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去信任宣言》發布,Vitalik Buterin呼籲捍衛去中心化核心價值
2025 年 11 月 12 日,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與多位行業領袖共同發布《去信任宣言》,系統闡述在區塊鏈規模化應用中維護去中心化核心原則的緊迫性與實踐路徑。這份綱領性文件強調去信任設計是確保系統正確性和公平性的基石,批判當前基礎設施日益依賴可信中介的倒退趨勢。
Buterin 在同期 Dromos Labs 活動中指出,2025 年 DeFi 安全性已實現“晝夜之差”的改善,去中心化儲蓄正成爲可行選擇,而堅持去信任是以太坊生態持續繁榮的關鍵保障。
去信任的核心價值與設計原則
《去信任宣言》開宗明義地指出,每個系統初始都懷着良好意圖,但托管節點、白名單中繼器等看似無害的便利設計逐漸形成依賴,最終使網關變成平台,平台變成房東,房東則掌控準入權限和行爲規則。唯一防御措施是去信任設計——系統的正確性和公平性只依賴於數學和共識,而非中介的善意。
去信任系統六大要素
自我主權:用戶自主授權行動,無需他人代行
可驗證性:任何人都能從公共數據確認發生事項
抗審查性:任何有效行動都可在合理時間和成本內被包含
退出測試:單個運營者消失或行爲不端時,無需批準即可替換
可訪問性:普通用戶而非僅擁有服務器和資本的專家能夠參與
激勵透明性:參與者受協議規則而非私人合同或不透明 API 治理
宣言強調,去信任不是事後添加的功能,而是系統本質屬性。缺乏這一特性,效率、用戶體驗和可擴展性等都只是脆弱核心上的裝飾品。去信任還是實現可信中立性的途徑,沒有它,系統就變成依賴中介的體系。
以太坊的基礎地位與歷史使命
宣言明確選擇以太坊作爲去信任實踐的基礎設施,原因在於其驗證優先於盲目信任的設計哲學。通過代碼確保權力無法隱藏在政策背後,通過協議設計確保自由不依賴於許可。以太坊的創建初衷不是讓金融更高效或應用更便捷,而是賦予人們自由——讓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在無需許可、無需信任無法追責對象的情況下自主協作。
但隨着以太坊規模擴大,這一承諾正面臨考驗。宣言警告,信任不會一次性回歸,而是通過默認設置逐漸回歸。每個選擇都感覺無害、臨時——不像中心化。沒有捕獲,沒有政變——只有舒適。幫助變成習慣,習慣變成依賴,很快參與就依賴於只有少數人能運行的基礎設施,驗證成爲專家的特權。
當前生態系統的信任依賴現狀
去信任的侵蝕已非理論風險而是現實情況。托管 RPC 成爲默認選擇,如果 AWS、GCP 和 Cloudflare 宕機,大多數應用也會隨之癱瘓。許多 Rollup 中的排序器在設計上就已中心化,升級密鑰依然存在,“訓練輪”被用作延遲去中心化的借口。
當前信任依賴具體表現
基礎設施:主要依賴 AWS、Cloudflare 等中心化雲服務
Rollup 設計:多數排序器中心化運作
跨鏈互操作:中繼器和解析器成爲執行守門人
自我托管:實際委托給中心化交易所
治理機制:升級密鑰和延遲去中心化安排普遍存在
更令人擔憂的是,跨鏈互操作性已開始反映其本應克服的中心化模式——解析器和中繼器成爲執行的守門人,決定哪些交易成功、哪些失敗。這種趨勢如不遏制,以太坊的訪問層可能重蹈電子郵件協議的覆轍:理論上任何人都能運行自己的郵件服務器,但實際上垃圾郵件過濾器、阻止列表和聲譽系統使普通用戶幾乎無法參與。
去信任的實踐要求與成本
宣言承認去信任設計需要付出顯著代價。它需要冗餘、開放性和復雜性,需要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內存池——即使這會招致垃圾信息,需要任何人都能運行的客戶端——即使很少人實際運行,需要緩慢推進的治理——因爲沒人能推翻共識。
三條核心法則構成了去信任設計的基礎:第一,無關鍵祕密,協議的任何步驟都不應依賴於單個參與方持有的私人信息(用戶自身除外);第二,無不可或缺的中介,任何轉發、執行或認證的參與方都必須能被遵循相同規則的任何其他參與者替代;第三,無不可驗證的結果,對狀態的每個影響都必須能從公共數據重現和檢查。
Vitalik Buterin 的 DeFi 安全評估與展望
在同一周的 Dromos Labs 活動中,Vitalik Buterin 對 DeFi 安全性進展給予積極評價。他指出 2025 年的安全水平與 2020 或 2019 年相比已有“晝夜之差”,DeFi 作爲一種儲蓄形式終於變得可行。但他同時強調,必須維持和改進使以太坊成爲以太坊的核心屬性,包括開源、遵循開放標準、爲互操作性而非圍牆花園構建,以及抗審查。
Buterin 特別倡導“退出測試”原則,確保用戶始終能夠恢復資金。這一概念與《去信任宣言》中“退出測試”要素高度一致,體現了其思想的一致性。同時,他鼓勵開發者以以太坊主網和更廣泛的 Layer2 爲目標進行構建,利用 L1 基礎層作爲流動性中心,L2 實現可擴展性。
建設者的責任與前行路徑
宣言對協議設計者提出了嚴格要求,強調他們是管理者而非守門人,責任不是構建最簡易的系統,而是保持開放和自我主權的系統。當復雜性誘使我們中心化時,必須記住每一行便利代碼都可能成爲瓶頸。如果簡潔性來自信任,那就不是簡潔而是投降。
去信任的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計算資源、延遲、心智負擔
收益:韌性、 longevity、中立性、自由
激勵平衡:依靠無償利他主義會衰退,獎勵控制則會中心化
穩定均衡:中立性有利可圖的系統
可行的激勵機制對去信任至關重要。系統必須獎勵那些維持系統的人,而不將他們變成守門人。依靠無償利他主義的協議會衰退,獎勵控制的協議會中心化,唯一穩定的均衡是中立性能夠盈利的系統。
行業影響與實施挑戰
《去信任宣言》的發布正值區塊鏈行業面臨關鍵抉擇時刻。隨着監管壓力增加和機構參與加深,便利性考慮經常壓倒去中心化原則。宣言簽署者承諾即使更加困難也要構建去信任系統,爲開放性的成本付費而非控制的便利,不將中立性外包給可能被賄賂、脅迫或關閉的任何人。
實施去信任設計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技術復雜性、用戶體驗折衷和商業模式創新。然而,隨着以太坊擴容取得進展,維護其核心價值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宣言提醒社區,成功不應以每秒交易數衡量,而應以每筆交易減少的信任來衡量,這一標準可能重新定義區塊鏈行業的優先事項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