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設完全機器人營運的雜貨店,科幻成真還是噱頭一場?

Galbot 在北京推出由人形機器人營運的零售店,並計畫一年內擴張到十座城市百家店,引發零售新變革的討論。 (前情提要:未來 5 年內,Web3 行銷人員如何才能避免被 AI 取代? ) (背景補充:比爾蓋茲:10年內 AI 取代人類、一週工作兩天不是夢,三種職業或倖存 ) 9月中,北京頤和園旁的觀光動線出現一間沒有收銀台、沒有店員,卻門庭若市的「智慧商店」。迎賓、尋貨到結帳,全由身高 173 公分的人形機器人 Galbot G-1 完成,成為市場討論機器人發展的焦點。 自主人形機器人的商業應用 根據 Futurism 報導,Galbot 在 8 月開出全球首家同型態門市時,店外就排滿想親眼見證「機器人店員」的民眾。網路上分享的 YouTube 影片顯示,G-1 能流暢地抓取貨品、掃描條碼,再將商品送到顧客手中,完成一趟結帳流程。 公司執行長文愛榮於 9 月二店開幕現場進一步闡述目標: 「我們要在未來十二個月,於中國十座城市部署一百個零售點,讓消費者每天都能遇見機器人店員。」 該發言讓「概念驗證」正式邁向「規模化嘗試」。 語音辨識與動作速度的雙重門檻 Galbot G-1 的亮相雖然話題性十足,但技術細節仍在考驗工程團隊。36Kr 分析指出,零售場域充斥背景音與各地方口音,機器人要即時聽懂顧客需求並做出正確回應並不容易。運算量大,延遲便隨之增加,易導致互動中斷。 第二關卡是動作效率。相關報導提到 G-1 目前移動速度偏慢,無法迅速穿梭狹窄通道。ApaRobot 資料揭露,G-1 重 85 公斤,使用複雜的雙臂結構,機件負載與能源效率互相拉鋸,短時間內要提升速度勢必推高成本。如何讓語音互動自然又不犧牲機體穩定,是 Galbot 擴張前最急迫的任務。 資本熱度與商業現實的拉鋸 當前創投對人形機器人高度好奇,但理性聲音提醒市場冷靜。業界分析直言,大規模採用仍需數年。零售商導入時不能只看「一次性購置」,還得把後續維護、軟體更新、人員培訓和保險列入長期成本。 與功能持續進化的「先進販賣機」相比,人形機器人帶來的互動感與品牌辨識度,是否足以支撐更高的投入,仍待數據驗證。 零售版圖的下一步 Galbot 這次透過兩家示範店,向外界展示全自主人形機器人的可行性。面對語音辨識、動作速度與成本控管三大關卡,Galbot 需要在量產前拿出更具說服力的解方。若能兼顧效率與體驗,機器人店員有望成為零售業的新常態;但若無法突破瓶頸,早期的熱度可能隨潮水退去。投資人、零售商與消費者都在觀察,究竟這場科技秀會變成日常風景,還是留在記憶中的短暫話題。 從北京街頭的實體驗證,到擴張藍圖的宏大宣示,Galbot G-1 正站在科技與商業的十字路口。一年後的成績將揭曉:人形機器人是否真能重塑零售體驗,或只是一段勇敢但目前仍太高風險的旅程。 相關報導 0G上架幣安漲超500%:雙軌戰略建構下一代去中心化 AI 基礎設施 誰能立刻為 AI 供電?比特幣礦企被低估的能源金脈 穩定幣專用鏈Stable宣佈獲得PayPal投資:Stablechain將整合PYUSD,擴大應用場景〈中國開設完全機器人營運的雜貨店,科幻成真還是噱頭一場?〉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0G7.78%
PYUSD-0.02%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