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man 王者歸來!強勢要求解散董事會,OpenAI 終極宮鬥一觸即發

來源:新智元

圖片來源:由無界 AI生成

董事會打臉了!Altman眾望所歸上演王者歸來,戴著訪客證出現在OpenAI總部,並且強勢要求董事會解散。 CEO的復讎之路反轉再反轉,雙方目前仍在對峙。

從被掃地出門到王者回歸,賈伯斯用了12年,而Sam Altman,僅僅用了兩天。

現在,Altman已經以勝利者的姿態重返OpenAI探討自己的去留問題,並且對董事會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換現有的董事會成員,並且得到證明自己並無過錯的聲明。 」

簡單來說就是,我可以回來,但你們得走。

臨時CEO Mira Murati、首席戰略官Jason Kwon、首席運營官Brad Lightcap,都站在了Altman這一邊,希望董事會辭職。

董事們讓步了,原則上同意辭職,但還未正式執行,正在評估新董事的人選。

截止發稿時,雙方還在僵持中。 但Altman,應該是已經掌握了主動權。

「王者回歸」之路

當地時間周日,六小時之前,Sam Altman po出自己佩戴OpenAI訪客證進入大樓的照片,皺著眉、眼神複雜地望向鏡頭,同時打下這樣一句話——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戴上OpenAI的訪客證。

而在Altman被離職的同時也一起辭職的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也和Altman一起與OpenAI展開了談判。

上週六,四人董事會將Altman無情踢出之後,又在周日反悔了,跪求Altman重返OpenAI。

原因一方面是金主爸爸們給董事會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大量員工的追隨和支援。

董事會是讓步了,但Altman卻未必接受了。

現在,他手頭的選擇很多,如果回OpenAI,他就要求重新設立新董事會;或者,他甚至可以帶著大批願意離職的前員工,直接另起爐灶創立新公司。

從這裡也能看出,真正讓Altman不可替代的,是OpenAI頂級科學家對他的無限忠誠。

他們,才是OpenAI的中流砥柱,也是ChatGPT的核心貢獻者。

金主之怒

據彭博社報導,微軟CEO納德拉對於董事會的行為非常憤怒。 據悉,他在事件爆發后一直和Altman保持著聯繫,並且保證會支援他。

要知道,微軟是OpenAI最大的投資者,投入了130億美元,擁有OpenAI Global LLC 49%的股份。

與此同時,OpenAI最主要的風投支援者們,包括其第二大股東Thrive Capital、Tiger Global、Khosla Ventures以及Sequoia Capital,都表示希望Altman回歸。

而且,無論Altman接下來要做什麼,他們都會給予支援。

這不由得讓人矽谷的另一起著名事件——

眾所周知,史蒂夫·賈伯斯在1985年的時候被自己親手創立的蘋果解僱。

隨後,他創立了NeXT,一家生產高端計算機的公司。 而彼時的蘋果,已經風雨飄搖。

1997年,賈伯斯正式回歸。 很快,他就把蘋果從一個苦苦掙扎的科技公司轉變為一個全球巨頭。

### 員工紛紛表態

另一創始人、OpenAI總裁及董事會主席Greg Brockman,在第一時間辭職,堅決表示自己和Altman同進退。

隨著事情的發酵,Altman發推表示:我太愛OpenAI團隊了。

同時,大量OpenAI的核心員工和高管,都轉發了Altman的推特,紛紛po出愛心,表示支援。

這些OpenAI核心員工對於Altman的支援,似乎在告訴董事會,開了他,OpenAI很有可能面臨大量的員工流失。

而這些人,正是OpenAI能夠走到今天,成為科技圈最受矚目,甚至能夠改變科技行業未來的公司中的中流砥柱。

為了安撫員工,OpenAI和Altman展開了復職談判之後,OpenAI高管在一份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稱,他們對Altman和Brockman的回歸「非常樂觀」。

董事會被架到火上烤

現在,Altman復職談判最大的障礙是,他希望能夠解散炒掉他的董事會,並引入新的董事會成員。

對此,原董事會很有可能不得不重新發表一個聲明,推翻原本炒掉Altman的聲明,為Altman平反。

這樣的話,他們不但把自己架到了火上烤,還讓所有人都有理由對董事會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根據外媒報導,如果董事會真的重組,新加入董事會的成員可能會包括:

Salesforce Inc.前聯席首席執行官Bret Taylor。

以及另一位來自微軟的高管。

而推動之前董事會裁掉Altman的OpenAI首席科學家Ilya,能否繼續留在董事會之中,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矛盾的地方在於,不久前的開發者大會已經充分昭示了Altman的商業野心。 而董事會成員,尤其以Ilya為主,則對AI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

對此,馬斯克也不忘趁此時機倒油,表達對Ilya的支援,同時也就間接表達了對Altman的質疑。

我滿載而歸。
Ilya有良好的道德觀,他並不是一個追求權力的人。
除非他認為絕對必要,否則他絕不會採取如此激進的行動。

雖然,董事會還在猶豫,但如果Altman真要決定創辦新公司,必定有一大批員工會忠心追隨。

太長不看版

總結一下就是,在過去短短幾天內,OpenAI就發生了一系列驚天大動蕩——

  • OpenAI發佈公告,宣佈解除Sam Altman CEO和Greg Brockman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 CTO Mira Murati被任命為臨時CEO。
  • 很快,Brockman也發帖表示已經辭職。
  • Altman和Brockman發表聯合聲明,對董事會的做法表示「震驚和悲痛」。

* 三位高級研究員Jakob Pachocki、Aleksander Madry和Szymon Sidor,紛紛辭職表示抗議。

  • 據瞭解,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在解僱Altman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第二天,OpenAI似乎迫於壓力,又想讓Altman回歸CEO職位。
  • 對此,Altman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包括要求解僱他的董事會成員辭職。 而董事會則猶豫不決。
  • 有媒體報導稱,如果未能達成協定,將會有大批員工辭職。

Altman有意成立新的AI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Altman正計劃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慧企業。 而OpenAI前總裁Greg Brockman有望加入該公司。

不過,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這家企業的具體情況。

與此同時,關於Altman在開發人工智慧方面的雄心壯志和更多細節也已浮出水面。

不久前,他與包括晶元設計公司Arm在內的半導體高管進行了討論,商討如何儘早設計出新的晶元,為OpenAI這樣的大語言模型公司降低成本。

據彭博社報導,Altman計劃創辦的這家晶元公司,將會打造類似於谷歌TPU(張量處理單元)的人工智慧晶元。

為此,Altman一直在中東為這個代號為Tigris的專案籌集資金。

TPU等定製設計的晶片被認為有朝一日有可能超越英偉達製造的人工智慧加速器。 人工智慧公司都對其夢寐以求,但開發一款AI晶元需要巨量的時間和資源。

不過公司尚未成立,與投資者的談判也還處於早期階段。

但無論新公司採取何種形式,Altman和Brockman都可以避免重複目前在OpenAI遇到的問題。

除了這家晶元公司,Altman還一直在為他與蘋果公司前設計總監Jony Ive合作開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硬體設備籌集資金。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個月,Altman定期參加孫正義在加州Woodside豪宅舉行的晚宴,與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等其他科技高管討論人工智慧、晶元和其他科技話題的未來。

或許,Altman的野心和副業使他與董事會本已緊張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競爭對手急於挖角

這邊Altman前腳剛走,Cohere和Adept等競爭對手已經開始在OpenAI挖人了,而谷歌DeepMind也收到了來自OpenAI員工的新簡歷。

這些舉動表明瞭Altman下臺後OpenAI面臨的風險:四位高管的離職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辭職潮,使其難以維持去年的高速發展。

隨著Altman考慮回歸,許多高管也在考慮回歸。

Adept是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它正在創建一個人工智慧模型,可以在用戶的電腦上為他們完成任務。

該公司的代表在Altman被解僱后24小時內聯繫了OpenAI的多名現任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OpenAI的一些員工在谷歌董事會發表聲明解僱Altman后的幾個小時內,向谷歌的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提出了申請。

OpenAI的主要創業公司競爭對手在LinkedIn上發佈了一則招聘資訊,稱其正在招聘多名技術項目經理。

而Cohere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idan Gomez則在公司的招聘頁面上發佈了一個連結,指出該公司正在招聘「機器學習技術人員」。

代碼生成初創公司Repli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mjad Masad也同樣在OpenAI宣布領導層變動三小時后發佈了公司招聘頁面的連結。

——看起來像是落井下石?不過這種相互挖角的事情對於OpenAI等公司可能也習以為常。

OpenAI成立於2015年,目前有700多名員工,其中一些人就是從谷歌、Meta和Stripe等大型科技公司挖來的。

去年他們高調聘用的一些員工包括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前主管Andrej Karpathy和Stripe隱私與數據保護前主管EmmaRedmond。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最近通過提供數百萬美元的股票套餐來吸引谷歌的員工。

毫不誇張地說,Altman在從其他公司招募人才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網友吃瓜整活樂開了花

微軟在幕後發大力了,現在看看OpenAI誰說了算。

Altman亮出了自己的最後王牌,「權力轉換卡」!

相同的姿勢,相同的結局,只是Altman效率高太多了。

和一年前馬老闆收購推特后相似的場景再次上演!

參考資料: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