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120量子比特「貓」態:量子飛躍引發比特幣加密擔憂

IBM 在量子計算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將 120 個量子比特(Qubit)糾纏成 GHZ「貓態」,使該技術更接近可能威脅比特幣(Bitcoin)密碼學安全的水平。

120 量子比特實驗:全新基準

IBM 研究人員將 120 個量子比特——量子資訊的基本單位——糾纏成高度相關的 GHZ 狀態,也稱為「貓態」,源自薛丁格的思想實驗。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此類糾纏,保真度為 0.56,代表該量子系統在噪聲下仍維持 56% 的準確率。此實驗在 IBM 的 Eagle 處理器上進行,展現了可擴展的多量子比特控制能力,是邁向實用量子優勢的關鍵步驟。

  • 量子比特數:120 個糾纏;先前紀錄約 100 個。
  • 保真度:0.56;已驗證完全糾纏。
  • 方法:直接保真度估計(Direct Fidelity Estimation, DFE),高效驗證。

GHZ 狀態與量子驗證

GHZ 狀態能在量子比特間產生完美相關性——一次測量即可崩塌全部。IBM 使用直接保真度估計(( DFE )),這是一種資源較傳統層析法少的協議,用來確認狀態品質。這使得在不進行指數級測量的情況下驗證大規模系統成為可能,加速向錯誤修正量子電腦的進展。

對比特幣與密碼學的影響

比特幣(Bitcoin)依賴橢圓簽名算法(ECDSA)進行簽名,並用 SHA-256 進行雜湊,這些都可能受到 Shor’s 算法在足夠強大的量子電腦上的攻擊。120 個量子比特的系統距離破解 256 位密鑰所需的數百萬量子比特仍有距離,但已縮小差距。分析師估計,破解 RSA-2048 需要 4,000 至 13,000 個邏輯量子比特;比特幣的曲線也需要類似規模。IBM 的進展預示著更快的時間表,後量子(Post-Quantum, PQM)遷移在 2025 至 2030 年間變得迫切。

  • 威脅等級:目前較低;120 << 需要數百萬。
  • 時間表變動:後量子協議路線圖加速;NIST 標準預計 2025 年發布。
  • 比特幣應對措施:提出量子抗簽名的軟分叉(Soft Forks)。

2025 年展望:量子與加密貨幣競賽

IBM 目標在 2026 年達到超過 1,000 個量子比特,並利用 Qiskit 進行錯誤修正。比特幣開發者關注基於晶格的算法(lattice-based algorithms)來進行分叉。投資者則可透過合規平台購買比特幣,確保進入門檻。如何出售比特幣與提取比特幣現金,提供流動性。閃兌比特幣換取法幣,並將比特幣轉換為現金,實現法幣轉換。

交易策略:長期避險

短期操作:持有價位在 108,500 美元以上,目標 115,000 美元,止損設在 106,000 美元 (2% 風險 )。波段操作:逢低買入,進行 5% 年化收益的鏈上賺幣(Staking)。關注量子快訊;若低於 106,000 美元,則退出。

總結來說,IBM 的 120 個量子比特貓態推進了量子技術,促使加密貨幣在 2025 年的安全演進中做好後量子準備。

BTC-3.8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