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區塊鏈周的人工智能與區塊鏈:在隱私、能源和數字自由之間

我們在《加密貨幣觀察家》參加了巴黎區塊鏈周,召開了一場專注於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協同未來的高級別小組討論。熱烈的討論充滿了技術和倫理見解,突顯了這一技術融合的機遇與矛盾。從個人數據管理到人工智能的能源成本,再到用戶主權,辯論觸及了明天Web3的關鍵點。

上臺的是阿米莉亞·達利、凱文·裏烏、克勞迪奧·貝迪諾、伊桑·皮爾斯和艾門·蘇菲,這五位行業專家提供了互補且深入的觀點,探討了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促進區塊鏈的廣泛應用。

AI的真實成本:每個提示都有一個價格

小組討論以一個令人驚訝的反思開始:與ChatGPT或類似產品的每次互動大約成本0.46美元。這個數字包括能源消耗、計算能力以及生成實時響應所需的基礎設施。這筆費用並不由最終用戶承擔,尤其是當他們使用免費版本時。但那麼,誰來買單呢?

答案既簡單又令人不安:價值是從我們的數據中提取的。用戶爲了獲得免費的訪問權,放棄了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被處理、存儲,並且常常被貨幣化。這是一個衆所周知的動態,這使得一種不同的、更具倫理和去中心化的方法變得更加迫切。

AI與區塊鏈:數據保護與參與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區塊鏈發揮了作用,被視爲保護隱私和將控制權歸還給用戶的工具。演講者之一強調,通過代幣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有可能打破大科技公司的壟斷,這些公司如今掌握着大量的個人數據。

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結合可以創造新的信息治理模式,在這些模式中,用戶決定如何、何時以及與誰分享他們的數據。不僅在金融領域,而且在健康、教育和能源消費等敏感領域也是如此。

能源悖論:雙重標準?

一個熱議的話題是人工智能所需的能源,常常與區塊鏈進行比較。盡管在過去幾年,比特幣和其他工作量證明項目因高耗能而受到關注,但如今人工智能的電力消耗甚至更高,卻沒有面臨同樣的批評浪潮。

“我們花了多年爲挖礦的能源使用辯護,現在沒有人討論由ChatGPT生成的表情包的氣候成本,”一位發言者觀察到。這是一個明確的邀請,以一致性和透明度評估創新,超越當下的趨勢。

數字主權:僞裝中的集中化風險?

討論的核心問題集中在個人主權上。區塊鏈作爲一種去中介化技術被創造出來,每個用戶對自己的密鑰和決策負責。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選擇委托給一個能夠籤署交易或管理錢包的代理 AI 會發生什麼?

一些專家認爲,重新創造中介的風險存在,正是加密生態系統曾試圖消除的那種中介。過度自主的人工智能的採用可能會侵蝕個人保管的概念,並創造新的技術依賴形式。

人工智能作爲一種工具,而不是替代品

盡管存在這些關鍵問題,所有小組參與者都認識到人工智能作爲支持工具的巨大潛力。從能耗預測到優化資產管理,人工智能可以簡化用戶的生活並提高決策的準確性。

“人工智能必須幫助人類做出決策,而不是代替他們做出決策”,其中一位與會者表示,強調正確的方法是協作,而不是替代。

未來應用和技術挑戰

在提到的用例中,以下幾點尤爲突出:

區塊鏈數據的自動索引,簡化開發者的工作

金融教育的智能機器人

用於節點驗證和鏈間互操作性的人工智能

然而,也重申了當前的人工智能代理仍然很原始。大多數僅限於像交易這樣的投機性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挑戰在於開發更復雜、更具上下文和可控的模型。

結論:治理、倫理與責任

巴黎區塊鏈周的會議小組聚焦於Web3未來最關鍵的話題之一。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結合提供了非凡的可能性,但也需要關注、倫理和有意識的設計。

真正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而是文化層面的:未來的數據、模型和決策將由誰來控制?我們在Cryptonomist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一演變,以專業和透明的方式報告新數字生態系統的挑戰和機遇。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