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特币的最新周期与其他部分不同?

比特币的减半周期早已被视为当供应按预定时间表砍庄时引发的爆炸性唱多催化剂,通常伴随着兴奋的涨价。然而这一次,一切似乎都不再按旧剧本进行。

取代每次减半后通常看到的狂热,市场如今却笼罩在更为犹豫的情绪中,而非狂热。这一点通过数据表现得尤为明显:收益正在缩小,波动性大幅下降,而比特币的运作方式中,有些基本的东西正在默默发生变化。

不再对供应冲击做出本能反应的比特币,如今对宏观经济信号表现得更加敏感,特别是对通胀预期和各国央行的发言。

这正是比特币的新时代:减半仍然具有意义,但市场的目光已经转移,不再关注区块奖励,而是专注于听取杰罗姆·鲍威尔新闻发布会上的每一句话。

比特币减半后的最高价逐渐降低

每个减半周期都曾承诺带来巨额利润。第一个周期带来了惊人的利润:6400%。第二个减半周期,这个数字被砍庄了一半。第三个周期仍然令人瞩目,但谦逊得多——大约1200%。而当前周期到目前为止仅刚刚超过100%——即使比特币达到了新的历史最高点。

bitcoin来源:IntoTheBlock数字不会说谎:比特币的减半后的涨价周期正在逐渐缩小。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字背后的情况。目前的模型显示,市场对来自减半的供应冲击不再像之前的周期那样表现出盲目的兴奋。

这一变化反映了一个新的现实:当大型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宏观因素变得主导时,比特币正在摆脱一种狂野投机资产的形象,逐渐成为一种更敏感于通货膨胀、利率和全球流动性的成熟工具。

减半仍然重要。它仍然是收紧供应的推动力,并为增长奠定基础。但现在,它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相反,比特币越来越反映传统金融市场的节奏:流动性周期、货币政策预期和美联储的语言。

如果这听起来像是比特币正在逐渐被它曾希望取代的金融体系所吸收,那么确实是这样。减半后的利润逐渐缩小,或许并不是衰弱的迹象,而是比特币自身角色和本质深刻转变的标志。

比特币正在按照另一种节奏“跳舞”

在经历了多个挖矿周期后,比特币的真实节奏可能由…通胀预期来设定!

最近的数据表明,BTC的价格越来越反映出未来5年和10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BIR),这实际上是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测。

这些比率是根据名义国债和抗通胀债券之间的收益率差计算得出的(,已成为市场心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标准。

!)[bitcoin]https://img.gateio.im/social/moments-c057e65b897ac1579d29a5d31e157c01(来源:Alphractal当BIR上涨时,这表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更高,通常会导致投资者寻求替代法币的资产。此时,比特币作为对抗通货膨胀的屏障变得吸引人。过去,BTC的价格几乎完全与宏观经济指标脱钩。但自2020年以来,它的价格紧密地与通货膨胀预期挂钩,对杰罗姆·鲍威尔的语气反应更多,而不是对减半算力的反应。

这种联系表明,比特币正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资产,越来越深入地参与更广泛的经济调整。总之,比特币正在成熟,且它对BIR的敏感性证明它不再免疫于中央银行的举动。

比特币正在进化,这就是它重要的原因

比特币被创造出来作为对传统金融系统失败和失控通胀威胁的一个防线。但到2025年,它的表现却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比特币越来越敏感于它曾希望逃离的那些力量:美联储的政策、流动性周期和实际利率,而不是单纯充当抵御通货膨胀的屏障。

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矛盾。当金融机构的接受度激增,敏感于宏观经济的资金流入时,比特币的价格行动现在反映了政策变化——而不仅仅是挖矿机制或CPI指标。

提高利率导致资金流动干涸,但非紧缩政策又点燃了这股流动。一切变得更加反应性,交织得更加紧密。

然而,这一演变提出了复杂的问题:如果比特币的价值随同控制股市的宏观因素波动,它还可以被视为“数字黄金”吗?还是说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吸引流动性的地方——在低利率时期吸收过剩资金的资产,然后在实际利率上升时撤退?

比特币的核心没有改变。但它交易的市场和定价方式却发生了变化。比特币仍然可能是一个风险对冲工具,但现在它是一个始终倾听美联储每一句话的工具。

而这正是成长的代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参考,并不是投资建议。投资者在作出决策前应仔细研究。我们对您的投资决策不承担责任*

丁丁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