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新加坡旗艦活動 · 廣場趣味答題 Day1】
#TOKEN2049# 馬上拉開序幕,Gate 也要在新加坡放大招啦!
Token of Love 音樂節、 Gate x Oracle Red Bull Racing 招待會、 F1 觀賽派對統統來襲!
現在參與廣場【趣味答題挑戰】,來測測你對活動了解多少,瓜分$100 BTC!
參與方式:評論區留下答案(格式:1B 2A 3B 4B)
🎁 獎勵:每天抽 3 名幸運用戶 → 每人 $10 BTC
🎁 終極彩蛋:三天全對的幸運超級答題王 → 再送 $10 BTC!
📖 Day1 · Quiz 單選題
Q1
Gate 新加坡旗艦活動在哪五天舉行?
A. 9月30日-10月4日
B. 10月1日-5日
C. 10月5日-9日
Q2
“TOKEN OF LOVE” 音樂節的舉辦地點是?
A. 濱海灣花園
B. 聖淘沙
C. 新加坡體育館
Q3
Gate x Oracle Red Bull Racing 招待會特別關注的三個主題是?
A. 體育、旅遊、時尚
B. 加密市場趨勢、全球經濟展望、Web3
C. 遊戲、NFT、元宇宙
Q4
在10月2日舉行的 F1 賽車模擬挑戰中,勝出者獲得的獎勵是什麼?
A. 音樂節 VVIP 門票
B. Gate 精美週邊
C. F1 觀賽盛宴門票
💡 小Tips:不確定答案?偷偷翻一下
前幾天,我在朋友羣裏看到一個人抱怨:“跨鏈換個代幣,怎麼還得開十幾個頁面,還擔心橋跑路?”
說實話,這讓我想起了現實裏的快捷支付:、支付寶一鍵完成,但到了鏈上,還是一堆繁瑣操作。
我就在想——既然 AI 能幫人寫文章、幫人跑任務,爲什麼鏈上交易不能自動化、無縫完成?
爲什麼跨鏈交易,還要靠復雜操作和額外中介?
明明用戶只想要“點一下就完成”的體驗。
@NEARProtocol的答案就是:NEAR Intents。
一句話總結:它把交易流程變成“意圖驅動”,用戶只需表達想做什麼,鏈就會自動找到最佳路徑並執行。
就像一位智能助理,替你處理好臺前幕後。
NEAR Intents 本質上解決了三件事:
何時 (When) → 用戶一鍵發起,無需等 keeper 提醒,鏈隨時執行。
爲什麼 (Why) → 背後智能路由,找到最優解,不用自己研究流動池。
做什麼 (What) → 跨鏈兌換、結算、再投資,鏈會自動按意圖完成整套流程。
它不只是一個“換幣工具”。
NEAR 在底層有高性能共識、抽象堆棧,還疊加了 AI 堆棧:模型調用、貨幣化代理、私人人工智能助理。
換句話說:先把路修平(高性能),再讓 AI 幫你開車(意圖執行)。
NEAR Intents 的潛力,已經在數據裏體現:
👉 累計掉期交易突破 200 萬筆,而且還在不斷刷新每日新高。
能落地在哪?
〓 無縫跨鏈交易 → 用戶點一下,資產瞬間跨鏈到帳。
〓 DeFi 投資策略 → 定投、再平衡、止盈止損全自動。
〓 AI 助手交易 → 未來每個用戶都能擁有專屬 AI 助理,在鏈上幫你創造價值。
用戶不需要操心復雜的橋、腳本、keeper 網路。
執行透明、費用清晰,背後由 NEAR 的高性能堆棧保障。
體驗就像“鏈上的支付寶”。
對開發者來說:
直接調用 Intents API,把用戶“想做的事”寫進合約接口。
優先用可組合原語(swap、lend、stake)。
把執行事件結構化,讓用戶可追蹤、可審計。
內化成本模型,優化 Gas 與延遲體驗。
有人可能說:這不就是“幫用戶跨鏈”?
但事實是:跨鏈交易正在變成默認能力,就像水電自來水一樣隨開隨用。
所以我想說:Keeper 可以下班了,未來的 DeFi,NEAR Intents 會替你準點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