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BTC)價格預測:收復關鍵阻力位11.4萬美元成「Uptober」關鍵

比特幣目前在 109,500 美元附近持平交易,盡管衍生品市場經歷了一場“大清洗”。CoinGlass 數據顯示,9 月 26 日的 24 小時內,超過 8.5 億美元的槓杆頭寸遭到清算,這凸顯了當前市場情緒的脆弱性。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逆風和技術面疲軟。联准会中旬的鷹派指引以及好於預期的美國增長數據,加劇了市場對利率快速下調的疑慮,進一步打壓了包括數字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在技術圖表上,比特幣已跌破其上升通道,並形成看跌交叉,短期走勢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

宏觀逆風與市場情緒重置

進入九月下旬,宏觀經濟因素持續對加密市場施加壓力。

联准会鷹派立場與美元走強

1、通脹超預期: 9 月中旬公布的通脹數據高於預期,結合联准会的鷹派立場,美元指數觸及數月高點。

2、風險資產承壓: 這種宏觀環境的組合拳對包括股票和數字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造成了沉重打擊。

3、增長數據疑慮: 9 月 25 日,路透社報道稱,樂觀的美國增長數據加劇了市場對联准会能否迅速降息的疑慮,導致全球股市錄得三周多以來的最大跌幅,進一步對加密市場施加壓力。

衍生品市場的脆弱性

盡管比特幣價格相對穩定,但衍生品市場的巨大波動揭示了潛在的恐慌情緒:

巨額清算:9 月 26 日 24 小時內,超過 8.5 億美元的槓杆頭寸被強制平倉,這表明當前的市場情緒極度脆弱,且槓杆倉位已被有效“重置”。

當前加密市場總市值約爲 2.18 萬億美元,24 小時交易量爲 246 億美元,比特幣的主導地位(BTC Dominance)超過 50%。

比特幣技術展望:看跌結構與關鍵支撐/阻力位

BTC價格分析

(來源:TradingView)

從圖表分析來看,比特幣在跌破其上升通道後,仍處於壓力之下。

看跌信號與市場猶豫

1、下降趨勢線壓制: 一條下降趨勢線正壓制着價格的反彈,112,000 美元附近存在強勁阻力。

2、均線交叉看跌: 50 週期和 100 週期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均向下傾斜,形成了看跌交叉,強化了市場的拋售壓力。

3、蠟燭圖反映猶豫: 多個小實體蠟燭聚集在 109,000 美元附近,表明市場參與者存在猶豫不決的情緒;同時,長上影線顯示賣方正在壓制任何試圖上衝的價格。

4、RSI 徘徊: 相對強弱指數(RSI)位於 36,勉強高於超賣區域,暗示可能有短期的喘息反彈,但尚未出現持續的看漲反轉。

關鍵技術水平定義風險

目前的關鍵技術水平定義了短期風險和潛在反轉點:

1、阻力位: 上行阻力依次位於 112,357 美元、113,274 美元和 114,000 美元。

2、支撐位: 關鍵支撐位則在 107,282 美元、105,201 美元和 102,867 美元。

交易設置與“十月漲”情景預測

比特幣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其接下來的走勢將決定本季度的基調。

短期看跌情景(Short Entry)

1、入場條件: 短期交易設置傾向於看跌,除非比特幣能收復 114,000 美元。如果在 112,000 美元附近遭遇拒絕,可考慮做空入場。

2、目標位: 初步目標 107,300 美元,若疲軟持續,可看向 105,200 美元。

3、止損位: 止損點應設置在 113,500 美元上方。

“十月漲”(Uptober)情景(Bearish Invalidation)

1、關鍵突破: 如果比特幣能夠實現日線收盤價高於 114,000 美元。

2、結構失效: 這將使當前的看跌結構失效,爲價格反彈至 117,997 美元鋪平道路。

3、歷史支持: “Uptober”(十月漲)作爲交易員對加密市場歷史性強勢月份的戲稱,可能會爲看漲情景提供心理支持。

總而言之,比特幣當前面臨兩種清晰的走勢選擇:要麼下降趨勢線繼續保持壓制,價格跌向更低支撐;要麼 109,000 美元被證明是十月反彈的啓動平台。在衍生品市場完成清算、宏觀不確定性猶存的情況下,下一次決定性的價格變動可能會定義數字資產在第四季度的表現。

結語

比特幣目前正承受着宏觀政策收緊和技術趨勢破位的雙重壓力,109,500 美元的盤整狀態隱藏着市場情緒的脆弱。盡管衍生品市場的巨大清算爲價格提供了重置槓杆的機會,但 114,000 美元的阻力位仍是決定短期多空的關鍵分水嶺。交易者應保持戰術性,密切關注美國就業數據對联准会降息預期的影響,以及價格能否在十月成功突破下降趨勢線。

BTC0.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