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香港新规加速落地 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机遇与挑战
近期,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正加速登场。一些科技巨头正积极争取在香港率先发行以离岸人民币(CNH)计价的稳定币。中国人民银行也对稳定币等问题表示了开放态度,认可其在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强调了对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此外,一些金融机构获准升级虚拟资产交易业务,被视为"国家队"进入加密行业的信号。在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市场各方正摩拳擦掌,人民币稳定币从构想正走向落地实践。
事件回顾
香港近期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动作频频。5月底,香港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随后,多家互联网巨头积极响应。有公司表示将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还计划在欧洲寻求许可,以加强跨境支付和资金管理服务。另有公司称将发行与港元1:1挂钩的稳定币,先从B端支付起步,再向C端支付拓展。
与企业行动相呼应的是香港监管层的快速推进。《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起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开启牌照申请。目前已有40多家公司准备申请,竞争激烈。申请者主要为中国头部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香港官方表示,新条例将为稳定币相关活动提供适切监管,为香港稳定币乃至整个数字资产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讨论
稳定币的本质与定位
从监管角度来看,多方共识认为稳定币本质上仍属于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映射,应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专家强调,纳入监管后的稳定币本质是法币的代币,而非独立货币。其发展凸显出现有法币体系在效率上的不足,各国应借鉴其技术提升法币跨境支付能力。
对于一些常见误解,专家进行了澄清:
总体而言,稳定币本质上是法币的链上映射,是对信用的一种数字化表达。它利用区块链技术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承担支付、结算等职能,具有强烈的过渡性质。
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
对中国而言,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被寄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希望。有分析指出,北京正借助香港作为"监管沙盒",探索稳定币作为未来替代支付工具的可行性,同时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专家建议,中国应在稳定币领域积极作为,推进数字人民币(e-CNY)的国际化,并利用香港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以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人民币稳定币应被视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中的潜在组成部分,有望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形成协同。
人民币稳定币模型设计
业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路,包括构建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人民币稳定币"双层架构"。具体做法是允许持牌稳定币发行人在央行开立数字人民币准备金账户,并以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批发层资金,通过链上代币形式发行零售端和跨境用途的人民币稳定币。
专家认为,稳定币真正解决了普惠金融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未来稳定币可能推动代币化成为主流支付和结算工具,最终取代传统金融基础设施。
香港监管态度
香港《稳定币条例》以"牌照制度+沙盒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稳定币发行和相关活动建立起高门槛的准入与持续监管体系。主要要求包括:
香港监管层认识到稳定币既是创新机遇,也潜藏风险。他们希望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新兴业态预留发展空间,将香港打造成稳定币合规化的"全球范本",助力人民币等法币的数字化跨境使用。
挑战美元霸权的机遇与挑战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出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美元霸权"的命题。业内从支付效率、制度信用、合规性和跨境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支付效率:稳定币技术可大幅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但随着监管规范化,合规成本也可能提高。
制度可信度:美元长期被视为最可靠的价值储藏和计价货币。人民币稳定币需要在宏观政策稳定性、币值稳定和可兑换性方面提供足够信心支撑。
合规性与全球协同:香港牌照可为人民币稳定币提供国际跳板,有助于其"走出去"。相比之下,美元稳定币在许多国家/地区仍游离于监管。
网络效应与用户基础:人民币稳定币起步晚,需要快速拓展自身网络。中国庞大的贸易量和供应链体系可能成为优势。
综合而言,人民币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霸权,但已在数字金融的棋盘上落下一枚关键棋子。长远来看,其发展还取决于中国自身金融开放的步伐和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
其他潜在挑战
市场信任:需要塑造多层面的信用背书,包括政策可信和运营可信。
国际政治环境影响:可能面临美国等国家的戒心和潜在打压。
总之,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承载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梦想,也面对现实复杂的考验。从国内金融安全到国际货币博弈,从技术安全到用户培育,每一步都需走得稳健而有章法。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种法定稳定币共存竞合,全球货币体系朝着更多元均衡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