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專業人士如何進入 AI 與 Web3 的新世代?

11/12/2025, 10:17:20 AM
中級
區塊鏈
本文深入分析 Web2 技術人員的現況,指出技術紅利已經結束,AI 取代效應日益明顯,平台依賴風險增高,技能與收入結構發生變化,也讓人對安全感產生動搖。

轉載原文標題《Web2 不再安全感:技術人如何踏入 AI + Web3 的新時代》

一、現況:Web2 技術人的焦慮與危機

我發現,最近加我好友並詢問如何轉型至 Web3 的人愈來愈多。

有剛畢業的新鮮人,也有工作三五年的工程師,還有像我一樣,已經有十幾年工作經驗、開始對職涯前景感到不安的中年技術人。

他們的問題幾乎如出一轍:

「Web3 到底還有機會嗎?」

「我現在學還來得及嗎?」

「最現實的是——新人要怎麼才能在 Web3 找到工作?」

這種焦慮並非偶然。過去十年,Web2 建立了技術人的「確定性世界」——穩定的職位、可預測的晉升路徑與平台紅利。但進入 2024 年後,這種確定性正在快速瓦解。網路產業的結構性轉折點已經到來,而 AI 浪潮則進一步加速這一轉變的不可逆性。

1. 技術紅利的終結

全球網路產業成長動能正在趨緩。2025 年上半年,全球科技公司總計裁員近 94,000 人,創下三年新高(Observer,2025.07)。這已非周期性調整,而是產業邏輯的根本轉變。

微軟的動作尤具代表性:

2025 年 7 月,微軟宣布裁員約 9,000 人,約佔全球員工總數 4%;而 5 月份則剛結束超過 6,000 人的另一輪裁員。同時,內部明確要求員工「必須使用 AI 工具」,並將其納入績效考核。

這意味著,就連全球最穩定、最具資源優勢的科技巨頭,也主動「以 AI 優化人力結構」。Web2 模式下的「技術職位安全感」,正被系統性侵蝕。

2. AI 的替代效應

AI 的崛起不僅僅是效率工具的革新,更是對「技術工作本質」的重新定義。Stack Overflow 2025 年全球開發者調查顯示,已有 52% 的程式設計師每天使用 AI 工具(如 Copilot、ChatGPT、Claude 等),其中 18% 表示 AI 已顯著改變他們的工作內容。

換言之,AI 已成為開發流程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非單純的選項。

原本需 10 人協作完成的產品,現在 3 人加上 AI 就能交付。

職場競爭的重點,正從「誰更會寫程式」轉向「誰能更高效與 AI 協作」。對傳統 Web2 技術人來說,這是一場無聲的「中層塌陷」:AI-native 工程師正在興起,單純執行型職位則逐漸被邊緣化。

3. 平台依賴的雙面刃

Web2 的繁榮建立在「平台生態」之上。技術人仰賴 App Store、Google、微信、抖音等平台,但這也意味著個人產出缺乏自主性與資產性。SensorTower 數據顯示,2024 年底 Apple App Store 政策調整導致全球約 12% 獨立開發者收入劇減,許多中小團隊瞬間失去主要收入來源。

這種風險在 Web2 體系下普遍存在:

  • 平台規則變動直接影響個人生計;
  • 創作者的數據與內容歸屬平台所有;
  • 帳號或服務被封即可能「歸零」。

這種結構下,個人再努力,也難以累積可轉移、可延續的資產。

4. 技能與收入結構的重塑

LinkedIn《Future of Skills 2025》報告指出,AI、區塊鏈、資料分析成長最快,而傳統 Web 前端技能成長率已降至 0.3%。同時,Levels.fyi 2024 年底數據顯示,FAANG 工程師平均薪資年減約 8%,AI/LLM 相關職位則逆勢成長逾 20%。

這代表技術紅利正從「平台開發」轉向「智慧系統 + 去中心化技術」新賽道。技能轉移已非「錦上添花」,而成「生存門檻」。

5. 安全感根源動搖

這些數據拼湊出的事實是:

  • Web2 組織穩定性已消失;
  • 職位技能界線被 AI 模糊;
  • 收入與成長路徑脫離平台邏輯。

越來越多工程師、設計師、產品人開始自問:

「我的技能,還有長期價值嗎?」

「如果不依靠平台,我的產出還存在嗎?」

安全感的來源,正從「公司與平台」轉向「個體的自我進化能力」。

這就是「Web2 不再安全感」的核心邏輯:

確定性正從外部組織轉移至個體架構。

下一代技術人,必須在 AI 與 Web3 的交會處,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確定性。

二、拐點:AI 與 Web3 的時代融合

如果說上一波網路浪潮(Web2)讓人們「彼此連結」,這一波浪潮(AI + Web3)則正在重塑連結主體——由「平台中心」轉向「智能體與個體」。

1. 技術週期的交疊點

AI 與 Web3 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兩條指數曲線的匯聚。

  • AI 曲線:以 LLM(大型語言模型)為主的生成式智能,正帶來「認知自動化」。
  • Web3 曲線:以區塊鏈為主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正實現「價值自動化」。

兩條曲線交會,孕育出全新時代接口:

智能個體可以在鏈上擁有身份、資產與行動力。

麥肯錫於《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Generative AI》(2025)預估,AI 每年可為全球經濟貢獻 4 到 7 兆美元;而 Electric Capital 2025 年開發者報告指出,Web3 仍有超過 23,000 名月活開發者持續深耕。兩大生態雖節奏不同,但都邁向應用融合期。

2. AI:從工具到主體

2023–2025 年是 AI「人格化」關鍵期。從 ChatGPT、Claude 到聚焦編碼/Agent 模式的 Cursor、Claude Code、Codex,AI 從「輔助工具」進化為「自主執行智能體(Agent)」。

AI 不再僅是寫程式的助手,而是能自主決策、執行任務的協作夥伴:

  • 可自動撰寫與部署合約;
  • 能與鏈上協議互動,執行交易及管理資產;
  • 甚至可根據收益模型自學與優化。

這一進展催生嶄新概念——AI-native Builder:

個體透過 AI 擴張產能,並以鏈上協議鞏固成果。

未來的「開發者」將不再只是單一工程師,而是「人 + 智能體」的組合。

3. Web3:從投機敘事到結構性基礎建設

Web3 正歷經從投機敘事轉向基礎設施的變革。過去討論多圍繞「幣價」,現今焦點正逐步轉向「協議層實力」——即能長期支撐數位經濟的底層建設。

產業真正焦點聚集於幾大方向:

這些趨勢共同揭示:

Web3 不僅是金融創新舞台,更已演化為新一代網路的可信執行層(Trust Layer)——賦予 AI、個體與實體經濟在信任機制下自由協作的底座。

4. AI 與 Web3 融合會帶來什麼?

我們正見證全新系統型態:AI 生成 + Web3 結算 + 個體所有權。這一結構帶來三層次躍升:

簡言之,AI 讓「生產」高效率,Web3 讓「成果」持續性更佳。兩者合力推動一大趨勢——個體經濟體誕生。

AI 讓個人具備百倍產能;Web3 讓這份產能得以確權、變現、再利用。這正是一人實驗室、甚至一人公司模式興起的底層邏輯。

5. 結構性機會:從平台紅利到協議紅利

每次技術週期更替,都伴隨生產關係重塑。從 PC 到網路、從行動到平台經濟,紅利重心數度轉移。這一次,紅利正從「平台紅利」轉向「協議紅利」:

  • 平台紅利:仰賴巨擘,靠流量變現;
  • 協議紅利:建構開放系統,參與價值分配。

在此過程中,能以 AI 建構產品、以 Web3 確權成果的個體,將成下一代「微型生產節點」。無論是開發者、設計師或獨立創作者,都有機會在此尋得全新確定性。

6. 新時代命題

「AI + Web3 是拐點」並非口號,而是現實的結構性趨勢:

  • 生產工具徹底變革(AI);
  • 價值體系徹底轉型(Web3);
  • 技術人角色由「被動執行」轉為「主動創造」。

這不是單純技能升級,而是一場範式轉移。

這就是「AI + Web3 融合」所代表的拐點:

AI 重新定義生產力,Web3 重新定義所有權。

當生產力與所有權在個體層面合而為一,新一代技術人時代隨之開展。

三、出路:從技術職位到個體節點

當技術紅利消退、平台確定性瓦解,新的問題自然浮現:

「那我該怎麼轉型?」

AI 與 Web3 融合下,技術人的出路,不再是「換崗位」,而是重塑個人生產結構——由被動參與平台,進化為主動成為「個體節點」。

1. 從職位思維到系統思維

Web2 時代,技術價值多附著於「職位」:寫程式、做架構、執行專案。但 AI 來臨讓任務自動化,Web3 則讓價值分配更開放。

全新競爭邏輯是:

重點不在你能完成多少任務,而在於你能建構多少系統。

系統可以是:

  • 自動化開發流水線(AI + DevOps)
  • 智能合約協議(Web3 應用層)
  • 知識與工具產品(Notion 模板、Agent、API 服務)

這些系統不再依賴平台,而是個體驅動、AI 輔助、協議托底的自循環體。

這正是我在「Soluno Lab」打造 BlockETF 與 BlockLever 時的初衷:讓每個專案都成為可獨立運作、可累積資產、可重複利用的系統單元。

技術人要從「做任務」轉型成「造機器」,讓系統替自己工作。

2. 第一階段:AI 生產力升級

任何轉型路徑,首要步驟都是掌握 AI 工具組,這是邁向「百倍產能」的基礎。

  • 文本與認知層:ChatGPT、Claude、Perplexity——用於思考、分析、決策、寫作;
  • 編碼與研發層:Cursor、Claude Code、Codex——用於程式生成、除錯、文件、測試;
  • 創意與表達層:Midjourney、Runway、Figma AI、ElevenLabs——用於視覺與多模態創作。

我自己的工作流程幾乎就是這套體系縮影。在打造 BlockETF、BlockLever 時,每天都用 Claude Code 幫我分析、產生複雜合約邏輯。平時寫作,也用 ChatGPT 協助潤飾。AI 沒有取代我,反而讓我專注於架構與創造。

掌握這些工具不是炫技,而是要把 AI 深度嵌入個人工作流:需求撰寫 → 程式生成 → 自動測試 → 文件產出 → 內容發佈。如此,你已從「執行者」升級為「AI 編排者」。

3. 第二階段:Web3 技術與資產化思維

當你能以 AI 高效產出後,下一步就是讓產出可確權、可收益、具延續性,這正是 Web3 思維解決的要點。

  • 學習層面:熟悉智能合約(Solidity)、EVM 邏輯、錢包互動、鏈上部署;
  • 產品層面:理解代幣模型、協議機制、預言機及治理體系;
  • 思維層面:意識到「你的程式碼、模型、內容」皆可成為資產單元(Asset Unit)。

技術人不再只是開發者,更是資產發行人、協議設計師、節點營運者。AI 讓你高效創造,Web3 讓你擁有、變現。兩者結合,形塑「個人可持續系統」雛型。

4. 第三階段:個體產品化與品牌化

當你能產出、能確權、能循環,即進入第三階段:個體產品化。這意味著你脫離職位依賴,開始打造個人「微型生態系」。

典型路徑包括:

  • 個人品牌型產品:技術部落格、課程、顧問、SaaS 工具;
  • 鏈上產品型專案:微型協議、NFT 系列、AI Agent-as-a-Service;
  • 社群經濟型實驗:一人公司 DAO、代幣化會員、收入共享模型。

此時競爭力關鍵不再是技術多寡,而在於:

你能否把自己的知識、演算法、經驗,沉澱為「可複用結構」。

個人即節點,節點即品牌。擁有協議、程式庫、產品矩陣與用戶網絡後,「公司」已非界定你價值的唯一依據。

5. 向內確立全新「確定性」

Web2 時代確定性來自組織;AI + Web3 時代,確定性來自結構自洽的個體系統。

AI 賦予你「生產力槓桿」,Web3 則帶來「價值分配槓桿」。兩者結合,讓你具備在任何環境中生存、創造、累積實力的能力。

這就是「從職位到節點」的真正意義:

你不再只是系統一部分,而是系統的創造者。

小結

AI + Web3 浪潮不會淘汰所有人,但會淘汰缺乏系統性自我升級能力的人。願意學習、實踐、建構的技術人,反而能在這個時代迎來最佳機會。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Keegan小鋼],原文標題《Web2 不再安全感:技術人如何踏入 AI + Web3 的新時代》,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 ** ]。如對轉載有疑慮,請聯絡 Gate Learn 團隊 ),團隊將依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觀點與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本文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註明 Gate) 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分享

幣圈日曆
AMA在X上
Sushi將於3月13日18:00 UTC在X上與Hemi Network舉辦一次AMA,討論他們的最新集成。
SUSHI
-4.7%
2025-11-12
Sub0 // SYMBIOSIS在布宜諾斯艾利斯
Polkadot 已宣布 sub0 // SYMBIOSIS,新的旗艦會議,將於 11 月 14 日至 16 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該活動被描述爲高度沉浸式,旨在將建設者和更廣泛的生態系統聚集在一個屋檐下。
DOT
-3.94%
2025-11-15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去中心化金融日
Aave報告稱,第四屆去中心化金融南方日將於11月19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AAVE
-1.32%
2025-11-18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DevConnect
COTI將於11月17日至22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DevConnect。
COTI
-5.31%
2025-11-21
代幣解鎖
Hyperliquid 將於11月29日解鎖 9,920,000 HYPE 代幣,約佔目前流通供應的 2.97%。
HYPE
14.47%
2025-11-28
sign up guide logosign up guide logo
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立即註冊

相關文章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進階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Solana在發展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最近,嚴重的網絡擁塞導致交易失敗率高,費用增加。因此,一些人建議使用Layer 2和應用鏈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探討了該策略的可行性。
6/21/2024, 6:56:40 AM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中級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Sui 是一個權益證明 L1 區塊鏈,具有新穎的架構,其以物件為中心的模型可以通過驗證器級別的擴展實現交易的並行化。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將介紹Sui區塊鏈的獨特功能,將介紹SUI代幣的經濟前景,並將解釋投資者如何通過Sui應用程式活動瞭解哪些dApp正在推動鏈的使用。
8/13/2025, 7:33:58 AM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進階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最近,一些 Web3 參與者由於下載了讀取瀏覽器 cookie 的虛假 Chrome 擴展程式,從他們的帳戶中損失了資金。SlowMist團隊對這種騙局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6/12/2024, 3:26:44 PM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新手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牛市場是一個敘事對加密項目意味著一切的時代。由於目前的市場正處於成長期,許多專案都顯示出數百個倍數,但很少有獵人能夠理解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5/27/2024, 9:55:34 AM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中級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Zircuit是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完全相容的zk Rollup。它目前處於測試網階段。它通常可以理解為使用zk技術的以太坊L2。從本質上講,它仍然是解決以太坊本身的性能和效率問題,並説明交易更好更快地執行。與OP架構相比,Zircuit可以實現zkEVM Rollup的快速一致的性能,而無需提現交易的挑戰期。
6/20/2024, 2:33:10 AM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進階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慧 (AI) 和 Web3 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整合的潛在價值和影響。AI 擅長提高生產力,而 Web3 通過去中心化改變生產關係。這些技術的結合帶來了數據分析、個人化使用者服務以及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創新應用。
6/7/2024, 5:04:4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