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面臨罰款$775K ,同時新加坡打擊Facebook上的詐騙

國家內部事務部已向Meta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Facebook上實施更好的防詐騙保障,否則將面臨高達100萬新加坡元的處罰($775,698)。

馬來西亞內政部長高佩銘在2025年全球反詐騙亞洲峯會上指責Facebook是詐騙者使用的主要工具。該指令是在去年2月生效的新《在線犯罪損害法》下發布的。

"我們發布這一命令是因爲Facebook是騙子進行冒充欺詐的首選平台。警方已確定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行動來遏制這些詐騙行爲,"Goh向與會者和全球反詐騙聯盟的成員解釋道。

三分之一的詐騙來自Facebook,根據警方的說法

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冒充官員的詐騙案件幾乎增加了三倍,達到1,762起,而去年同期僅爲589起。

受害者因欺詐活動的損失增加了88%,從2024年上半年記錄的6720萬新元躍升至1.265億新元。內務部發現,去年報告的所有電子商務詐騙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在Facebook上實施的。

“對於一些受害者來說,這可能代表了他們一生的積蓄,根本上破壞了他們的退休計劃,” Goh 感嘆道。

新加坡將Facebook Marketplace評爲六個在線市場中防詐騙保護最弱的。Meta的一位發言人回應稱,該公司擁有檢測和刪除虛假帳戶的安全措施。

公司強調他們擁有專門的審查團隊,致力於檢測詐騙,並通過建議和工具保護用戶,以報告可疑活動。

社會工程詐騙在Facebook上屢見不鮮

根據《華爾街日報》在五月初的一項調查,監管機構、銀行和內部記錄審查指出,Meta的應用程序是全球互聯網欺詐經濟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據一位熟悉該服務的消息人士稱,在2023年中期到2024年期間,通過Zelle在摩根大通報告的所有欺詐案件中,近50%發生在Meta的保護之下。其他美國銀行如富國銀行也引用了非常相似的數字。

英國和澳大利亞當局也發現與Meta服務相關的可比欺詐模式。內部分析顯示,Meta在2022年的分析發現,70%的新活躍廣告客戶與詐騙、非法或低質量產品有關。

Meta曾在美國法庭上辯稱,它“沒有法律義務”去阻止其平台上的詐騙。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2024年提出了一項動議,要求駁回一起因加密欺詐而提起的疏忽訴訟,稱其“自身政策的執行不足”並“不能產生責任”。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