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新加坡推进代币化法案与批发型CBDC试验,Project Guardian持续发力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启动代币化票据和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项目,旨在将代币化资产整合至主流金融体系。这一举措包含在“守护者计划”(Project Guardian)框架下,涉及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同时MAS正起草稳定币监管框架以确保价值稳定和可靠赎回。新加坡通过系统性布局代币化金融基础设施,巩固其全球数字金融创新中心的地位。

代币化票据与CBDC结算的试点架构

MAS的试点项目核心是创建以批发型CBDC结算的代币化政府票据,这种架构可大幅提升金融市场结算效率。传统证券结算通常需要T+2周期,而代币化版本支持近乎即时结算,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和运营成本。首批试点已完成代币化新加坡政府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测试了从发行、交易到结算的全流程可行性。

技术层面,试点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创建数字资产代币,与MAS发行的批发型CBDC实现原子结算(即同时完成资产转移和资金支付)。这种设计避免传统金融中的结算风险,为更复杂的金融产品代币化奠定基础。MAS总经理谢瑞雄强调:“代币化资产必须实现跨网络标准化和可移植性,MAS鼓励行业合作构建支持代币化资产和共享流动性的统一市场。”

稳定币监管框架与金融稳定考量

MAS正在制定的稳定币监管制度重点关注储备资产质量和赎回机制,旨在防止类似2022年Terra/Luna崩溃的系统性风险。草案要求受监管稳定币发行方持有高质量流动资产储备,比例不低于未偿稳定币价值的100%,并确保用户在压力情况下能够按面值赎回。

这种严格框架与新加坡将自身定位为可信数字金融中心的战略一致。谢瑞雄指出:“监管不足的稳定币若变得具有系统重要性,可能威胁金融稳定。” 为此,MAS设定了明确的赎回时限要求——大规模赎回请求应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而零售用户应享有更快捷的赎回通道。这些标准可能成为全球稳定币监管的基准。

新加坡数字金融倡议关键要素

  • 代币化票据:政府债券首批试点
  • 批发型CBDC:银行间结算试验完成
  • 稳定币监管:100%高质量储备要求
  • 守护者计划:扩展至外汇和固定收益
  • 参与机构:星展、华侨、大华银行
  • 结算效率:近乎即时(原子结算)

守护者计划的行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MAS的“守护者计划”作为多阶段倡议,已从初期的资产代币化扩展至更复杂的金融应用。最新阶段聚焦外汇和固定收益市场的代币化,测试包括跨链结算、自动化合规检查和可编程金融合同等创新功能。这种行业广度确保代币化解决方案具备实际商业可行性,而非仅技术演示。

行业合作模式体现新加坡金融科技的独特优势——MAS提供监管指导和技术标准,金融机构贡献市场知识和分销网络,科技公司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这种公私合作(PPP)模式已吸引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与,包括汇丰银行、摩根大通和三菱UFJ金融集团,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代币化金融的全球竞争格局

新加坡在代币化金融领域的系统性推进,使其在亚洲乃至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与香港侧重加密货币零售交易和ETF的发展路径不同,新加坡专注于批发型金融基础设施,这与其历史角色作为亚洲财富管理和金融枢纽的定位一致。

从全球视角,新加坡与瑞士、阿联酋和英国等司法管辖区形成直接竞争。瑞士凭借其加密谷(Crypto Valley)生态在资产代币化领域领先,阿联酋通过自由区监管灵活性吸引项目,英国则依托伦敦金融中心地位推动数字证券发展。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其严谨的监管框架、政治稳定性和亚洲增长市场的门户位置,这些因素共同支撑其长期竞争力。

代币化热潮:数字金融重构中的制度创新

新加坡的代币化金融倡议,代表了一场静默但深刻的金融基础设施革命。当大多数国家仍在争论加密货币的投机属性时,新加坡已悄然构建下一代金融系统的核心组件——从代币化资产到批发型CBDC,从智能合约到跨链结算。这种系统化推进不仅需要技术远见,更需要制度勇气:在创新与稳定、效率与安全、开放与主权间寻找精妙平衡。新加坡的实验或许预示着一个全新金融范式的到来——不再基于纸质凭证和隔夜结算,而是构建在可编程数字资产和即时结算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MAS的试点不仅是技术测试,更是未来金融秩序的预演。

LUNA-8.0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