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再次浮現「比特幣可能暴跌」的聲浪。有分析人士認為,比特幣在連續突破並創下新高後,已進入價格過熱的區間。若全球經濟環境惡化、美元升息預期升溫、流動性收縮,這些情況都可能使投資人趨於保守,進而導致價格回檔的風險。
圖: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截至 9 月初,比特幣價格穩定維持在 112,000 美元左右。雖然價格仍相對強勁,但交易熱度已不若先前高點時那般活躍。部分投資人擔憂,若資金流入速度減緩,大規模拋售恐引發新一波比特幣下跌。然而,市場中也有機構持續進場,顯示並非一面倒的看空局勢。
歷史上,比特幣的價格曾多次劇烈暴跌。2013 年,價格由 1,000 美元重挫至不到 200 美元;2018 年,加密貨幣市場進入寒冬,比特幣由 20,000 美元跌至 3,000 美元;2022 年流動性危機時,比特幣也在短短幾個月腰斬。由此可見,比特幣具備高度波動性。
「恐懼與貪婪」始終是左右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心理因素。當價格走高時,投資人容易追價買進;而市場下跌時,恐慌性賣壓則往往造成拋售潮。許多所謂的「比特幣崩盤」其實並非基本面出現重大變化,反而多是情緒驅動。新手投資人能更理性應對市場變化,需理解這一現象。
目前尚無法確定比特幣價格是否會出現崩盤。然而,波動性始終是比特幣的特徵之一。新手投資人不必受到市場極端言論影響,應以理性策略,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建立自身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