用: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已推進抗量子密碼學標準化進程,並篩選了CRYSTALS-Kyber、CRYSTALS-Dilithium等抗量子簽名算法。DeSci項目可以採用這些算法來構建量子安全的科研數據存儲與傳輸體系。


(圖片來源:TechStartups)

DWFLabs預測,到2025年,去中心化科研平臺將全面採用抗量子簽名技術,例如Polkadot、Filecoin等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已開始探索量子安全協議的集成,以防止量子計算機攻擊,確保長期穩定性。

這些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DeSci的安全性和計算能力,還能夠加速全球科研合作,為高性能計算和跨學科研究(如藥物發現、基因組學等)提供技術支撐。

5.2 主流化路徑與監管平衡

隨著DeSci的快速發展,如何實現技術的主流化以及在合規性方面的平衡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DeSci不僅需要突破技術瓶頸,還需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監管政策的適應與完善,以促進科研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專注細分領域

DeSci的主流化路徑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但某些細分領域有望成為突破點。罕見病研究和長壽研究就是當前DeSci項目的焦點之一。

在傳統科研體系中,罕見病和老齡化相關疾病的研究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和資源,而DeSci則通過去中心化的資金池和DAO治理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和研究者參與。

公共資金支持


(圖片來源:Theguardian)

隨著DeSci理念的逐漸成熟,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公共機構也開始關注DeSci如何與公共資金結合。WHO建議各國探索DeSci與公共資金結合的模式,推動去中心化科研資金的公共資助模式,特別是對於全球公共健康和環境保護等領域。

通過政府與去中心化科研組織的合作,DeSci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並確保科研成果能夠廣泛地服務於人類福祉,而不是僅僅由資本驅動。

5.3 跨國合作與全球網絡

Desci不僅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運作,未來可能會發展成一個跨國合作的全球科研網絡。例如,跨國合作的臨床試驗和多中心研究將通過去中心化平臺實現數據共享與管理,提高科研效率和透明度。

同時,DeSci還可能成為全球科研資源整合的重要工具,通過全球範圍內的區塊鏈平臺,連接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基金會、實驗室以及開發者,共同推動全球科研的進步。

6. 政策和監管挑戰

儘管DeSci概念聽起來前景廣闊,但科研本身是一個長期且高成本的過程,遠非一時的資金熱潮能夠支撐。科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而幣圈的高投機性、本質上的逐利短視,與科研領域“十年磨一劍”的特性格格不入。

目前,去中心化科研仍然缺乏穩定的資金模式,大量DeSci項目依賴的加密融資方式難以匹敵傳統科研體系中的政府、軍方和大型機構的深厚資源。

即便DeSci在理念上強調去中心化,但在實際運作中,缺乏長期資金支持的項目很難取得實質性突破,最終仍可能迴歸到由少數掌握核心資源的傳統機構主導的局面。

7. 結語

總的來說,DeSci並非對傳統科研的徹底顛覆,而是通過“並行系統”填補其生態裂隙。儘管面臨投機泡沫與技術瓶頸,其在資金民主化、數據開放性與全球協作上的突破已不可逆。

未來,隨著AI代理與量子技術的融入,DeSci或將成為“科學2.0”的核心引擎,推動人類從“專利壟斷”邁向“知識共享”的新紀元。

DeSci通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驅動的去中心化模型,正在為科研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通過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DAO治理和代幣激勵,DeSci不僅為科研資金的透明分配提供瞭解決方案,還推動了全球科研資源的共享與合作。儘管存在一定的監管和技術挑戰,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DeSci將在未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Author: David.W
Translator: Michael Shao
Reviewer(s): Piccolo、Pow、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DeSci 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

進階3/24/2025, 8:54:22 AM
本文將探討 DeSci 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應用案例、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

1. 引言

去中心化科學/學術(Decentralized Science,DeSci)正在逐漸成為全球科研界關注的熱點。傳統科研模式長期以來受制於資金分配不均、數據封閉和發表壁壘等問題,導致科研進程緩慢,創新動力受限。而DeSci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等技術手段,試圖重塑科研生態,使科研更加開放、高效和公平。

近年來,DeSci在製藥、人工智能、開源數據平臺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Molecule DAO 通過 IP-NFT(知識產權非同質化代幣)模式,使科研人員能夠直接向全球投資者籌集資金,從而打破傳統科研資金申請流程的限制。

儘管如此,DeSci 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如數據隱私保護、知識產權歸屬、監管合規以及去中心化治理的可行性等問題。但它所帶來的科研範式變革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特別是在那些傳統模式難以覆蓋的科研領域。

本文將探討DeSci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應用案例、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前景。

2. DeSci的起源

2.1 傳統科研體系的困境

2.1.1 資金分配失衡

傳統科研體系的資金分配長期由精英機構、政府基金和私人資本壟斷。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報告,科學家將80%的科研時間用於申請資助,但成功率卻低於20%。這一資金申請過程的高門檻,意味著只有少數頂尖機構能夠獲得資金支持,而那些創新型的小型實驗室和新興研究者往往被邊緣化。


(圖片來源:pharmafeatures)

與此同時,大型藥企通過控制資金流向,導致罕見病研究的資金缺口高達70%。這種資金分配的不公平,不僅使科研生態缺乏多樣性,也嚴重影響了創新的推動。

2.1.2 數據孤島與學術壟斷

科研數據與成果在傳統體系中被封閉管理,學術出版的壟斷現象尤為嚴重。《自然》和《柳葉刀》等頂級期刊的單篇論文發表成本超過1.1萬美元,這使得大量優秀的科研成果無法為全球研究者廣泛獲取。

此外,這些期刊背後通常是有限的出版公司,它們控制著研究成果的傳播權利,進一步加劇了學術資源的不平等。

2.1.3 激勵機制錯位

在傳統科研體系中,科研人員往往被迫追逐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發表,而非注重創新的長期價值。學術評價體系通常側重於“h指數”(即發表論文的數量與引用次數的綜合評價)。


(圖片來源:wiki)

這導致了研究人員將精力集中在短期目標上,而忽視了對基礎科研的投入和探索。這種現象被稱為“發表即終結”,它削弱了科研的深度和持續性,致使許多具有高創新價值的科研項目未能得到足夠的支持。

2.2 區塊鏈技術的破局路徑

2.2.1 去中心化存儲與數據確權

區塊鏈技術為科研數據提供了永久存儲和數據確權的解決方案。Arweave的永久存儲方案確保實驗數據不可篡改,IPFS實現分佈式共享。這意味著研究者可以將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去中心化的存儲平臺,確保數據的透明性和公開性。


(圖片來源:linktree)

此外,GenomesDAO也可以通過零知識證明(ZKP)技術保護基因組數據的隱私,用戶可通過代幣控制數據的使用權,這不僅確保了數據隱私,也為數據貢獻者提供了激勵。

2.2.2 DAO治理與智能合約

DeSci通過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與智能合約實現科研資金的透明分配和管理。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VitaDAO 是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專注於抗衰老和生物醫學研究融資,它通過鏈上治理機制彙集全球科研資源和資金,採用代幣化方式讓社區成員共同決策研究方向,並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研究數據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從而突破傳統科研資金分配的侷限性,加速長壽科學的發展。VitaDAO通過鏈上投票分配410萬美元資金資助抗衰老研究,而MoleculeDAO將藥物專利代幣化為IP-NFT,投資者可分享商業化收益。智能合約的自動化執行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資金流轉的效率。

2.2.3 代幣經濟共享


(圖片來源:官方)

代幣經濟模型為DeSci項目提供了新的激勵方式。例如,ResearchHub 是一個去中心化科研協作平臺。

該項目致力於通過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激勵機制打破傳統學術交流的壁壘,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無中介干預的環境下共享、評價和改進科研成果,同時利用代幣激勵機制吸引全球學者貢獻高質量學術內容,從而加速科學知識的傳播與創新。ResearchHub通過RSC代幣激勵論文評審,貢獻者將獲得收益分成。

此類代幣不僅推動了社區參與,還提高了科研資金的流動性和透明度。

2.3 DeSci發展歷程的關鍵里程碑

  • 2021年,首個科學NFT以13ETH售出,標誌DeSci概念正式進入實踐階段。
  • 2024年,輝瑞戰略投資VitaDAO,傳統制藥巨頭首次擁抱DeSci。
  • 2025年,幣安實驗室注資BIOProtocol,推動DeSci代幣市值單日漲幅達264%。

3. 技術架構與經濟模型

3.1 區塊鏈技術的四大支柱

DeSci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中,主要依託四大支柱:共識機制、分佈式存儲、智能合約和加密算法。每一項技術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DeSci的高效運行提供支持。

共識機制:

DeSci採用的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最常見的為權益證明(PoS)機制。以VitaDAO為例,VitaDAO的代幣持有者可以通過投票提案來決定資助項目,確保項目的資金分配公平與透明。共識機制確保了所有參與者在無第三方干預的情況下,能夠在區塊鏈上進行透明和安全的操作。這使得DeSci項目能夠去除傳統科研中的官僚體制,使決策過程更加民主化。

分佈式存儲:

去中心化存儲為DeSci帶來了數據的長期保存與共享。


(圖片來源:Capital)

Arweave和IPFS是兩個廣泛使用的去中心化存儲方案。Arweave提供的永久存儲方案降低了數據丟失的風險,確保科研數據可以長期被訪問和驗證。而IPFS則通過分佈式網絡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存儲,避免了數據中心單點故障的風險。這使得DeSci項目的數據不僅更安全,還更具可用性。

智能合約:
DeSci的智能合約則為科研資金的分配、實驗過程的監管和科研成果的認證提供了自動化機制。智能合約能夠根據預設規則自動執行,這減少了人工干預的需要,並且提高了科研流程的效率。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ValleyDAO採用智能合約來管理合成生物學項目的研發進度,並按照項目里程碑釋放資金。這種機制有效避免了資金被濫用或無法按時分配的問題。

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在DeSci中起著保護科研數據隱私的作用。例如,GenomesDAO通過零知識證明(ZKP)技術保護基因組數據的隱私,用戶可以通過代幣控制數據的使用權。這種技術使得科研人員能夠在不洩露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依然能夠共享數據,促進合作研究。

3.2 代幣經濟的創新設計

DeSci的代幣經濟設計通過治理代幣、實用代幣和meme代幣的創新方式,進一步推動了科研資金的流動性和社區參與。

治理代幣

DeSci的治理代幣為參與者提供了投票權,使得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有機會參與到科研資助決策的過程中。以VitaDAO為例,VITA代幣賦予持有者對資助項目的投票權,確保資金的分配更加公平透明。這種治理模式鼓勵了廣泛的社區參與,打破了傳統科研領域中資金分配的壟斷現象。

實用代幣

實用代幣在DeSci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用於激勵科研貢獻者以及提供數據訪問權限。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LAKE代幣在DataLakeChain中作為數據訪問的憑證,研究者可以通過LAKE代幣授權他人訪問其數據,而這種交換機制確保了隱私的保護與數據的流通。這種設計實現了數據共享的同時,也激勵了科研人員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數據。

Meme 代幣

Meme代幣在DeSci的經濟體系中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通過社區的炒作與傳播,Meme代幣能夠迅速吸引資金,並推動項目發展。例如,RIF和URO代幣的發行,目的是用於為長壽實驗項目籌集資金。

儘管Meme代幣有一定的投機性質,但它在短期內為DeSci項目提供了急需的資金支持。

然而,DWFLabs的分析師也警告:“DeSci代幣需在短期投機與長期科研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否則可能重蹈ICO泡沫覆轍。”

4. 市場格局與典型案例

4.1 頭部項目的競爭態勢

根據CoinGecko2025年數據,DeSci領域市值前三項目分別為:


(圖片來源:官方)

Hippocrat(HPO,1.09億美元):聚焦AI驅動的醫療諮詢,其算法通過鏈上數據訓練,準確率超過傳統診斷工具。Hippocrat致力於通過AI模型提供個性化的醫療建議,並逐步將這一技術推廣到全球醫療市場。


(圖片來源:官方)

VitaDAO(VITA,6875萬美元):長壽研究龍頭,資助項目涵蓋端粒延長技術與衰老細胞清除療法。VitaDAO作為DeSci的典型代表,成功吸引了生物醫藥領域的傳統投資者,並推動了相關科研項目的資金籌集與資源整合。


(圖片來源:官方)

ResearchCoin(RSC,4560萬美元):被譽為科學界的“GitHub”,通過代幣激勵開源協作。ResearchCoin通過代幣激勵機制促進科研人員的協作,推動開源科研項目的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去中心化學術出版的重要平臺。

4.2 傳統機構的融合嘗試

DeSci不僅吸引了新興區塊鏈項目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傳統機構也開始參與其中。


(圖片來源:Reuters)

輝瑞、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傳統科研與製藥巨頭,通過投資和合作參與DeSci項目,以期藉助區塊鏈技術提升研發效率並推動創新藥物的商業化。

輝瑞:通過投資VitaDAO加速抗衰老藥物研發,其全球研發負責人表示:“去中心化模式能繞過傳統風投的冗長流程,直接觸達前沿技術。”輝瑞的參與為VitaDAO帶來了寶貴的資金和行業影響力,也為DeSci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圖片來源:官方)

麻省理工學院(MIT):與MoleculeDAO合作,將實驗室成果代幣化,吸引社區資金支持轉化研究。MIT的參與表明,傳統學術機構對於DeSci的認同度日益增加,並逐漸將去中心化的科研模式納入未來的發展戰略。

4.3 風險與爭議並存

儘管DeSci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其面臨的風險和爭議也不容忽視。

市場波動:2025年初,DeSci代幣普遍下跌90%,暴露投機泡沫。DeSci項目的代幣價格大幅波動,反映了市場對該領域的過度炒作,投資者和項目方需要理性看待區塊鏈科技的長期價值。


(圖片來源:ESG)

合規挑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代幣化知識產權的證券屬性認定尚未明確,部分DAO面臨融資限制。儘管DeSci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為科研資金提供了新途徑,但如何在去中心化與法律法規之間取得平衡,仍是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圖片來源:CSO)

數據隱私衝突: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要求鏈上數據匿名化,這與區塊鏈的透明性存在矛盾。如何解決隱私保護與透明度之間的矛盾,成為DeSci項目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5. 未來展望

5.1 AI與量子計算的融合

隨著AI和量子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DeSci的科研模式正迎來新的技術變革。這兩項技術不僅能夠提升科研效率,還能為去中心化科研提供安全保障和計算能力,推動新藥研發、疾病預測及跨學科合作的落地應用。

AI在科研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成熟,特別是在新藥研發、基因工程、數據分析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例如:

新藥研發:AI可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分析海量分子數據,篩選潛在藥物,並優化分子結構,以減少傳統實驗的試錯成本。據估算,AI可將藥物研發週期縮短40%以上,大幅降低研發成本。


(圖片來源:官方)

當前,谷歌DeepMind的AlphaFold模型已成功解析大量蛋白質結構,為生物醫藥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突破。

此外,AI也可用於去中心化科研平臺的數據管理,提高數據檢索和分析效率。


(圖片來源:官方)

例如,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項目Ocean Protocol 結合AI技術,優化了跨機構的數據訪問和共享機制,推動了多方科研協作。

量子計算的發展對現有加密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尤其是依賴於RSA、ECDSA等經典加密算法的去中心化科研平臺,可能在未來幾年面臨數據安全風險。因此,DeSci項目正在引入抗量子簽名技術(PQC,Post-Quantum Cryptography),以確保科研數據和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例如:


(圖片來源:官方)

抗量子密碼學應用: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已推進抗量子密碼學標準化進程,並篩選了CRYSTALS-Kyber、CRYSTALS-Dilithium等抗量子簽名算法。DeSci項目可以採用這些算法來構建量子安全的科研數據存儲與傳輸體系。


(圖片來源:TechStartups)

DWFLabs預測,到2025年,去中心化科研平臺將全面採用抗量子簽名技術,例如Polkadot、Filecoin等去中心化存儲項目已開始探索量子安全協議的集成,以防止量子計算機攻擊,確保長期穩定性。

這些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DeSci的安全性和計算能力,還能夠加速全球科研合作,為高性能計算和跨學科研究(如藥物發現、基因組學等)提供技術支撐。

5.2 主流化路徑與監管平衡

隨著DeSci的快速發展,如何實現技術的主流化以及在合規性方面的平衡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DeSci不僅需要突破技術瓶頸,還需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監管政策的適應與完善,以促進科研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專注細分領域

DeSci的主流化路徑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但某些細分領域有望成為突破點。罕見病研究和長壽研究就是當前DeSci項目的焦點之一。

在傳統科研體系中,罕見病和老齡化相關疾病的研究往往缺乏足夠的資金和資源,而DeSci則通過去中心化的資金池和DAO治理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和研究者參與。

公共資金支持


(圖片來源:Theguardian)

隨著DeSci理念的逐漸成熟,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公共機構也開始關注DeSci如何與公共資金結合。WHO建議各國探索DeSci與公共資金結合的模式,推動去中心化科研資金的公共資助模式,特別是對於全球公共健康和環境保護等領域。

通過政府與去中心化科研組織的合作,DeSci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並確保科研成果能夠廣泛地服務於人類福祉,而不是僅僅由資本驅動。

5.3 跨國合作與全球網絡

Desci不僅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運作,未來可能會發展成一個跨國合作的全球科研網絡。例如,跨國合作的臨床試驗和多中心研究將通過去中心化平臺實現數據共享與管理,提高科研效率和透明度。

同時,DeSci還可能成為全球科研資源整合的重要工具,通過全球範圍內的區塊鏈平臺,連接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基金會、實驗室以及開發者,共同推動全球科研的進步。

6. 政策和監管挑戰

儘管DeSci概念聽起來前景廣闊,但科研本身是一個長期且高成本的過程,遠非一時的資金熱潮能夠支撐。科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而幣圈的高投機性、本質上的逐利短視,與科研領域“十年磨一劍”的特性格格不入。

目前,去中心化科研仍然缺乏穩定的資金模式,大量DeSci項目依賴的加密融資方式難以匹敵傳統科研體系中的政府、軍方和大型機構的深厚資源。

即便DeSci在理念上強調去中心化,但在實際運作中,缺乏長期資金支持的項目很難取得實質性突破,最終仍可能迴歸到由少數掌握核心資源的傳統機構主導的局面。

7. 結語

總的來說,DeSci並非對傳統科研的徹底顛覆,而是通過“並行系統”填補其生態裂隙。儘管面臨投機泡沫與技術瓶頸,其在資金民主化、數據開放性與全球協作上的突破已不可逆。

未來,隨著AI代理與量子技術的融入,DeSci或將成為“科學2.0”的核心引擎,推動人類從“專利壟斷”邁向“知識共享”的新紀元。

DeSci通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驅動的去中心化模型,正在為科研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通過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DAO治理和代幣激勵,DeSci不僅為科研資金的透明分配提供瞭解決方案,還推動了全球科研資源的共享與合作。儘管存在一定的監管和技術挑戰,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DeSci將在未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Author: David.W
Translator: Michael Shao
Reviewer(s): Piccolo、Pow、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