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通常瞄準這些新移民初到香港落地的最初幾個月,利用他們人生地不熟,利用網路虛假身份向他們恐嚇勒索,歹徒利用 AI 「深偽」技術,讓受害者落入陷阱圈套當中。詐騙集團對受害者進行各種詐騙劇本,為每個受害者都「量身訂做」一套詐騙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詐騙集團充分掌握受害者的個資,知道他們的姓名、在社交媒體上的帳號,甚至他們入境香港的時間與地點都知曉,不排除為內神通外鬼,值得詐騙橫行的台灣注意。以下解析報導詐騙套路劇本。
通過申請「優才通」計畫到香港定居的王女士對 BBC 表示,她剛踏上香港就被無數詐騙集團份子盯上。到香港讀書的中國學生王女士說,她到香港落地就要找房子,她在社交網站上碰到一位似乎很善良熱心的房東自稱「老港漂」,他熱心的幫王女士介紹各種食衣住行的情報,王女士跟這位假房東見過面也通過視訊,逐步落入陷阱,陷入虛擬貨幣詐騙騙局,損失兩百萬港元。
受害者進行臥底計畫,對詐騙套路進行了解
王女士受害後,臥底到各大社群裡對群假扮「老港漂」的詐騙手法進行調查,她發現詐騙集團到各大社群上盜用受害者的影片和圖片,利用 AI 深偽技術製作假影片打造虛假人設迷惑受害者,詐騙集團可以將影片和人臉時時用 AI 替換,有專門出賣素材的人,盜用他人在 Instargram 上的照片和影片賣給詐騙集團行騙,許多人會在社交網路上不自覺的洩露個資,像是買了房子,去了那裡等等,這些公開的訊息都被詐騙集團利用。詐騙集團利用混合真真假假的訊息,讓民眾難以辨識真偽。
中國學生到香港求學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新肥羊! BBC 公開詐騙套路劇本
香港近來詐騙猖獗,儘管當局傳播大量防止詐騙的宣導短片,新來到香港的中國大陸學生和新移民都還是陷入「公檢法」和「假熱心真詐騙」的手法當中,其中有起案件的單一詐騙金額就高達 920 萬港元。香港警方於去年接獲 318 件「公檢法」詐騙,涉及詐騙金額高達 2.3 億港元。除了「公檢法」詐騙,還有許多「假老鄉」詐騙, 讓受害者身受其害,損失大量金錢,讓本人與家人都痛不欲生。
詐騙集團通常瞄準這些新移民初到香港落地的最初幾個月,利用他們人生地不熟,利用網路虛假身份向他們恐嚇勒索,歹徒利用 AI 「深偽」技術,讓受害者落入陷阱圈套當中。詐騙集團對受害者進行各種詐騙劇本,為每個受害者都「量身訂做」一套詐騙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詐騙集團充分掌握受害者的個資,知道他們的姓名、在社交媒體上的帳號,甚至他們入境香港的時間與地點都知曉,不排除為內神通外鬼,值得詐騙橫行的台灣注意。以下解析報導詐騙套路劇本。
接到假扮公安的電話被指控洗錢
「公檢法」為中國大陸對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三院立法的統稱,是中國對於刑事案件裁決的最高規格。根據 BBC報導,香港最近發生上百起的「公檢法」詐騙,歹徒盯上港漂的中國學生進行電信詐騙,讓接到假公安單位公文和電話的學生心生恐懼,並對他們塑造恐怖氛圍,以為自己的銀行帳戶已經被利用來洗錢,成為中國公安的嫌犯,要求他們繳納保釋金。
小茜接到一通電話自稱是「香港入境處」的官員,該官員指控小茜濫發欺騙香港市民的訊息,被許多香港市民投訴,小茜接到這通電話時剛抵達香港第十天,這通電話中的假官員叫小茜要立刻處理這些投訴,不然會被影響她辦理香港身分證和出入境自由,電話中同時有另外一名假扮中國公安的警察說她的訊息被盜用,小茜已經捲入了「洗錢」案件。
情緒勒索受害者,詐騙警戒關鍵句:不能跟別人說
對受害者小茜來說,「香港入境處」是充滿權威的所在,電話中指示小茜做的事讓她只能乖乖的聽命。值得注意的是詐騙集團還知道小茜正在辦理香港身份證,讓她對這通來電不懷疑,漸漸的落入被歹徒情緒勒索的圈套中,詐騙歹徒情勒小茜,對她說「不能跟別人說」,洩露國家機密要被判三到五年的刑罰,所以不能跟父母家人和朋友說她已經是洗錢嫌犯的事。
受害者手機攝像機打開被全天候監控
詐騙歹徒對受害者小茜說,她必須要全天候被監控,私人時要打開手機攝像頭,在公共場合則是要把錄音打開,讓公安能知道她的一舉一動,當小茜質疑時,對方就說她是犯罪嫌疑人,對她大吼大叫,讓她屈服於權威底下,詐騙集團並恐嚇她說香港警察會去抓她,把她帶回中國的公安處讓她受審判,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小茜只好同意繳納「保釋金」,她向父母要錢謊稱是出國交換的資產證明,她的父母用積蓄到處借錢幫她籌錢,最後湊了 180 萬港元給小茜。
假熱心的老鄉詐騙
「老鄉坑老鄉,坑你沒商量。」人到異地,碰到熱心的老鄉幫忙,總會不自覺的卸下心房,假扮老鄉的詐騙在社群網站上針對港漂的中國學生進行詐騙。
通過申請「優才通」計畫到香港定居的王女士對 BBC 表示,她剛踏上香港就被無數詐騙集團份子盯上。到香港讀書的中國學生王女士說,她到香港落地就要找房子,她在社交網站上碰到一位似乎很善良熱心的房東自稱「老港漂」,他熱心的幫王女士介紹各種食衣住行的情報,王女士跟這位假房東見過面也通過視訊,逐步落入陷阱,陷入虛擬貨幣詐騙騙局,損失兩百萬港元。
受害者進行臥底計畫,對詐騙套路進行了解
王女士受害後,臥底到各大社群裡對群假扮「老港漂」的詐騙手法進行調查,她發現詐騙集團到各大社群上盜用受害者的影片和圖片,利用 AI 深偽技術製作假影片打造虛假人設迷惑受害者,詐騙集團可以將影片和人臉時時用 AI 替換,有專門出賣素材的人,盜用他人在 Instargram 上的照片和影片賣給詐騙集團行騙,許多人會在社交網路上不自覺的洩露個資,像是買了房子,去了那裡等等,這些公開的訊息都被詐騙集團利用。詐騙集團利用混合真真假假的訊息,讓民眾難以辨識真偽。
香港議員倡議採取商業機構進行「共同責任制」
香港議員建議香港可效法新加坡和澳洲,進行「共同責任制」,如果客戶被騙,商業機構也要負連帶保證,分擔受害者經濟上的損失,金融機構與電信機構要建立更多防護欄,社交網站平台也該有責任移除詐騙集團的廣告。
目前香港接獲通告詐騙的舉報到破獲詐騙案件的破案率只有 10 % ,身為一般民眾,被詐騙行騙後損失的金錢幾乎等同永遠追不回來,是一輩子的傷痛。
詐騙在全球猖獗,如何防範?「人類大歷史-人類誕生」的作者哈拉瑞在書中寫到過,人類能生存下來最主要的關鍵為「傳播」,人類把知識傳承可以不停的進化生存,受害者挺身而出分享受害經驗,傳播出去就是對詐騙集團進行的最佳報復,並同時可減少更多受害者被騙,踢爆詐騙就是日行一善,功德無量。詐騙集團害怕大眾知道他們如何運作,這時不要忘記人類的生存之道「傳播」,將詐騙手法攤在陽光下,詐騙集團就無法存在。
這篇文章 中國學生到香港求學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新肥羊! BBC 公開詐騙套路劇本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