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动态 #创作者激励计划# 火热进行中!报名参与并发帖解锁 $2,000 创作大奖!
🌟 参与攻略:
1️⃣ 点击链接进入报名页面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 点击“是”按钮提交报名
3️⃣ 在动态完成发帖,提升发帖量和互动量,解锁获奖资格!
📌 只要是与加密相关内容均可参与发帖!
🎁 茶具套装、Gate x 国际米兰保温杯、Gate.io 纪念章、点卡等好礼等你来拿!获奖者还将获得专属社区流量扶持,助力您提升影响力,增长粉丝!
活动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活动详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ChatGPT 接入车机,是否急了点?
原文:科技狐
年初以来 ChatGPT 火了,进行流畅聊天、画画、剧本创作、程序代码编写,统统不是问题,简直堪称“会读心术的”智能助理。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年上海车展,宝马冰淇淋事件后,网友们认为官方道歉信差评,然后让ChatGPT 重写了一份,结果好评如潮。
从余承东到李想,都称将要让 AI 大模型上车。
这两天宣布车机交互系统 MBUX 接入 ChatGPT ,这也是其首次接入ChatGPT。
预计约有 90 万名车主可享受该功能。
老狐这次被奔驰的速度征服了!
诚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上车,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吗?
人工智能上车解决了哪些问题?
首先,能解决用户体验哪些问题?
老狐认为:根本核心,在于使用场景化的改变。
相比传统汽车单纯的从 A 点到 B 点,我们的主要需求是安全、经济和舒适。
于是抛去繁杂的技术理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成了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核心。
前者以理想的“彩电、冰箱”为代表;
后者则以不依靠高精地图,来实现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的华为与特斯拉 FSD 为突破。
更具颠覆性的是,在马斯克的定义中,如果车辆可以实现自动驾驶,那么车主完全可以在闲置时,将车辆租赁出去,来实现资源与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简单说,不仅能创收,还可以减少停车费等额外支出。
但这一切,都需要实现自动驾驶来支持。
是提升安全还是增加隐患?
毋庸置疑ChatGPT 上车后,能够根据大量用户的驾驶习惯,释放很多测算门槛,加速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
比如:研发 L5 多年的苹果汽车,已经主动降级。
同时,在人文理念上,人是控制者,机器永远不可能替代,但一辆拥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汽车,是否会侵犯驾驶员的自主权,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屡次被盗取的数据安全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是有矛盾点的。
车企显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不过,我们拿现阶段基本的法规来说。
在车辆开启驾驶辅助后,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智能汽车一方是要负责任的,当然驾驶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因质量、技术故障导致交通事故的,驾驶人同样需先承担责任,后续再向生产方和销售方索赔。
这么看,交给人工智能驾驶汽车,似乎比把车借出去更不靠谱。
因为其没有责任能力,一旦发生啥意外,后果大伙可自行脑补。
即便排除技术与法规的限制,如果车上有超聪明的高阶系统,您敢放心大胆用吗?
比如这一次 ChatGPT 上车奔驰,其语音交互性能提升明显,比如:它可以推荐餐饮或景点,当车主提出复杂问题时,也能给出更全面的答案,甚至是操控智能家居,直接将科幻电影的人车生活照进了现实。
但这会不会增加安全隐患?
当然,我不是针对奔驰。我是针对现在所有过度智能化的车。
就拿导航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停下车,利用手机操作,然后导航投屏到车机上,再次专心驾驶。
还有,我们在拿车机插科打诨的时候,它又何尝不是在陪主人玩耍?细思极恐。
语音助手的意义,是为了提升操控便利性,但也没人保证不会增加安全隐患。
另外,现在有些车机还能控制智能家居,为什么非要通过车机操作?
各类家电程序的第一捆绑对象显然是手机,是不是为了堆积功能而堆积……真正的意义有多大?
车内屏幕尺寸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物理按键越来越少。
这一切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了?
车内屏幕尺寸过大、功能过于花哨会影响专心驾驶,因此刻意改小了屏幕,简化了功能。但从销量表现来看,显然也不太符合时下的购买需要。
老狐觉得:
面对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过于保守或激进都不太稳妥,毕竟面对各类炫酷的智能化体验,更加丰富的功能,或许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
另外,此前关于智能汽车的使用,也有专家呼吁:
驾校应该改革,开设相对应的培训考试,因为这类车与传统汽车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区别,需要驾驶者有学习的过程。
ChatGPT 上车,是否急了点?
参考资料:
motor 1、 insideev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