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 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正式開啓!
發帖分享加密見解,解鎖 $2,000 創作獎勵與專屬流量扶持!
🌟 參與攻略:
活動期間,通過活動表單報名,隨後在 Gate.io 動態發布帖子即成功參與。
立即參與👉️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時間:2025年4月18日12:00 - 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快來秀出你的加密觀點,贏獎勵、拿流量,登上創作榜!
Ray Dalio解讀“無厘頭關稅”:這只是開胃菜,全球秩序大崩盤才是主角
**編者按:**本文指出,當前全球關注的關稅問題只是表象,更深層的是貨幣、政治和地緣秩序的系統性崩解。全球債務失衡、國內階級分化、國際霸權衰退、自然災害頻發及技術變革共同推動世界進入大週期轉折點。理解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比關注短期新聞更關鍵。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眼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已經宣佈的關稅上,這些關稅確實對市場和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與此同時,人們卻很少關注導致這些關稅出臺的根本原因,以及接下來可能帶來更大沖擊的真正問題。
別誤會,我並不是說這些關稅不重要,它們確實是重大事件,而我們也都知道是特朗普總統推動了這些關稅政策。然而,大多數人忽略了讓他當選總統、並促使他採取這些措施的深層背景。
更重要的是,人們基本沒意識到,一股更深遠的力量正在驅動著包括關稅在內的一切變化——那就是貨幣體系、政治秩序和地緣格局的全面崩解。像這樣的體系性瓦解,一生中也許只會遇到一次,但它們在歷史上確實曾多次發生,每次都出現在類似的、不可持續的條件下。
更具體地說:
這種債務不可持續的根源在於兩個巨大失衡:一方面是債務人——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債務負擔過重,還在不斷借債來維持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費;另一方面是債權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已經持有過多的債務資產,同時又依賴向這些債務國出口商品來維持自身經濟。種種壓力正推動這些失衡以某種方式得到糾正,而糾正的過程勢必會從根本上改變貨幣秩序。
比如說,在一個去全球化的世界中,還同時存在著巨大的貿易失衡和資本失衡,而主要國家之間又彼此不信任——美國擔心其他國家切斷它所需物資的供應,中國則擔心美國賴賬或拖欠債務——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兩方正處在一種「戰爭狀態」中,而自給自足成為了最關鍵的事情。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類似背景下,這種風險反覆導致與我們當下類似的問題。
因此,那種舊的貨幣/經濟秩序——中國等國家以低成本製造、出口到美國、再將所得購買美債;而美國借錢向這些國家採購商品,並積累龐大債務——這種模式必須改變。這種明顯不可持續的格局更進一步削弱了美國的製造業,掏空了中產階層的就業崗位,並讓美國對一個它越來越視為敵人的國家產生了高度依賴。在去全球化的時代,這種體現貿易與資本高度互聯的失衡結構,不管以何種方式,最終都必須被削減。
同時,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及其不斷擴張的速度顯然也是不可持續的。(詳見我新書《國家如何破產:大週期》中的分析。)很顯然,為了化解這些失衡和過度擴張,當前的貨幣秩序勢必會經歷重大、劇烈的變革,而我們正處於這一過程的初期階段。其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而這又會帶來深遠的經濟影響,我將在其他時候詳細探討。
這種局面在左右兩派民粹勢力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爭奪的是誰將掌握權力、主導國家方向。這種局勢正導致民主制度本身開始瓦解,因為民主制度要求妥協、要求遵守法治,而歷史早已表明,在類似我們當下的時期,這些機制往往會失效。
歷史也顯示,當民主和法治的制度屏障被移除後,強勢的專制領導者就會登場。顯然,當前這種不穩定的政治局面,還會受到我所提到的另外幾種力量的影響,比如股市和經濟出現問題,往往也會催生政治與地緣政治方面的動盪。
國際地緣政治秩序正在瓦解,因為由一個主導強權(即美國)制定規則、其他國家遵循的時代已經結束。過去由美國主導的多邊、合作型世界秩序,正在被一種單邊主義、強權至上的新秩序所取代。在這個新秩序中,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它正在轉向「美國優先」的單邊戰略。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種轉變正在通過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地緣政治衝突、科技戰,甚至部分地區的軍事衝突體現出來。
同時,自然因素(如干旱、洪水、疫情)的干擾也越來越強烈。
而技術的飛躍性進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將深刻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金錢、債務與經濟秩序,政治秩序,國際秩序(通過對國家間經濟和軍事互動的影響),以及應對自然災害的成本。
這些力量的變化,以及它們之間如何相互作用,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
因此,我強烈建議你不要被像「關稅」這種吸睛但表面的新聞吸引注意力,而忽略了這五大深層力量及其相互關係——這些才是推動「總體大週期」變化的真正驅動力。如果你被這些表面現象干擾,就會:
(1)看不到這些新聞事件的背後,是這幾股大力量的運行機制在起作用。
(2)無法深入思考,這些表面事件又將如何反過來影響這些大力量。
(3)無法持續聚焦於這個「總體大週期」及其運行邏輯,而這一邏輯其實能夠告訴你,未來很可能會發生什麼。
我也建議你認真思考這些力量之間的關鍵相互關係。例如,想一想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行為將如何影響以下方面:
貨幣/市場與經濟秩序:它將對這一秩序造成擾動;
國內政治秩序:這也可能會帶來動盪,因為這可能削弱他在國內的支持基礎;
國際地緣政治秩序:在很多顯而易見的層面上會帶來衝擊,包括金融、經濟、政治與地緣政治;
氣候問題:它將在某種程度上削弱全球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技術發展:它對美國來說可能有一些正向影響,例如促使更多技術生產迴流美國,但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比如擾亂支持技術發展的資本市場,以及其他數不勝數的連鎖反應。
在你思考這些問題時,建議你牢記:眼下發生的一切,其實是歷史上無數次循環的一次當代表現形式。我鼓勵你去研究以往類似歷史背景下政策制定者的應對方式,藉此建立一個他們可能採取的政策清單,比如:
·暫停向「敵對」國家支付債務利息,
·設立資本管控以防止資本外流,
·徵收特別稅種等。
很多曾經難以想象的政策,如今都可能成為現實。因此,我們也需要學習這些政策的運作機制。
歷史上,貨幣秩序、政治秩序和地緣政治秩序的瓦解,常常以經濟大蕭條、內戰、世界大戰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衝突之後,新的貨幣和政治秩序會逐步建立,重新定義國家內部與國際間的互動模式——直到它們再次瓦解。這種循環反覆發生,是我們最需要深刻理解的關鍵問題。
我在《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的原則》一書中對這些內容有詳細描述,把「總體大週期」分成六個清晰的階段,展示了一箇舊秩序如何過渡到新秩序。這一切解釋得非常系統、清晰,使你能夠輕鬆將當下的情況與歷史上通常的演變對比,從而判斷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以及下一步最有可能發生什麼。
當我寫那本書以及其他著作時,我曾希望(如今依然如此):
能夠幫助政策制定者理解這些深層力量,並據此做出更好的應對,從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帶來更好的結果;
能夠幫助那些雖然無法單獨改變政策,但可以集體影響方向的個人,更好地應對這些趨勢,為自己和他們關心的人爭取更好的結果;
鼓勵那些擁有不同觀點的聰明人與我進行開放、理性、有深度的交流,讓我們共同努力找出真相,並思考應該如何應對。
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