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Ray Dalio 的 AI 分身 "Digital Ray":如何將一個人的決策能力複製到機器裡?
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最近搞了一件大事——他把自己「上傳」成了一個AI分身,命名為「Digital Ray」。這不只是簡單的聊天機器人,而是一個能完全複製他思維方式、價值觀和決策邏輯的AI系統。
這AI克隆和ChatGPT有什麼不同?
核心差異一句話:AI克隆是「你的思維副本」,而ChatGPT是「全人類知識的大雜燴」。
AI克隆包含了特定個人的——
ChatGPT雖然博學多才,但就像維基百科有了嘴,缺少「人味」——沒有真正的價值判斷,更多是重複已知的東西。Dalio說得挺扎心:你會信任ChatGPT幫你做人生最重要的決定嗎?反正我不會。
怎樣才能造出靠譜的AI分身?
一句話:資料量和訓練的殘酷性。
Dalio花了40年總結決策原則,記錄了數千個問題和答案,然後把這些全部餵給AI系統。他的「Digital Ray」現在的成績是——
這也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想要高品質的AI克隆,你得問它幾千個問題,記錄每一個答案,然後系統性地輸入。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什麼Dalio這麼激動?
核心價值是時間解放——他可以無限次地和全球各地的人對話,不受時間限制。想像一下,你可以24小時和你最敬佩的思想家聊天,他們永遠不會累,永遠不會不回應。
而且Dalio還有個宏大的設想:組建一個「AI分身顧問委員會」,讓多個AI克隆一起討論重大問題。這聽起來有點科幻,但邏輯通順——畢竟你寧願聽Steve Jobs、沃倫巴菲特、馬斯克的AI克隆對話,也不想聽一個通用大模型的平庸觀點。
這件事的局限性在哪裡?
Dalio自己也坦誠——AI目前還是做不到的事情:
AI可以在資訊處理、資料分析、邏輯推導上吊打人類,但在「洞見」和「想像力」上還是個學渣。
這意味著什麼?
未來可能是這樣:每個有影響力的人都有一個「我的AI」(My AI),幫你篩選資訊、給出符合你價值觀的建議。 而不是現在這種一刀切的通用AI。
Dalio甚至說,他期待用配備高品質AI的團隊去和那些沒有AI的對手競爭——看看誰贏。這就像圍棋大師用AI輔助vs純人腦對局,有點不公平,但也很公平(因為大家都能用)。
底層邏輯
Dalio這40年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人+電腦系統」的配合上——把自己的原則程式化,然後讓機器執行和優化。現在他只是把這套東西升級成了AI版本。
所以與其說這是AI的突破,不如說是**「個人知識體系系統化和可複用化」的突破**。你的思維方式、決策標準、產業洞見,能被完全記錄下來,然後無限複製和使用。
對知識工作者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你的知識和經驗值多少錢?它能被複製傳播到多少人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