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接管美联储,加密货币会发生什么?特朗普威胁解雇美联储鲍威尔!

近期,美国政坛与金融市场的焦点集中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权力博弈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理由是其“拒绝降息拖累经济增长”。这场围绕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冲突,不仅挑战着美国央行70年的自治传统,更引发了对全球金融稳定与加密货币市场走向的深度思考:当美联储可能沦为政治工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会成为新的“避风港”,还是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于2018年特朗普任期内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彼时两者的关系尚属融洽。然而,随着美联储在2018年至2019年间持续加息以抑制通胀,特朗普开始频繁抨击鲍威尔的政策“阻碍经济增长”。他曾公开表示:“美联储是我最大的威胁”“他们加息加得太快,降息降得太慢”。 这种矛盾在2020年新冠疫情后进一步激化。尽管鲍威尔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零利率和无限量QE),但特朗普仍指责其未能有效刺激经济。进入2024年,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两人的冲突达到顶峰。 特朗普主张“激进降息刺激经济”,认为当前的基准利率过高,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股市承压。他在4月17日的公开讲话中直言:“鲍威尔的经济政策是灾难性的,他应该立即降息,否则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而鲍威尔坚持美联储的政策自主性,强调利率决策需基于通胀数据和就业市场表现,拒绝屈服于政治压力。 这种分歧背后是两种经济哲学的对抗:特朗普秉持“短期增长优先”,试图通过低利率维持股市繁荣和经济霸权;鲍威尔则遵循“通胀目标制”,认为过早降息可能引发滞胀风险。同时,在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美国股市跌跌不休,市场骂声不断,进一步加剧了特朗普的焦虑,促使其采取了“解雇威胁”这一极端手段。就在近日,特朗普公开宣称:“如果我有懂行的美联储主席,利率早就该降了!我对他很不满,如果我想让他走人,他会走得很快,相信我”。

面对总统的挑衅,鲍威尔展现出罕见的强硬态度。他随后回应表态:“根据美国法律,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而罢免美联储主席,即便被要求辞职,我也绝不会离开,我将履行任期至2026年5月。”根据《联邦储备法》,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固定为四年,且仅能在国会弹劾或严重渎职的情况下被解职,目前尚无先例显示总统能绕过法律程序强行撤换联储主席。 然而,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通过司法途径突破这一限制——其法律团队援引最高法院正在审理的一起涉及特朗普试图罢免两名民主党籍联邦劳工委成员的案件,该案的核心争议在于“行政部门是否有权干预自主机构的人事任命”。若最高法院裁定总统有权撤换“不配合政策”的自主机构官员,鲍威尔的职位或将面临直接威胁。 若特朗普真的强行解雇了鲍威尔,将颠覆自1951年《美联储-财政部协议》确立的央行自主传统。历史经验显示,央行政治化往往导致恶性通胀: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通胀”时期,尼克松政府对美联储的干预曾让通胀率飙升至13%。当前市场担忧,特朗普若接管美联储,可能迫使央行实施“无限量化宽松”,重蹈土耳其里拉崩盘的覆辙。 美联储自主性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核心支柱。一旦特朗普政府成功干预利率政策,将向市场传递“美国货币政策受政治操控”的信号,导致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动摇。4月18日,美元指数在特朗普发表解雇言论后下跌0.8%,10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幅度扩大至50个基点,创2020年疫情以来新高。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可能加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已在跨境贸易中减少美元使用,若美联储失去自主性,这些国家将更有理由转向其他储备货币或去中心化资产。历史经验表明,每逢主权货币信用崩塌,黄金和比特币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黄金现货价格在事件发酵期间上涨6.5%,突破3355美元/盎司,而比特币价格从7万多美元反弹至8万多美元,显示市场正将实体黄金和数字黄金视为“去政治化资产”的替代选项。

对此,加密货币分析师普遍认为,美联储自主性受损将放大比特币的“抗政治干预”优势。当政府试图操控货币供应,比特币的固定通胀率(每年约1.7%)和去中心化发行机制就成为稀缺属性。这不是投机,而是对货币信任危机的对冲。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2024年推出的“战略比特币储备”(将20万枚查获比特币纳入国家储备),客观上为比特币赋予了“准官方避险资产”的角色,使其在政策动荡中获得额外背书。 此外,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可能间接推动其他国家加速建立“加密货币避风港”。2025年4月,香港已允许以太坊现货ETF纳入质押功能,加拿大推出的Solana现货ETF也实现了“合规质押生息”。这些案例显示,在传统金融体系动荡时,监管机构更倾向于通过加密货币创新来分散风险。若美国央行政治化导致资本外流,新加坡、瑞士等监管友好型司法管辖区可能承接更多加密货币资产,重塑全球数字金融格局。 不过,尽管长期逻辑利好,加密货币市场仍面临短期抛售压力。2024年“硅谷银行危机”期间,比特币曾因股市暴跌而被抛售,导致价格腰斩。当前,美股与加密货币的30天相关性系数仍高达0.65,若特朗普的威胁引发美股崩盘,比特币可能被迫“陪葬”。4月19日盘中,比特币随标普500指数下跌而短时跌破8万美元,显示市场对传统金融的依赖性尚未完全割裂。

总的来说,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冲突,本质上是“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激烈碰撞。当传统央行制度面临信任危机,加密货币的崛起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关于货币权力分配的制度变革。如果美联储的自主性得以维持,加密货币可能继续作为“补充资产”存在;但如果政治干预颠覆了央行自治传统,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货币或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成为全球资本对抗权力滥用的“数字盾牌”。 这场博弈的结局尚未可知,但它已经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在全球化退潮、地缘政治升温的时代,货币的合法性不再仅由国家信用支撑,技术赋能的去中心化信任机制正在重塑价值存储的规则。无论最终结果如何,2025年的这场“美联储危机”都将成为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的重要注脚——它证明,当制度信任出现裂缝,技术构建的信任体系终将获得市场的重新审视。 或许,加密货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取代传统金融,而在于迫使后者回归理性:当货币政策不再受短期政治利益左右,当央行自主性得到法律的刚性保障,无论是美元还是比特币,才能真正成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良币”。而这,正是当前这场风暴给予我们的终极启示。 #特朗普施压鲍威尔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