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債券是什麼?代幣化資產前景如何?

截至 2025 年 8 月,RWA(Real World Assets,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市場規模已突破 265 億美元,年內漲幅高達 70%。這一變革不僅打通了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橋梁,更創造了數億美元規模的新興市場。

而“火山債券”作爲早期嘗試,其設計與命運爲我們洞察 RWA 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

火山債券:起源、設計與市場反響

薩爾瓦多在 2021 年 11 月推出的“火山債券”(Volcano Bond),是傳統國家主體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融資的一次早期重要嘗試。

該債券計劃募集 10 億美元,債期爲十年,年利率爲 6.5%。募集資金的一半用於建設一座依托火山地熱能源挖礦的“比特幣之城”,另一半則直接用於購買比特幣。

這意味着該債券一半由比特幣資產“支撐”。這些比特幣鎖住五年,未來銷售這些比特幣獲得的收益,在歸還本金之外的盈利部分,由薩爾瓦多政府與債券購買者均分。

然而,由於薩爾瓦多本身的主權信用評級較低(曾被降至“Caa1”的垃圾級),以及該債券模型的高度實驗性,它也被冠以“垃圾債”的稱號。

RWA 代幣化的爆發式增長

火山債券只是 RWA 代幣化宏大敘事的序幕。RWA 代幣化是指將傳統世界中的資產(如房地產、債券、大宗商品、藝術品等)通過區塊鏈技術轉換爲數字代幣的過程。

當前市場格局

根據 BOSS Wallet 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7 月,代幣化基金市場總資產管理規模(AUM)已達 75 億美元。而 Animoca Brands 的最新研究指出,目前 RWA 代幣化的總市值約爲 265 億美元。

主導力量與資產類型

以太坊是目前 RWA 代幣化領域的主導公鏈,佔據了 55% 的市場份額;若將其 Layer 網路(如 Polygon、Arbitrum)計算在內,其主導地位將上升至 76%。

當前代幣化的資產主要集中於私人信貸、國庫證券、大宗商品、股票及全球債券等傳統金融核心領域。其中,私人信貸和美國國債佔據了近 90% 的代幣化價值。

驅動增長的核心因素

RWA 代幣化能獲得如此迅猛的發展,離不開以下幾個關鍵驅動力:

  • 傳統機構的入場:BlackRock 通過其規模約 24 億美元的 BUIDL 貨幣市場基金成爲最大發行方。MicroStrategy、Metaplanet 等上市公司也持續加大對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配置。
  • 監管框架的逐步明確:美國 GENIUS 法案等監管動向爲傳統機構參與代幣化提供了更爲清晰的指引。
  • 技術基礎設施的成熟:以太坊等公鏈在安全性、流動性和開發者生態方面的優勢,爲高價值資產上鏈提供了信任基礎。
  • 對更高收益和流動性的追求:代幣化可以實現資產的碎片化所有權,降低了投資門檻,增強了傳統非流動性資產(如房地產、私人信貸)的流動性。

挑戰與風險

盡管前景廣闊,RWA 代幣化仍面臨諸多挑戰:

  • 監管不確定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監管機構對代幣化資產的監管框架仍在發展中,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關鍵變量。
  • 技術標準化與互操作性:市場需要統一的技術標準來確保不同區塊鏈網路之間的流暢通信和價值轉移。
  • 市場流動性:雖然增長迅速,但與傳統金融市場相比,代幣化資產的流動性仍需培育。

未來展望:通往 400 萬億美元的道路

Animoca Brands 的研究報告指出,RWA 代幣化的總潛在市場規模(TAM)高達 400 萬億美元,涵蓋私人信貸、國債債務、商品、股票、另類基金和全球債券。

未來的發展將呈現出以下趨勢:

  1. 多鏈生態擴張:雖然以太坊目前主導市場,但高性能公鏈將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拓展市場份額,互操作性將成爲長期成功的關鍵。
  2. 生命週期平台的價值捕獲:能夠構建“發行—結算—二級交易”全生命週期管理平台的資產管理者,將在競爭中具備核心優勢。
  3. 新興用例不斷湧現:從“消費品兌付權”項目到重塑創作者經濟生態,代幣化的應用場景正在迅速超越傳統的金融資產範疇。

未來展望

整個加密市場都在密切關注 RWA 等新興敘事能否爲其注入新的活力。

未來十年,我們將目睹傳統金融大廈的磚石一塊塊地“鏈上化”,這個過程或許不會一帆風順,但方向已然清晰。資產代幣化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

RWA1.8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ca525f55vip
· 3小時前
保持坚定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