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墨论缠
vip

美国目前向全世界疯狂加税,对他自己


真的有好处吗?
这个世界上,说的和做的之间的关系不一定
是真的,你如果直接粉饰或者表面说的,容易
被骗,就像有些事东大”官方能做不能说
那么西大官方也一样
就像美国这个新关税实际上是“进口配额
制”,偏偏要叫做“对等关税”,实际上美国
政府财政危机需要提钱,偏偏要取名“制造企
业回流”。
一个实质性问题,其实这次美国搞的
关税战本质上是2个部分,对需要国家的关税
配额”和普遍10%的关税制。这里其实是针对
对2个不同的对象,一个可以说一个不能
说。前者的对象不必说是中国,而后者针对
的是美国巨头,比如苹果和耐克
我们先回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政
府会财政危机?既然会有钱?因为美国政
府收不上税,为什么美国政府或者说很多人
需要的地球最强福利都“收不上税?因为
美国的税法实在是对聪明人过于友好了,有个
专家的说法是美国的洞法有1200万页,但是
实际上真正收税的部分10页就完了,剩下
的说的都是怎么避税或者合法少交税法交
税。你请什么人最聪明呢?当然是富豪
和跨国公司了,就算他们自己不够聪明,也
能雇佣聪明人帮他们干这个。
下一个问题,跨国公司究竟是怎么避税的?
如果简单严重的定义,美国税法真正允许完
全避税的东西是不多的,但是它普遍允许你
推迟交税,那这个被推迟还多久呢?理论上
有效可以很久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东大在出口
贸易上是怎么做的,东大出口的核心是退税
制,退税的核心不完全为了摊成本,也是为
了让企业把钱留在东大,因为你不把钱拿回
来了,那就没有退税,而如果你的钱回来了,
那么收税就容易了,因为账对上了。
上面这个流程在美国是不存在的,作为现代
资本主义的具像化,美国最大的问题是大多
数港口产品没有关税或者关税极低。这个造
成的问题并不是美国不想收税,而是因为
0关税会允许跨国巨头比如苹果和耐克这些企
业低成本的在全世界进行会计魔法,最后导致美国会收不到企业所得税。
我们以苹果为例,一台iPhone手机在中国的
生产成本在300-350美元之间,在美国的销
售价格是1000美元。那么苹果公司是以多少钱
在美国报关呢?不一定,要看它在美国的
税额成本,名义上的流程可能是苹果手机按
350美元先出口给爱尔兰分公司,然后爱尔兰
分公司直接按750美元出口给美国,因为美国没
有关税,所以1000美元卖掉之后毛利是250
美元,减掉了营销成本的工资以及销售成本
(刚好250美元)之后,苹果在美国境内的
利润刚好是0,而这台iPhone的真实利润
400美元几乎都留在爱尔兰分公司了,因为爱
尔兰的公司所得税低,虽然这个手机从头到尾
都没有出现在爱尔兰过。而这个利润在没有
汇回美国之前不用给美国交税,事实上这个
钱可能永远不会转回美国,而且这个钱还可
以以外资的形式投资美国股市和国债,收益
甚至免税的。
当然,实际案例和美国企业的玩法复杂得多。
跨国税务在任何美国跨国企业都是核心部
门,服务是经济学博士在兼职,但是本质的
逻辑是一样的,借助美国无关税或者低关税
的特性,提高报关价格,从而表面上降低美国
境内利润,把利润留在海外关税地区。美
国的公司之前所得税很高,差不多35%,降
在降到21%,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交。回到前面iPhone的例子,如果利润是400
美元,就是80美元的所得税,之前则是140美元
那么跨国公司避税和普遍关税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如果有10%的普遍关税,
如果苹果公司继续按750美元在美国报关,它就要交
75美元的关税了。有人说苹果可以把报关
价值压低,毕竟真正成本才350美元,你税
对了,但是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虽然只要
交35美元的税,但是它账面上在美国的成本
就低了,而销售最终利润就是400-35=365美元,这个钱就要交公司所得税了。
所以美国总统的一大工作就是想办法让跨国
企业交税,懂王第一届任期降低企业税+汇回
豁免,搞全球最低税率联盟,但是目前看来跨国企业是油盐不进,但是普遍关税如果
实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釜底抽薪的作用。
所以10%的普遍关税就可能大大降低跨国企
业的当前避税效果,而这个问题,是不能放在
台面上说的,因为比起还得罪中国,得罪所有
的跨国企业才是个更大的问题,即使是懂王发疯了,他也是不敢的,
但是美国政府实在没钱了,必须想着堵
上这个口子,只是税制必须分开,所以普
通基本关税也只能是针对“外国”的,甚至要
覆盖无人岛,否则明天那个岛上可能
(就有公司出现了)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