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加密行業重磅利好!联准会擬向Circle、Stripe開放“瘦身”主帳戶
據彭博社報道,联准会正在考慮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提案:通過設立“瘦身”主帳戶 (skinny master accounts) 的方式,授予 Circle、Stripe 等 Fintech 巨頭直接訪問中央銀行核心支付基礎設施的權限。這些帳戶將剔除利息、透支特權和貼現窗口借款等功能,但仍能讓精選的 Fintech 公司直接接入联准会的支付系統。此舉將使 Fintech 越來越像受監管的銀行,但同時也意味着許多依賴充當 Fintech 後端提供商的贊助銀行將失去一個關鍵的收入來源。联准会的這一探索,被視爲加密貨幣和 Fintech 領域的一個重磅信號。
联准会重劃金融系統邊界:Fintech 或將獲得“銀行特權”
在一次具有潛在深遠影響的轉變中,联准会正在權衡是否重新劃定美國金融系統的邊界。目前正在審議的一項提案,旨在授予像 Circle Internet Group Inc. 和 Stripe Inc. 這樣的 Fintech 巨頭直接訪問中央銀行核心支付基礎設施的權限——這一特權在歷史上一直專屬於商業銀行。
聯準會理事 Christopher Waller 已要求工作人員探索爲符合法律資格的實體設立所謂“瘦身”主帳戶的模型。這些帳戶是銀行用於通過联准会系統轉移數萬億美元的主帳戶的精簡版本。帳戶將排除獲得利息、透支特權和貼現窗口借款等潛在限制,但仍將爲精選的 Fintech 公司提供接入联准会系統核心的直接通道。前聯準會理事會首席創新政策分析師 Roman Goldstein 評論道:“他正試圖讓這些新型特許機構接入支付軌道,同時避免联准会隱含或明確地承擔救助它們的責任。”
對 Fintech 的重大利好:降低成本和風險
對於像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這樣的公司而言,“瘦身”主帳戶的意義重大。這意味着它們可以直接在联准会存放客戶儲備金,並管理資金流,而無需依賴商業銀行作爲中介。
贊助銀行盈利模式面臨挑戰
联准会的這一舉動,其影響不僅限於支付基礎設施本身。那些長期通過充當 Fintech 的後端提供商而建立起盈利業務的贊助銀行,將面臨失去關鍵收入來源的風險。
Goldstein 指出:“許多贊助銀行的商業模式基本上是充當支付系統的‘看門人’。有了這些‘瘦身’主帳戶,Fintech 就不再需要通過這些‘看門人’。”然而,贊助銀行提供的服務並非僅僅是交易性的,它們還提供包括 反洗錢 監控和帳戶調節在內的 合規基礎設施。如果 Fintech 選擇獨立運營,它們將需要復制或外包這些功能。盡管如此,联准会的這一舉措標志着一個悄然但至關重要的轉變:在 Fintech 的商業模式正快速與受監管銀行趨同之際,联准会開始將 Fintech 視爲更接近受監管銀行的實體。
監管與準入的前車之鑑:SPDI 與 Tier 3 申請
多年來,許多公司一直在尋求替代方法接入联准会基礎設施,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 專業的銀行牌照。例如,懷俄明州的 特殊目的存管機構 (SPDI) 牌照專爲 數字資產 公司設計。然而,持有該牌照的 Custodia Bank 等公司在申請接入支付系統時遇到了阻礙。
面對行業和法律壓力,联准会已經引入了 分級審查系統 來處理帳戶申請。擁有 國家信托牌照 的 加密托管機構 Anchorage Digital Bank 最近就以“Tier 3”(通常帶有最嚴格審查級別)類別提交了申請。它的申請被廣泛視爲包括 Circle 和 Stripe 的 Bridge 平台在內的其他公司未來申請的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Waller 理事的“瘦身”帳戶計劃與歐洲的 電子貨幣機構 (EMI) 牌照結構相似,後者允許支付接入,但不賦予貸款權利或救助保護。
結語
联准会對“瘦身”主帳戶的考慮,是美國金融監管層在應對 Fintech 和加密資產崛起的又一標志性舉措。它既反映了联准会擁抱支付創新的意願,也顯示出在給予 新型金融機構 直接支付權限的同時,保持系統穩定性和規避救助責任的謹慎態度。盡管贊助銀行的盈利模式將受到挑戰,但最終將推動整個金融系統朝着更高效、更直接的支付軌道邁進,進一步模糊傳統銀行與 新興 Fintech 之間的界限。
免責聲明:本文爲新聞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