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宇宙

新手12/24/2022, 8:58:21 AM
基于虚拟现实(VR)的崭新世界。

前言

1992年,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创作了著名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 书中,人类在一个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而这样的交互空间生动模拟了现实世界。“元宇宙”概念正是源于此书,自此之后,“元宇宙” 用来指代基于虚拟现实的崭新世界。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元宇宙”(“Metaverse”)是一群人共享的虚拟空间。“Metaverse”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前缀“META”在计算机领域称为“元”,而“Verse”则代表宇宙“Uni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基于VR、AR、AI等技术的下一代通信互联网。

用VR设备才能进入这个将各种数字环境连接在一起的虚拟世界,但与如今常用于游戏中的VR设备所带来的体验感不同。在元宇宙创建的虚拟世界里,你可以进行平时生活中的任何活动,比如工作、游戏、参加音乐会、看电影,甚至还能与朋友或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互动。

简单来说,你可以将元宇宙想象成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你所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自己的3D图像,或者叫“虚拟化身”,它会是你在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分身,代表你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一切。

但至今为止,元宇宙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理念阶段,并没有统一精确且达成一致的定义。

始于VR,但不止VR

通常,围绕VR和AR技术的讨论热潮每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相关热度很快就会消退。有人认为元宇宙是这种VR热潮的延续,但实际上,元宇宙的内容较之VR、AR要更加广泛。

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纽交所上市,股价首日大涨45%,成为“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CEO以八大要素定义元宇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元宇宙的表现形式大多以游戏为起点,并逐渐整合互联网、数字化娱乐、社交网络等功能,长期来看甚至可以整合社会经济与商业活动。它是通过核心工具如游戏引擎、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及虚实相生等来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目前来看,元宇宙的四大核心应用包括游戏、艺术、生活及工作。

元宇宙会是互联网新模式吗

当前的互联网已经不能称为先进生产力,互联网的内容形态对用户的吸引力明显,社媒状态也相对饱和。在此时元宇宙的出现,不仅增加用户体验的维度,还孕育出新的内容形态与方向,待开发的「世界」有望具备“碾压式”的竞争力,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模式,乃至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2021年10月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并宣布投资150亿美元扶持元宇宙内容创作,彻底引爆元宇宙。以Facebook更名“Meta”为基点,全球科技巨头跑步入场元宇宙。无论是Meta这类从移动互联网开始崛起的新势力玩家,还是微软这种从互联网开始就参与其中、历经产业多轮更迭的老牌玩家,均在抢占“元宇宙”的先机。

不过让元宇宙成真尚有很多未解难题,而其相关讨论集中在投资大佬和科技巨头这部分人中,如果元宇宙真的是互联网的未来,他们谁都不希望落于人后。

此外,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世界赖以发展的技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尤其是随着VR游戏的发展,以及一些高难度的技术不再像之前那么“复杂”,这种感觉更为深刻。

关于「元宇宙」的质疑

言过其实,过度美化的概念

在元宇宙热度上涨的初期,很多反对者认为其不过是言过其实的花头。现实是:人们不过就是正在从现实世界更沉浸地跨入虚拟世界,而这虚拟世界其实早已存在。

「虚拟」二字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驱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未知的不确定性。在元宇宙世界中产生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需要完善、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问题的实名验证,在元宇宙中也是待考虑的。

元宇宙并不能算新鲜事

早在2021年元宇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前,人们已经用其他的方式在畅想「元宇宙」。较为直观的表现是书籍、影视作品,比如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国》,里面的人物带上装置后可以完全活在虚拟世界里,感受不到任何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甚至不能分辨出与你交谈的是AI还是真人。

2006年开始连载的小说《三体》,里面的人物戴上感应装备后即可置身于虚拟世界,在其中探索发现,甚至连体感都是同步的。改编自美国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导演和编剧的1973年同名科幻电视剧《西部世界》,刀剑不入的身躯,任意而为的世界……

风靡一时的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中只需戴上VR即可进入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刺激惊险的场景就在眼前发生。

现在看来,这些作品都有元宇宙的影子。曾经的科幻书影如今正在逐步成为可接触到的现实。

你以为的去中心化,其背后仍是大厂掌控

脸书改名为Meta后,被网友戏称其经营的元宇宙可以取名为「祖宙」──元宇宙里最庞大、由祖克柏(马克·扎克伯格另一译名)大神所掌管的子宇宙。其管理者为私人上市公司,最终经营目的是利益化,而不是社会福利推广。

与元宇宙高度绑定的还有区块链、虚拟货币等新兴概念,以及股价扶摇直上的元宇宙上市公司。元宇宙前期的数据搭建、技术支持、平台探索等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支持,这并不是一个慈善事业。元宇宙真正成为现实,获益的是普通人吗?至少影响范围是包括了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能成真吗?

近年来,VR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人气愈发高涨。此外,NFT和AI等技术的落地和发展,也是元宇宙概念在去年爆火的基础。

元宇宙是沉浸式的虚拟世界,在元宇宙中可以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社交、交易等活动,但由于元宇宙在交易方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NFT可以算是目前较为直接、简单的表现形式。非同质化代币(NFT)具有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性、不可分割性、低兼容性以及物品属性。其市场透明度及产品的单一流通渠道,使得NFT成为构建元宇宙的经济基础,确定了虚拟资产的唯一性及可确权性。

换言之,元宇宙是由NFT组成的,大到房子小到衣服,只要是可以被用户私人所有的事物,便可以把它铸造成NFT来进行交易或社交。不仅如此,NFT改变了以往虚拟资产的发放者模式,它可以让用户自己铸造NFT并获得收益,还可以跨平台转移资产,维护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

但是人们对NFT产品(该产品提供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的兴趣暴增,从侧面反映了虚拟经济的运作方式。更先进的数字世界可能需要性能更好、更强、更稳定的连接,而这样的连接恰是5G网络能实现的。

尽管如此,但就目前而言,元宇宙仍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只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谁也无法断定它未来能不能成真,但我们将看到科技巨头们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为了让元宇宙概念早日成功落地而争相进行开发。

元宇宙的雏形

目前,某些游戏已经被认为是元宇宙的雏形。

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欣赏虚拟音乐会,弥补疫情蔓延无法外出的遗憾;在《Decentraland》中,多家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已经抢先“入驻元宇宙”。

还有风靡世界的《侠盗赛车手》里的GTA(Grand Theft Auto)世界,你可以随意捏人形作为人物形象,整个世界里的一切也都可以随意改变且捏型,并且具有虚拟资产交易功能,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接近「元宇宙」。

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通过个人喜好「创造世界」,VR版把体验值拉满,让人有置身于元宇宙的感觉。

还有一些可以使用NFT进行交易的游戏,如AXIE、PVU等,在游戏里解锁不同物种,获得一定的奖励并使用虚拟资产通过NFT作为交易。

结语

目前人们对仍在解锁更多内容形式的「元宇宙」已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不远的未来,元宇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习以为常的重要部分呢?是否会给每个人带来同时超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双超越」人生体验呢?

元宇宙可能会带来各种便利与享受,但也希望读者能够保持清醒,在了解媒体报道吹捧元宇宙的丰富资讯广告之外,也要跳脱这些资讯广告所设下的思考框架。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Gate Learn.

Author: Rena
Translator: Binyu
Reviewer(s): Hugo, Echo, Piper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什么是元宇宙

新手12/24/2022, 8:58:21 AM
基于虚拟现实(VR)的崭新世界。

前言

1992年,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创作了著名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 书中,人类在一个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而这样的交互空间生动模拟了现实世界。“元宇宙”概念正是源于此书,自此之后,“元宇宙” 用来指代基于虚拟现实的崭新世界。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元宇宙”(“Metaverse”)是一群人共享的虚拟空间。“Metaverse”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前缀“META”在计算机领域称为“元”,而“Verse”则代表宇宙“Uni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基于VR、AR、AI等技术的下一代通信互联网。

用VR设备才能进入这个将各种数字环境连接在一起的虚拟世界,但与如今常用于游戏中的VR设备所带来的体验感不同。在元宇宙创建的虚拟世界里,你可以进行平时生活中的任何活动,比如工作、游戏、参加音乐会、看电影,甚至还能与朋友或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互动。

简单来说,你可以将元宇宙想象成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你所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自己的3D图像,或者叫“虚拟化身”,它会是你在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分身,代表你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一切。

但至今为止,元宇宙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理念阶段,并没有统一精确且达成一致的定义。

始于VR,但不止VR

通常,围绕VR和AR技术的讨论热潮每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但相关热度很快就会消退。有人认为元宇宙是这种VR热潮的延续,但实际上,元宇宙的内容较之VR、AR要更加广泛。

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纽交所上市,股价首日大涨45%,成为“元宇宙第一股”。

Roblox CEO以八大要素定义元宇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元宇宙的表现形式大多以游戏为起点,并逐渐整合互联网、数字化娱乐、社交网络等功能,长期来看甚至可以整合社会经济与商业活动。它是通过核心工具如游戏引擎、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及虚实相生等来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目前来看,元宇宙的四大核心应用包括游戏、艺术、生活及工作。

元宇宙会是互联网新模式吗

当前的互联网已经不能称为先进生产力,互联网的内容形态对用户的吸引力明显,社媒状态也相对饱和。在此时元宇宙的出现,不仅增加用户体验的维度,还孕育出新的内容形态与方向,待开发的「世界」有望具备“碾压式”的竞争力,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模式,乃至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2021年10月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并宣布投资150亿美元扶持元宇宙内容创作,彻底引爆元宇宙。以Facebook更名“Meta”为基点,全球科技巨头跑步入场元宇宙。无论是Meta这类从移动互联网开始崛起的新势力玩家,还是微软这种从互联网开始就参与其中、历经产业多轮更迭的老牌玩家,均在抢占“元宇宙”的先机。

不过让元宇宙成真尚有很多未解难题,而其相关讨论集中在投资大佬和科技巨头这部分人中,如果元宇宙真的是互联网的未来,他们谁都不希望落于人后。

此外,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世界赖以发展的技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尤其是随着VR游戏的发展,以及一些高难度的技术不再像之前那么“复杂”,这种感觉更为深刻。

关于「元宇宙」的质疑

言过其实,过度美化的概念

在元宇宙热度上涨的初期,很多反对者认为其不过是言过其实的花头。现实是:人们不过就是正在从现实世界更沉浸地跨入虚拟世界,而这虚拟世界其实早已存在。

「虚拟」二字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驱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未知的不确定性。在元宇宙世界中产生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都是目前需要完善、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存在问题的实名验证,在元宇宙中也是待考虑的。

元宇宙并不能算新鲜事

早在2021年元宇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前,人们已经用其他的方式在畅想「元宇宙」。较为直观的表现是书籍、影视作品,比如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国》,里面的人物带上装置后可以完全活在虚拟世界里,感受不到任何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甚至不能分辨出与你交谈的是AI还是真人。

2006年开始连载的小说《三体》,里面的人物戴上感应装备后即可置身于虚拟世界,在其中探索发现,甚至连体感都是同步的。改编自美国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导演和编剧的1973年同名科幻电视剧《西部世界》,刀剑不入的身躯,任意而为的世界……

风靡一时的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中只需戴上VR即可进入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刺激惊险的场景就在眼前发生。

现在看来,这些作品都有元宇宙的影子。曾经的科幻书影如今正在逐步成为可接触到的现实。

你以为的去中心化,其背后仍是大厂掌控

脸书改名为Meta后,被网友戏称其经营的元宇宙可以取名为「祖宙」──元宇宙里最庞大、由祖克柏(马克·扎克伯格另一译名)大神所掌管的子宇宙。其管理者为私人上市公司,最终经营目的是利益化,而不是社会福利推广。

与元宇宙高度绑定的还有区块链、虚拟货币等新兴概念,以及股价扶摇直上的元宇宙上市公司。元宇宙前期的数据搭建、技术支持、平台探索等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支持,这并不是一个慈善事业。元宇宙真正成为现实,获益的是普通人吗?至少影响范围是包括了普通人的生活。

元宇宙能成真吗?

近年来,VR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人气愈发高涨。此外,NFT和AI等技术的落地和发展,也是元宇宙概念在去年爆火的基础。

元宇宙是沉浸式的虚拟世界,在元宇宙中可以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社交、交易等活动,但由于元宇宙在交易方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NFT可以算是目前较为直接、简单的表现形式。非同质化代币(NFT)具有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性、不可分割性、低兼容性以及物品属性。其市场透明度及产品的单一流通渠道,使得NFT成为构建元宇宙的经济基础,确定了虚拟资产的唯一性及可确权性。

换言之,元宇宙是由NFT组成的,大到房子小到衣服,只要是可以被用户私人所有的事物,便可以把它铸造成NFT来进行交易或社交。不仅如此,NFT改变了以往虚拟资产的发放者模式,它可以让用户自己铸造NFT并获得收益,还可以跨平台转移资产,维护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

但是人们对NFT产品(该产品提供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的兴趣暴增,从侧面反映了虚拟经济的运作方式。更先进的数字世界可能需要性能更好、更强、更稳定的连接,而这样的连接恰是5G网络能实现的。

尽管如此,但就目前而言,元宇宙仍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只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谁也无法断定它未来能不能成真,但我们将看到科技巨头们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为了让元宇宙概念早日成功落地而争相进行开发。

元宇宙的雏形

目前,某些游戏已经被认为是元宇宙的雏形。

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欣赏虚拟音乐会,弥补疫情蔓延无法外出的遗憾;在《Decentraland》中,多家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已经抢先“入驻元宇宙”。

还有风靡世界的《侠盗赛车手》里的GTA(Grand Theft Auto)世界,你可以随意捏人形作为人物形象,整个世界里的一切也都可以随意改变且捏型,并且具有虚拟资产交易功能,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接近「元宇宙」。

在《我的世界》中玩家可以通过个人喜好「创造世界」,VR版把体验值拉满,让人有置身于元宇宙的感觉。

还有一些可以使用NFT进行交易的游戏,如AXIE、PVU等,在游戏里解锁不同物种,获得一定的奖励并使用虚拟资产通过NFT作为交易。

结语

目前人们对仍在解锁更多内容形式的「元宇宙」已然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不远的未来,元宇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习以为常的重要部分呢?是否会给每个人带来同时超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双超越」人生体验呢?

元宇宙可能会带来各种便利与享受,但也希望读者能够保持清醒,在了解媒体报道吹捧元宇宙的丰富资讯广告之外,也要跳脱这些资讯广告所设下的思考框架。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Gate Learn.

Author: Rena
Translator: Binyu
Reviewer(s): Hugo, Echo, Piper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