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活动: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广场 发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关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3,000 F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F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0 FST
二等奖(3名):500 FST/人
三等奖(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活动详情链接: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GPT-4比你更会问问题:让大模型自主复述,打破与人类对话的壁垒
原文来源:机器之心
在最新的人工智能领域动态中,人工生成的提示()质量对大语言模型(LLM)的响应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OpenAI 提出的建议指出,精确、详细且具体的问题对于这些大语言模型的表现至关重要。然而,普通用户是否能够确保他们的问题对于 LLM 来说足够清晰明了?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在某些情境下的自然理解能力与机器的解读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偶数月” 这一概念,在人类看来很明显指的是二月,四月等月份,而 GPT-4 却可能将其误解为天数为偶数的月份。这不仅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理解日常语境上的局限性,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更有效地与这些大语言模型进行交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桥接人类与机器在语言理解上的鸿沟,是一个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此,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顾全全教授领导的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针对大语言模型(如 GPT-4)在问题理解上的歧义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这项研究由博士生邓依荷,张蔚桐,陈子翔完成。
该方案的核心在于让大语言模型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复述与扩写,以提高其回答的准确性。研究发现,经 GPT-4 重新表述的问题变得更加详细,问题格式也更为清晰了。这种复述与扩写的方法显著提高了模型的回答准确率。实验表明,一个良好的复述之后的问题,使回答的准确率从原本的 50% 提高到了接近 100%。这一性能提升不仅展示了大语言模型自我改进的潜力,也为人工智能如何更有效地处理和理解人类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
方法
基于以上的发现,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单但效果显著的提示词 ():“Rephrase and expand the question, and respond”(简称为 RaR)。这一提示词直接提高了 LLM 回答问题的质量,展示了在问题处理上的一个重要提升。
结果
复述并扩写(RaR)提供了一种即插即用的黑箱式提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 LLM 在各种任务上的性能。
在评估 LLM 在问答(QA)任务上的表现时,检查问题的质量至关重要。
与思维链(CoT)的区别
为了理解 RaR 与思维链(CoT)之间的区别,研究人员提出了它们的数学表述,并阐明了 RaR 在数学上与 CoT 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如何可以轻松结合。
结论
人类和大语言模型(LLM)之间交流可能存在误解:看似对人类清晰的问题可能仍会被大语言模型理解成其他的问题。UCLA 的研究团队基于这个问题提出 RaR 这一新颖方法,促使 LLM 先复述并澄清问题,然后再回答。
RaR 在一系列基准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评估证实了其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显示,通过复述得到的问题质量提升是可以跨模型转移的。
展望未来,RaR 这类的方法预计将持续完善,以及它们与 CoT 等其他方法的整合,将为人类与大语言模型之间更准确、更有效的互动铺平道路,最终拓展 AI 解释和推理能力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