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金融市場慘況堪稱環球同此涼熱,不管是「吃藥」梗還是「黃金坑」,股市幣圈的參與者們都在見證一場已然發生的混亂紀元開啟。
相關閱讀:《全球股市迎 50 年來最差 3 日行情,加密市場還撐得住嗎?》
美聯儲遲疑於降息,市場猜測其失去「託底」能力,而特朗普則以關稅博弈撕裂市場信心,加劇外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加密市場在技術面與情緒面的雙重壓迫下持續下探,多個關鍵支撐位岌岌可危。本文圍繞宏觀、政策、市場數據與技術分析多維度展開,總結了交易員們對當前市場的觀察,供讀者參考。
@AnnaEconomist
我認為這輪拋售還有下行空間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美聯儲託底」或「特朗普託底」的可能性。以下內容主要解釋為何「美聯儲託底」變得難以出現:
1、這輪市場下跌的前提是假設美聯儲今年會降息五次。但所有 FOMC 成員都表示,在再次降息前需要看到更多「確定性」。即便到了 6 月,美聯儲也未必能得到足夠「清晰」的通脹指引。如果企業一直囤貨到 6 月(我認為確實如此),即使最終出現更廣泛的漲價行為,也要等到下半年才會顯現。美聯儲必須等待更明確的通脹信號。
2、問題也在於美聯儲自身的預期與判斷。如果他們仍把當前情形視為類似 2022 年、擔心通脹預期「脫錨」的局面,那就算股市再跌 20%,也不會動搖他們(2022 年就是如此)。從美聯儲 3 月會議中對通脹風險的評估來看,他們確實還是把目前情況當作另一個 2022。
3、美聯儲還會參考華爾街主要投行的通脹預測。目前已經有幾家大行預測核心 PCE 將升至 4%-5%。這些預測會進一步打消他們的降息意願。
4、美聯儲更看重「硬數據」。比如 DOGE 裁員這類消息,直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才可能反映在非農數據中。但通脹數據的上行卻更容易、也更快體現出來。換句話說,美聯儲本身就是一個滯後的調節者。
5、鮑威爾在意自己的「歷史定位」,他希望被視為新一代的沃爾克。同時,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維持美聯儲的獨立性,所以他言辭上保持中立,以避免惹怒白宮。我說「試圖」,是因為如果你仔細聽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在刻意淡化 FOMC 和美聯儲幕僚系統內部的鷹派立場。
6、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衰退中,名義長期利率直到經濟觸底才見底。而在其他週期中,利率往往更早見底。當前的宏觀環境更像 70、80 年代,而不是其他更溫和的衰退。
@Cato_CryptoM
1、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具體最終版本是 9 號,所以 9 號之前,更多的是談判期,這個時候過多的去定義本次關稅的整體幅度與對經濟的影響,為時過早,更先不要匆忙定義特朗普是否會被彈劾。
2、特朗普關稅高開高打核心就是為了在談判桌上有籌碼,有主動權,所以,並非是一定要真的提高這麼多關稅來搞自爆。或者毀掉自己的支持率。
3、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損的不是特朗普,不是 MAGA,而是之前的美國老錢,也是就美元資本集團,所以他們第一時間著急,然後推動全美遊行,從而以名族大義來裹挾這特朗普妥協。
但是,誰告訴你特朗普非要加這個關稅,非常要加這麼高?如果期間談判的目的達到了,特朗普不建議讓關稅提升幅度降低。不是嗎?
如果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特朗普提出看似離譜甚至草率的對等關稅,讓全世界都認為他瘋了,或者傻了,藉此機會完成談判桌上的談判,對內,刺激對手出手鼓動民意來裹挾自己,讓隱藏的敵人全部暴露,然後再 9 號宣佈一個合理的關稅對等政策,那是不是可以一石多鳥?
當然這個角度還需要最後等 9 號的結果。
4、特朗普對目前市場的影響基本路線上符合我們的預期,之前大選期間不知道小夥伴是否還記得,我們曾經說過特朗普上任會有一個「陣痛期」,而現在確實也在陣痛。
但是超出我們預期的是,大家都沒想到「痛感」這麼強,強到了我們認為他是瘋子。
當然,現在我們罵特朗普,只是因為我們是風險資產的受害者,是特朗普「革命」中受傷的一方,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瞭解歷史的小夥伴都應該知道,歷史上發生在各國的革命,革新,都是需要經歷痛感期,而且這些革命革新的最初,也是不被人理解的,也是遭受了當時鼓動遊行抗議帶來的「民族大義」裹挾者。
而我們看到的歷史結果只是記得革命的成功,卻並非記住他們經歷的痛。我認為特朗普現在做的也是如此。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要把經濟搞崩,但是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就算是特朗普現在的人為製造了衰退,但是如果在衰退之後經濟快速復甦,並且展現出足夠的活力,那麼誰還在乎當下的痛呢?
歷史總是為勝利者書寫,而現在特朗普還顯然並未勝利,所以不要著急下定論。
當然,我們原本認為特朗普是給美國做個「大手術」,沒想到是「刮骨療傷」,所以痛感太痛。當然,如果 1 年後我們發現成功給美國續命 50 歲,估計到時候都是大喊特朗普「偉大」了。
5、對於關稅給通脹帶來的壓力,之前鮑威爾一直說的要看關稅帶來的通脹傳導到商品上是否一次性的漲價,如果是,那麼可能通脹並非那麼可怕,因為短期高漲的物價會導致人們放棄消費,或者找平替。
確實如此,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通脹可能短期反彈較弱,但是卻會帶來需求端的減弱,從而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最大可能持出現滯脹,而滯脹的下一步就是經濟衰退。
而對於美聯儲來說,政策上是必須要滯後性的,畢竟不能超過經濟的運行速度,要看發現經濟問題在調整策略。但是政策滯後我們的鮑師傅的預期管理可以提前,如果真的發生滯脹,那麼市場會預期衰退,而這個時候鮑師傅可以再次利用自己的預期管理大師的稱號來調整市場的信心,從而在關鍵時候出手,既不讓經濟真的衰退,也更能彰顯美聯儲的獨立性。
當然關稅帶來通脹,最壞的結果是通脹逐月遞增,那麼這樣會直接導致長期通脹預期攀升,是最悲觀的情況。希望屆時不會如此。
6、至於關稅帶來特朗普支持率下降,這是必然的短期反應,甚至是被彈劾的可能性也是有,但是我認為概率不大。
特朗普目前的很多動作都讓我感覺是一場豪賭,而一旦賭贏了,支持率自然會來,「叛逃」的共和黨成員也會迴歸,彈劾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危險信號,未必可以真的走上彈劾流程。
而賭輸了,自然就是一個爛攤子,就算是被彈劾了,還有誰能力挽狂瀾?面對這個爛攤子,你不要指望民主黨來接盤背鍋吧?我估計這個階段,就算是民主黨也不希望接手,畢竟一個燙手山芋就怕接不住。
所以,我們就只能看最後幸運女神是否站在特朗普這一邊了。
目前各方的談判依舊在進行,所以 9 號之前,我們只能是多方位的去談論,說不定我們這邊討論的熱火朝天,那邊商談完畢,關稅超預期降低,大家一片祥和呢?
@Phyrex_Ni
BTC 跌 5.5%,ETH 跌超 10%。
沒有明確利空,成交量也不高,不像機構砸盤,更像是短線避險。
可能是對週一歐美關稅反制的預期情緒釋放,鏈上沒看到大恐慌,結構沒被破壞,賣的更多是交易所內存量。
如果美股期貨今晚繼續走弱,亞盤可能會接力恐慌,但只要不經濟衰退,我認為 70K 依然是合理支撐。
這輪我會繼續抄底,但小倉+謹慎,等關稅落地和 GDP 數據再做加倉決策。
下跌沒理由的時候,其實反而最值得留意。
@chetangurjar642
加密貨幣總市值最新走勢更新:
目前已經跌破了周線圖上的虛線趨勢線,如果這次確認跌破,下一道合理的支撐位在 1.91 萬億美元,
那裡是紅色牛市趨勢線和長期趨勢線的交匯處(都是斜向支撐)。
當然,也有可能會進一步下探到 1.61 萬億美元的位置(可能只是插針,但說實話也不確定)。如果真的走到這個位置,那市場的痛苦程度將難以想象,請務必提前做好準備……順帶一提,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可能的底部時間點就在 4 月。
我已經開始在遠低於當前價格的區間掛一些山寨幣的抄底單了。另外,目前這根 K 線還有將近 5 小時才收盤,所以我還在觀望中。
走一步,看一步吧。
@biupa
實際這個週末和前幾個週末沒區別,甚至和 2 月 3 號那個週末也沒區別,都是週六週日山寨陰跌,週日晚上小轉大暴跌,跌到週一下午-晚上止跌。
@YSI_crypto
下跌趨勢中緩慢的反彈,後面只會引出更劇烈的下殺。
66-72k,誰認同?誰反對?
最近一直持看跌的想法,兩天前說的 72K-66K 準備要到了,屆時看一下反彈的情況,決定是否進多單。
@market_beggar
黑色星期一:BTC 補跌
ETH 失守 1600、臺股和日股皆觸發熔斷機制,我們再一次見證了歷史。
我知道如此下跌,多數人的心理是不太好受的,本文會針對 BTC,從鏈上數據分析的角度,直接整理出之前反覆提及的重要位置,供各位參考。
首先是「偏離度調整後的 STH-RP」模型,目前:
綠色線 = 77,156
藍色線 = 67,554
並且 71 K ~ 79 K 仍是 URPD 的相對真空區域,因此從鏈上數據的角度,個人更傾向等待 71 K 以下的位置。
由於大級別趨勢向下,因此做多操作都會被我視為「逆勢操作」。我不確定有多少讀者能理解我的意思,但這就是市場的最小阻力方向。
我知道多數人更青睞去嘗試操作波段,但逆勢操作確實是多數散戶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而這也是幾年前身為初生之犢的我吃過的虧,希望各位能引以為戒。
交易,是「認知變現」的過程;在市場難度明顯提升的時候,「不操作」也是一種操作。
沒必要去追逐每一個小級別的波段,級別越小,價格的走勢就會更像是布朗運動;看準大趨勢,堅守擊球區,剩下的交給耐心和紀律。
2025 亂戰的硝煙已然升起,而你、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210k 帖子
163k 帖子
132k 帖子
78k 帖子
65k 帖子
60k 帖子
55k 帖子
52k 帖子
51k 帖子
致命「關稅藥」衝擊下,如何解讀加密市場?|交易員觀察
今日金融市場慘況堪稱環球同此涼熱,不管是「吃藥」梗還是「黃金坑」,股市幣圈的參與者們都在見證一場已然發生的混亂紀元開啟。
相關閱讀:《全球股市迎 50 年來最差 3 日行情,加密市場還撐得住嗎?》
美聯儲遲疑於降息,市場猜測其失去「託底」能力,而特朗普則以關稅博弈撕裂市場信心,加劇外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加密市場在技術面與情緒面的雙重壓迫下持續下探,多個關鍵支撐位岌岌可危。本文圍繞宏觀、政策、市場數據與技術分析多維度展開,總結了交易員們對當前市場的觀察,供讀者參考。
宏觀分析
@AnnaEconomist
我認為這輪拋售還有下行空間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美聯儲託底」或「特朗普託底」的可能性。以下內容主要解釋為何「美聯儲託底」變得難以出現:
1、這輪市場下跌的前提是假設美聯儲今年會降息五次。但所有 FOMC 成員都表示,在再次降息前需要看到更多「確定性」。即便到了 6 月,美聯儲也未必能得到足夠「清晰」的通脹指引。如果企業一直囤貨到 6 月(我認為確實如此),即使最終出現更廣泛的漲價行為,也要等到下半年才會顯現。美聯儲必須等待更明確的通脹信號。
2、問題也在於美聯儲自身的預期與判斷。如果他們仍把當前情形視為類似 2022 年、擔心通脹預期「脫錨」的局面,那就算股市再跌 20%,也不會動搖他們(2022 年就是如此)。從美聯儲 3 月會議中對通脹風險的評估來看,他們確實還是把目前情況當作另一個 2022。
3、美聯儲還會參考華爾街主要投行的通脹預測。目前已經有幾家大行預測核心 PCE 將升至 4%-5%。這些預測會進一步打消他們的降息意願。
4、美聯儲更看重「硬數據」。比如 DOGE 裁員這類消息,直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才可能反映在非農數據中。但通脹數據的上行卻更容易、也更快體現出來。換句話說,美聯儲本身就是一個滯後的調節者。
5、鮑威爾在意自己的「歷史定位」,他希望被視為新一代的沃爾克。同時,他也在小心翼翼地維持美聯儲的獨立性,所以他言辭上保持中立,以避免惹怒白宮。我說「試圖」,是因為如果你仔細聽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在刻意淡化 FOMC 和美聯儲幕僚系統內部的鷹派立場。
6、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衰退中,名義長期利率直到經濟觸底才見底。而在其他週期中,利率往往更早見底。當前的宏觀環境更像 70、80 年代,而不是其他更溫和的衰退。
@Cato_CryptoM
1、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具體最終版本是 9 號,所以 9 號之前,更多的是談判期,這個時候過多的去定義本次關稅的整體幅度與對經濟的影響,為時過早,更先不要匆忙定義特朗普是否會被彈劾。
2、特朗普關稅高開高打核心就是為了在談判桌上有籌碼,有主動權,所以,並非是一定要真的提高這麼多關稅來搞自爆。或者毀掉自己的支持率。
3、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損的不是特朗普,不是 MAGA,而是之前的美國老錢,也是就美元資本集團,所以他們第一時間著急,然後推動全美遊行,從而以名族大義來裹挾這特朗普妥協。
但是,誰告訴你特朗普非要加這個關稅,非常要加這麼高?如果期間談判的目的達到了,特朗普不建議讓關稅提升幅度降低。不是嗎?
如果我們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特朗普提出看似離譜甚至草率的對等關稅,讓全世界都認為他瘋了,或者傻了,藉此機會完成談判桌上的談判,對內,刺激對手出手鼓動民意來裹挾自己,讓隱藏的敵人全部暴露,然後再 9 號宣佈一個合理的關稅對等政策,那是不是可以一石多鳥?
當然這個角度還需要最後等 9 號的結果。
4、特朗普對目前市場的影響基本路線上符合我們的預期,之前大選期間不知道小夥伴是否還記得,我們曾經說過特朗普上任會有一個「陣痛期」,而現在確實也在陣痛。
但是超出我們預期的是,大家都沒想到「痛感」這麼強,強到了我們認為他是瘋子。
當然,現在我們罵特朗普,只是因為我們是風險資產的受害者,是特朗普「革命」中受傷的一方,但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瞭解歷史的小夥伴都應該知道,歷史上發生在各國的革命,革新,都是需要經歷痛感期,而且這些革命革新的最初,也是不被人理解的,也是遭受了當時鼓動遊行抗議帶來的「民族大義」裹挾者。
而我們看到的歷史結果只是記得革命的成功,卻並非記住他們經歷的痛。我認為特朗普現在做的也是如此。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要把經濟搞崩,但是我們換個角度去看,就算是特朗普現在的人為製造了衰退,但是如果在衰退之後經濟快速復甦,並且展現出足夠的活力,那麼誰還在乎當下的痛呢?
歷史總是為勝利者書寫,而現在特朗普還顯然並未勝利,所以不要著急下定論。
當然,我們原本認為特朗普是給美國做個「大手術」,沒想到是「刮骨療傷」,所以痛感太痛。當然,如果 1 年後我們發現成功給美國續命 50 歲,估計到時候都是大喊特朗普「偉大」了。
5、對於關稅給通脹帶來的壓力,之前鮑威爾一直說的要看關稅帶來的通脹傳導到商品上是否一次性的漲價,如果是,那麼可能通脹並非那麼可怕,因為短期高漲的物價會導致人們放棄消費,或者找平替。
確實如此,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通脹可能短期反彈較弱,但是卻會帶來需求端的減弱,從而導致經濟增速放緩,最大可能持出現滯脹,而滯脹的下一步就是經濟衰退。
而對於美聯儲來說,政策上是必須要滯後性的,畢竟不能超過經濟的運行速度,要看發現經濟問題在調整策略。但是政策滯後我們的鮑師傅的預期管理可以提前,如果真的發生滯脹,那麼市場會預期衰退,而這個時候鮑師傅可以再次利用自己的預期管理大師的稱號來調整市場的信心,從而在關鍵時候出手,既不讓經濟真的衰退,也更能彰顯美聯儲的獨立性。
當然關稅帶來通脹,最壞的結果是通脹逐月遞增,那麼這樣會直接導致長期通脹預期攀升,是最悲觀的情況。希望屆時不會如此。
6、至於關稅帶來特朗普支持率下降,這是必然的短期反應,甚至是被彈劾的可能性也是有,但是我認為概率不大。
特朗普目前的很多動作都讓我感覺是一場豪賭,而一旦賭贏了,支持率自然會來,「叛逃」的共和黨成員也會迴歸,彈劾可能只是一個短期的危險信號,未必可以真的走上彈劾流程。
而賭輸了,自然就是一個爛攤子,就算是被彈劾了,還有誰能力挽狂瀾?面對這個爛攤子,你不要指望民主黨來接盤背鍋吧?我估計這個階段,就算是民主黨也不希望接手,畢竟一個燙手山芋就怕接不住。
所以,我們就只能看最後幸運女神是否站在特朗普這一邊了。
目前各方的談判依舊在進行,所以 9 號之前,我們只能是多方位的去談論,說不定我們這邊討論的熱火朝天,那邊商談完畢,關稅超預期降低,大家一片祥和呢?
@Phyrex_Ni
BTC 跌 5.5%,ETH 跌超 10%。
沒有明確利空,成交量也不高,不像機構砸盤,更像是短線避險。
可能是對週一歐美關稅反制的預期情緒釋放,鏈上沒看到大恐慌,結構沒被破壞,賣的更多是交易所內存量。
如果美股期貨今晚繼續走弱,亞盤可能會接力恐慌,但只要不經濟衰退,我認為 70K 依然是合理支撐。
這輪我會繼續抄底,但小倉+謹慎,等關稅落地和 GDP 數據再做加倉決策。
下跌沒理由的時候,其實反而最值得留意。
技術分析
@chetangurjar642
加密貨幣總市值最新走勢更新:
目前已經跌破了周線圖上的虛線趨勢線,如果這次確認跌破,下一道合理的支撐位在 1.91 萬億美元,
那裡是紅色牛市趨勢線和長期趨勢線的交匯處(都是斜向支撐)。
當然,也有可能會進一步下探到 1.61 萬億美元的位置(可能只是插針,但說實話也不確定)。如果真的走到這個位置,那市場的痛苦程度將難以想象,請務必提前做好準備……順帶一提,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可能的底部時間點就在 4 月。
我已經開始在遠低於當前價格的區間掛一些山寨幣的抄底單了。另外,目前這根 K 線還有將近 5 小時才收盤,所以我還在觀望中。
走一步,看一步吧。
@biupa
實際這個週末和前幾個週末沒區別,甚至和 2 月 3 號那個週末也沒區別,都是週六週日山寨陰跌,週日晚上小轉大暴跌,跌到週一下午-晚上止跌。
@YSI_crypto
下跌趨勢中緩慢的反彈,後面只會引出更劇烈的下殺。
66-72k,誰認同?誰反對?
最近一直持看跌的想法,兩天前說的 72K-66K 準備要到了,屆時看一下反彈的情況,決定是否進多單。
@market_beggar
黑色星期一:BTC 補跌
ETH 失守 1600、臺股和日股皆觸發熔斷機制,我們再一次見證了歷史。
我知道如此下跌,多數人的心理是不太好受的,本文會針對 BTC,從鏈上數據分析的角度,直接整理出之前反覆提及的重要位置,供各位參考。
首先是「偏離度調整後的 STH-RP」模型,目前:
綠色線 = 77,156
藍色線 = 67,554
並且 71 K ~ 79 K 仍是 URPD 的相對真空區域,因此從鏈上數據的角度,個人更傾向等待 71 K 以下的位置。
由於大級別趨勢向下,因此做多操作都會被我視為「逆勢操作」。我不確定有多少讀者能理解我的意思,但這就是市場的最小阻力方向。
我知道多數人更青睞去嘗試操作波段,但逆勢操作確實是多數散戶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而這也是幾年前身為初生之犢的我吃過的虧,希望各位能引以為戒。
交易,是「認知變現」的過程;在市場難度明顯提升的時候,「不操作」也是一種操作。
沒必要去追逐每一個小級別的波段,級別越小,價格的走勢就會更像是布朗運動;看準大趨勢,堅守擊球區,剩下的交給耐心和紀律。
2025 亂戰的硝煙已然升起,而你、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