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计时 2 天开启!💥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创意赢取奖励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就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动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新加坡将推出稳定币监管,扩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
简而言之
Decrypt的艺术、时尚和娱乐中心。
深入了解 SCENE
新加坡的金融监管机构正在准备推出稳定币的新规则,并扩大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试点,这是其构建数字资产框架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MAS)常务董事谢德俊周四表示,如果稳定币得到适当监管,它们可能在未来的金融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
"未受监管的稳定币保持其锚定的记录不佳,"Chia在2025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表示。“频繁的脱钩会削弱信心,并引发其他稳定币的挤兑。”
“受监管的稳定币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提供了价值稳定的前景。对稳定币进行健全和严格的监管将对其稳定性至关重要,”他补充道。“我们已经看到国家监管迅速成形。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但如果出现大量监管不力的稳定币,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方向,从而削弱其他稳定币的信心。”
Chia表示,MAS已最终确定其稳定币监管框架的特征,并将很快准备草拟立法。"在我们的框架下,我们重视健全的储备支持和赎回的可靠性,"他说。
新加坡对数字金融的监管方法在严格标准与行业主导的试点之间取得了平衡。新的稳定币规则建立在多年的沙盒实验和像Project Guardian这样的项目之上,该项目自2022年以来测试了代币化的外汇、固定收益和基金交易。
新加坡在2022年启动了守护者计划,开始关注资产支持代币。它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测试外汇、基金、固定收益等用例,证明了代币化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好处。24/7近乎即时结算;可编程性使得PvP和DvP成为可能;没有结算延迟,减少中介,降低预融资。
这一工作已经取得了切实的成果。代币化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正在链上交易,银行也在提供代币化现金管理服务。但Chia指出,资产支持代币尚未达到“逃逸速度”。他表示,要达到这一点,需要标准化的代币格式、互操作的网络和深厚的安全结算资产池。
MAS还将发布关于资本市场产品代币化的指南,提供案例研究和披露指引,以阐明代币化证券如何符合现有规则。它正在与包括英国监管机构在内的国际合作伙伴合作,以协调资产支持代币的标准。
Chia警告称,进展将取决于能够为客户展示价值和稳定性的用例。他说:“市场参与者必须提供能够展示价值和稳定性的用例。他们必须建立参与度和流动性。”
一种“平衡中间”的方法
数字主权联盟的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沃尔(Adrian Wall)形容新加坡的监管方式为处于一个"平衡中间"。
"MAS结合了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和全球最先进的代币化计划之一。其稳定币框架的范围比MiCA更窄,但在安全性和赎回方面更深入,使MAS监管的稳定币成为法定货币和数字资产之间可靠的桥梁,"他对Decrypt说道。
“新加坡最接近我们希望在全球看到的平衡:明确的标准、共享的基础设施和受控的实验。现在的机会是确保这些框架不仅对全球银行可用,也对能够将其转化为日常价值的建设者和社区可用。”
对于该市的稳定币公司,他表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经"将稳定币置于银行级别的基础上,而没有扼杀创新。"
他补充说,如果他能在任何方面影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那就是在接入和上游渠道方面。"规则是明确的,但较小的创新者仍然在进入试点或获得银行连接方面挣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为符合框架精神的早期公司提供的渐进式进入途径,以及更清晰的指导,说明已经在其他地方达到高标准的外币支持的稳定币如何能够与新加坡生态系统互操作,而不会产生监管空白,"他说。
Ryder.id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Louise Ivan Valencia Payawal 补充道,行业将从 MAS 的进一步推动中受益。"这次演讲阐明了资产支持代币达到 "逃逸速度 “所需发生的事情,但目前的实施和许可速度依然可能减缓那些今天就准备好构建的创新者。更快的批准、更清晰的时间表,以及在去中心化金融和自我保管等领域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将有助于确保新加坡不会在仍保持保障的同时落后于那些积极发展的市场,” 她说道。
她补充说,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之间,权衡变得越来越清晰。“美国有规模,但不确定性。欧洲有协调,但发展较慢。香港支持零售参与。迪拜提供宽容。新加坡专注于信任、互操作性和机构级网络,” 她说。
然而,Payawal指出,尽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希望避免围墙花园并防止全球格局的碎片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监管机构之间更强的协调以及全球标准的更快采用。” 她辩称,如果其他地区抢先,新加坡面临着 “成为一个没有等量商业规模的先进测试平台” 的风险,并补充道,“如果新加坡希望在实验和全球影响力方面领先,推动试点转变为行业范围内的实际实施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