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 發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關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3,000 F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F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0 FST
二等獎(3名):500 FST/人
三等獎(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活動詳情連結: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最新調查:AI大模型的兩大難題,要靠「綠色計算」來解決?
原文來源:學術頭條
當前,人工智慧(AI)已廣泛應用於眾多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時間序列分析和語音合成等。
在深度學習時代,尤其是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出現,**大多數研究人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求新的最先進(SOTA)結果上,使得模型規模和計算複雜性不斷增加。 **
對高計算能力的需求帶來了更高的碳排放,也阻礙了資金有限的中小型公司和研究機構的參與,從而破壞了研究的公平性。
為了應對 AI 在計算資源和環境影響方面的挑戰,綠色計算(Green Computing)已成為一個熱門研究課題。
近日,螞蟻集團攜手國內眾多高校和研究機構共同發佈一項調查報告,系統地概述了綠色計算所使用的技術,並提出了一個綠色計算框架,其中包括以下四個關鍵組成部分:
相關研究論文以“On the Opportunities of Green Computing: A Survey”為題,已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 上。
從眾多 AI 演算法的訓練和推理案例中,模型大小、參數調優和訓練數據成為影響計算資源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這基礎上,該研究總結了六種常見的“環保性”測量方法,包括運行時間、模型大小、FPO/FLOPS(浮點運算操作數)、硬體功耗、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 **
用於跟蹤「環保性」測量的工具包括 tfprof、綠色演算法、CodeCarbon、Carbontracker 以及自動 AI 模型環保性追蹤工具包。
在圖像分類、目標檢測和其他 AI 任務中,一些傳統的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模型,如 LeNet、VGG、GoogleNet 等,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性能,但卻需要過多的計算資源。 因此,**該研究提出使用 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Fire Convolution、Flattened Convolution 以及Shrinked Convolution 等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
此外,在開發基於圖數據的神經網路方面,該研究還提出了ImprovedGCN,其中包含 GCN 的主要必要組成部分。 另外,該研究還推薦了另外一種神經網路——SeHGNN,用於匯總預先計算的鄰近表示,降低了複雜性,避免了在每個訓練週期中重複聚合鄰近頂點的冗餘操作。
在時間序列分類方面,目前常用的集成學習方法需要大量計算資源。 為此,**研究建議使用LightTS 和 LightCTS 兩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另外,Transformer 是一個強大的序列模型,但隨著序列長度的增加,其需要的時間和記憶體呈指數級增長。 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類型的網路在處理長序列時需要大量記憶體和計算資源。 **為此,研究建議使用 Effective Attention 以及 EdgeBERT 和 R2D2 兩種模型來應對這一挑戰。 **
除了特定神經網路元件的設計,還有一些通用策略可以用於高效的神經網路結構設計,例如**低秩模組策略、靜態參數共用、動態網路和超級網路等策略。 **這些策略可以無縫地集成到任何參數化結構中。
在模型訓練方面,研究總結了有效訓練範式、訓練數據效率以及超參數優化三個方面的方法。 為了實現綠色 AI,降低神經網路的能源消耗,可以採用模型剪枝、低秩分解、量化和蒸餾等有效方法。
在節能計算系統方面,研究簡要介紹了包括優化雲資料庫資源利用、硬體和軟體協同設計等多方面的解決方案,這些原則也同樣適用於數據分析領域,包括利用混合查詢優化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以提高處理過程的能源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綠色計算強調的是 AI 不僅在其自身的開發和運行中應具備能源效率,還應積极參與各種綠色應用領域,以解決環境和可持續性挑戰。
研究指出,AI 能夠有效地從監測數據、遙感數據和氣象數據中提取有用資訊,其中涵蓋了空氣污染監測、碳封存估算、碳價格預測等眾多領域,從而為決策和行動提供指導。
目前,儘管綠色計算已經在能源效率和碳減排方面取得成功,但計算資源仍然成為產業增長的瓶頸。 **為此,該研究提出了一些未來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評估中加入“綠色度”測量,制定廣泛接受的綠色度評估框架,探索更小但更高效的語言模型,以及鼓勵更多工業應用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
另外,研究指出,**綠色計算的未來將依賴於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實現環境可持續性和 AI 效率的平衡發展。 政策支援、創新合作和最佳實踐分享將是推動這一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