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讓盜夢空間成真?初創公司用Transformer誘導清醒夢,Neuralink技術操控夢境效果驚人

原文來源:新智元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你是否曾有過在自己夢中醒來的奇怪經歷?

那時,你還沒有完全清醒,能感覺到周圍有一個夢境,但你已經有足夠的意識,來控制幻影的一部分。

對於大約一半的成年人來說,這種「清醒夢」有著非凡的意義,根據調查,他們一生中至少做過一次清醒夢。

這就是為什麼科技初創公司Prophetic希望能開發一種可穿戴設備,讓更多人體驗到清醒夢是什麼樣的感覺。

超聲波結合AI,誘導清醒夢

當29歲的Eric Wollberg和27歲的Wesley Berry在今年三月份相遇時,兩人一拍即合。

Wollberg正在試著使用清醒夢來探索意識,而Berry正在與音樂家Grimes合作,將神經信號轉化為藝術。 大腦成像工具如何幫助描繪人類的思維模式?兩人都對此感到著迷。

當一個睡覺的人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並且能夠控制夢的某些部分時,這就是清醒夢。

就在同月,兩人創辦了Prophetic,希望打造「世界首個用於穩定清醒夢的可穿戴設備」,這種頭戴設備發出聚焦的超聲波信號。

Prophetic的目標是將超聲波和機器學習模型等技術與一種名為Halo的設備相結合,來檢測做夢者何時處於快速眼動期,從而誘導清醒夢,並且讓它穩定下來。

意識到自己在夢中,是一種非凡的體驗,這很超現實。

Wollberg從12歲起就開始做清醒夢。 「用娛樂的眼光看,這是一種終極的VR體驗。 你可以飛翔,讓一座建築從地下升起,與夢中的人物交談。 」

而Berry指出,清醒夢有不少好處。 它可以輔助治療PTSD、減少焦慮、改善心情,增強信心、運動技能和創造力,等等等等。

Halo暫定於2025年發佈,Prophetic還沒有對產品做出醫學聲明。 但Wollberg和Berry都很樂觀,已經有不少研究證明,清醒夢可以減少與PTSD相關的噩夢,促進正念,為意識的神秘本質打開新的視窗。

論文位址:

論文位址:

論文位址:

為了進一步探索這些現象之間的聯繫,Prophetic與荷蘭Radboud大學研究中心Donders Institute合作。 這個研究中心專注於神經科學和認知,希望生成最大的清醒夢者腦電圖(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觀察數據集。

此次合作還將探索Prophetic願景背後的核心技術之一,即經顱聚焦超聲(TUS)。

這種非侵入性技術使用低強度超聲脈衝來探測大腦,並與神經活動相互作用,其深度和精度是以前的方法(如經顱電刺激或經顱磁刺激)無法實現的。

Donders睡眠與記憶實驗室的研究員Nico Adelhöfer表示,自己非常開心能夠開發家用的清醒夢設備。

「雖然為了充分研究清醒夢,實驗室中需要進行高密度研究,但這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廣泛的大眾。 如果受試者必須到實驗室才能體驗,就違背初衷了。 」

他介紹說,改善睡眠體驗(包括誘導清醒夢)的家用設備已經存在好幾年了,但它們相當笨重,誘導率也很低。 」

但安全聚焦神經調控是最近的技術,不僅在清醒夢誘導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還有可能靈活地改變睡眠和認知的其他參數。

看到什麼是可能的,限制會在哪裡,這讓人很興奮。

雖然超聲設備幾十年來一直廣泛用於醫學,但用TUS刺激大腦,還是一項較新的技術。

根據19年的研究,它可能用於研究大腦功能,還能調節大腦活動。 20年的研究顯示,它甚至有可能用於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

論文位址:

目前尚不清楚TUS是否能誘導或穩定清醒夢,但Prophetic團隊希望能找到肯定的答案。

可穿戴設備Halo是與Card79合作開發的,可以讀取使用者的腦電圖數據。 Card79為馬斯克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設計和製造硬體。

接下來,Prophetic希望使用與Donders Institute合作的數據集來訓練機器學習模型,這些模型將刺激使用超聲換能器的用戶進行有針對性的神經活動,以此作為誘導清醒夢的一種手段。

你根本感覺不到自己戴著設備

「理想情況下,使用者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個設備,只會在夢境體驗中感知到一點細微的變化,這些變化看起來很自然,沒有人工的痕跡。 」Adelhöfer解釋說。

他自己就是一個長期的清醒夢者。

「做夢的變化方向取決於確切的參數設置。 一個洞察力時刻可能會被觸發,導致做夢者對當前夢境的現實產生質疑,從而產生一個清醒的夢。 當夢境與完全的感知沉浸相結合,很容易成為人類最好奇、最令人振奮的體驗之一。 」

根據超聲換能器的設備細節和轉向範圍,可以進一步設想,夢的情緒基調也可以被調節,例如減少負面情緒,這可以通過靶向位於大腦深處的杏仁核來實現。

針對這一特定目標的睡眠研究仍在進行中。 未來,通過超聲波技術調製夢境的特定內容或許也會成為可能,但需要更多的硬體反覆運算,才能實現這項任務所需要的高解析度和可靠性。

Wollberg和Berry表示相信,在其他方法的基礎上,他們的技術將成功誘導清醒夢。

比如,2014年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在REM睡眠期間,低伽馬波段的刺激會影響正在進行的大腦活動,並在夢中誘導出自我反思意識。

論文位址:

Wollberg在12歲時開始做清醒夢。 從大學起,他每周都做兩次清醒夢,並意識到自己想創造一種方法,在更深的層次上探索意識。

雖然當今領先的Transformer模型支撐著ChatGPT等工具處理文本的輸入和輸出,但Berry的目標是用Prophetic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使用卷積神經網路將大腦成像數據解碼為token,然後以它可以理解的方式,將這些數據輸入Transformer模型。

「你可以創建這個閉環,模型正在學習並弄清楚需要發生什麼樣的大腦狀態序列,需要發生什麼樣的神經刺激序列,以最大限度地啟動前額葉皮層。 」

Prophetic的原型的目標是,在做夢時使用聚焦超聲波刺激使用者的前額葉皮層。

論文位址:

研究表明,聚焦超聲波刺激可以改善工作記憶,Berry在某種程度上將其等同於自己的一個想法——做夢時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到達某個地方。

「當你使用這種聚焦超聲波時,它就像是一次量子飛躍,我對此有強烈的信念......」,Berry說。

盜夢空間成真?

在未來的反覆運算中,Halo是否會使用TUS來實現類似結果,或者有更大驚喜,還有待觀察。

而這個概念,也自然而然地喚起了一些關於操縱夢境的經典流行文化故事,例如《盜夢空間》、《駭客帝國》,以及《辛普森一家》中最經典最恐怖的恐怖樹屋故事——《常青露臺上的噩夢》。

顯然,這些虛構作品中的戲劇性,大多數來自夢境被攪亂后可能產生的最壞結果,但沒有考慮其中的科學性。

而Prophetic團隊認識到了,人們對這些新興技術可能存在的安全和隱私顧慮,這些問題在他們的技術路線圖中都得到了解決。

Adelhöfer還指出,安全性是各種睡眠和夢境調節研究的關鍵。

「目前的技術發展表明,在未來,高級的夢境內容控制完全有可能,」Adelhöfer說。

Prophetic希望Halo能夠為理解夢境和意識的探索做出貢獻。

「清醒夢對我的作用,就是讓世界更迷人,」Wollberg 說。

當你有了如此非凡的經歷,它真的會給生活注入許多魅力、神秘和深刻。

融資110萬美元

這家初創公司已經籌集了之前未報導的 110 萬美元融資,由a16z的Scout Fund參與,並由BoxGroup領投。

Wollberg將公司與OpenAI進行了比較。 它的使命是「共同理解意識的本質」,其LinkedIn頁面寫道:「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走了火,我們將從先知那裡偷走夢想。 」

但是,距離原型機問世還有一年的時間,公司計劃從2025年春季開始交付設備,Prophetic距離兌現其承諾還有一段路要走。

參考資料: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