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黃金以保穩定,持有比特幣以求增值。
撰文:Tulip King ,Messari 分析師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Alpha First:
傳奇牛市已經結束
我們剛剛經歷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牛市,從二戰的廢墟一路走到唐納德・特朗普 2024 年勝選。這場史詩般的牛市成就了幾代被動投資者,讓他們習慣相信 「什麼都不會發生」 以及 「市場只會上漲」。不幸的是,好景不再,許多人即將遭受重創。推動這場長達數十年繁榮的結構性順風不僅正在停滯,而且正在急劇逆轉。民粹主義革命已然來臨,它將以犧牲資本為代價,讓勞動力再次偉大。
由克林頓→布什→奧巴馬→拜登總統任期所引領的全球主義新保守派政治計劃正式宣告終結。特朗普將其扼殺,它的殘骸也不會再復活。
順便說一句,向民粹主義的轉變並非只在美國發生
美國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民粹主義政治計劃。如今,特朗普以一種 2016 年時所沒有的方式完全掌控了共和黨。與此同時,民主黨正在經歷共和黨剛剛結束的那種黨內紛爭,你可以預料到民粹主義派最終將擊敗全球主義派。
民粹主義政治與全球主義政治有著根本性的不同。你需要更新對兩黨目標的看法。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仍會存在差異,但他們將在核心民粹主義議程上日益趨同:
從里根到奧巴馬時期推動政策的精英共識曾承諾,在美國領導下,通過自由貿易、開放資本流動和全球化實現繁榮。對於金融家和科技大佬們來說,這帶來了驚人的成果。但對於美國大片地區,尤其是工業核心地帶而言,這帶來的卻是社區空心化、工資停滯以及芬太尼氾濫。民粹主義並非偶然現象,它是可預見的一種現象。
兩股強大的力量正在匯聚,推動工資大幅上漲:
再工業化使得勞動力需求飆升。即便有自動化,工廠和供應鏈迴流本土也會創造出對工人的巨大需求。每一家新建的半導體工廠或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都需要工程師、技術員、建築工人以及後勤人員。僅《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就為國內製造業注入了數千億美元的機會。
移民限制同時縮減了勞動力供給。無論是通過邊境管控、驅逐還是減少簽證審批,新工人的流入都受到了限制。共和黨人想要驅逐所有非法移民;民主黨人至少也在讓步,同意驅逐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不管怎樣,趨勢很明顯:進入就業體系的工人越來越少。
回顧一下經濟學基礎中的供求曲線
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當勞動力需求增加而供給收縮時,工資必然上漲。這並非暫時現象,而是可能持續數十年的結構性轉變。多年以來,你將首次看到工資漲幅超過通脹率和金融資產回報率。
即便在通脹環境下,情況也是如此。我預計未來十年,由於去全球化、關稅以及勞動力短缺,通脹率將介於 3% - 9% 之間。但如果你的工資每年比通脹率快 5% 的速度增長,物價上漲就不會讓你夜不能寐。在資產所有者眼睜睜看著他們的投資組合停滯不前時,你的實際財富卻在增加。
這意味著:現在是時候全力以赴專注於你的職業了。拼命工作,學習有價值的技能,尤其是與國內生產和實體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技能。你的人力資本(你賺錢的能力)正在升值。這是一個通過收入而非資產增值積累財富的代際機遇。
在美國推行全球主義政治計劃期間,華爾街曾是最重要的利益集團。他們的利益與國家利益被視為等同。自由資本流動、放松管制、必要時的救助,華爾街全都享有。似乎每一位財政部長都直接來自高盛。
如今,隨著去全球化進程推進,華爾街迅速在政治和公眾層面失寵。金融精英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已經沒有了 5 - 10 年前的盟友和權勢。他們就像抬頭望著天空中那奇怪亮光的恐龍,不明白自己的時代即將過去。
這種想法(美聯儲轉向降息已不可避免)是錯誤的,美聯儲不會轉向
由於華爾街尚未認清自己地位的下降,他們仍然期望美聯儲在他們遇到麻煩時出手相救。他們假定著名的 「美聯儲看跌期權」(央行隱含的將降息以拯救市場的承諾 )仍然有效。但事實並非如此。
自 2021 年以來,每位政治家都汲取了一個關鍵教訓:如果你是民選領導人,而國內存在通脹,你將輸掉連任競選。就是這麼簡單。這徹底扭轉了圍繞貨幣政策的政治動機。精明的政治家現在正向美聯儲施壓,要求其維持高利率,因為降息有可能使經濟重新通脹,通脹將使他們丟掉飯碗。
即便市場暴跌,當前的政治考量也是優先抗擊通脹而非拯救資產價格。華爾街想哭就哭吧,但在民粹主義環境下,他們的眼淚換不來選票。事實上,許多選民會為華爾街的受挫而歡呼。這一現實尚未反映在市場價格中。
是時候停止假裝股市和實體經濟是一回事了。在金融資產和股市下跌的同時,你的工資和生活質量完全可以提高。對於 30 歲以下的人來說,這實際上是理想的情況 ,你終於有機會用不斷上漲的工資,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住房和股票。
你可能再也看不到蘋果公司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了
以蘋果公司為例。2024 年第四季度,蘋果公司的市盈率約為 40,毛利率約為 46%。也就是說,如果蘋果公司每股營收約為 100 美元,每股利潤約為 46 美元,股價約為 1960 美元。
現在假設他們必須將生產和勞動力迴流到美國。由於國內生產效率較低,他們的利潤率會壓縮。毛利率降至 20%,而且在高利率環境下,市場不會再認可如此激進的市盈率,所以市盈率降至 25(仍高於歷史均值)。假設在接下來的十年裡,由於蘋果公司仍然是一家卓越的公司,他們設法使營收翻倍。到 2035 年,他們每股營收約為 200 美元,但每股利潤僅為 40 美元,股價為 1000 美元。
這就是金融資產如何陷入長期熊市(10 年以上),而公司仍在盈利並給員工加薪的情況。即便商業活動增長、工資上漲,股價實際也可能下跌 50%。
這並非紙上談兵,而是 1989 年後日本真實發生的情況。那年,日經指數觸及近 4 萬點,然後崩盤。36 年後的今天,它仍未完全恢復。如果你在峰值時買入日本股票並持有一代人的時間,按實際價值計算,你仍然處於虧損狀態。當一個建立在寬鬆貨幣和全球化基礎上的金融化經濟體不得不適應新現實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美國金融資產很容易陷入「失落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對嬰兒潮一代行之有效的被動投資策略,可能會給下一代帶來慘淡的回報。對於指數基金信徒來說,這將是噩夢之地。
這是一份關於嬰兒潮一代從全球主義政治計劃中獲利多少的有用參考
此時,你可能想知道在新的政治經濟格局中,誰會成為倒黴蛋,主要有兩類群體:
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這是代際公平問題。嬰兒潮一代享受了二戰後繁榮的成果,低價購入房產,看著他們的股票幾十年裡每年上漲 10%,然後過河拆橋。如今,當他們試圖兌現這些收益時,會發現買家變少了。許多人預期的大規模代際財富轉移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豐厚。
在這種新範式下,贏家很明顯:
各國央行正在大量購入黃金
關於比特幣,要明確一點:它正是為當下這種時刻而創造的,當人們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動搖,政府為管理債務而採取愈發孤注一擲的措施時。當其他一切都在貶值時,比特幣固定的供應量就極具吸引力。我預計比特幣最終將達到 100 萬美元 ,但你需要耐心。這不是一夜暴富的交易。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新自由主義全球主義秩序的終結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的興起。這不是一次小的政策調整,這是對經濟贏家和輸家的根本性重新洗牌。
幾十年來,資本主導勞動力,金融資產跑贏工資,華爾街對華盛頓發號施令。那個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勞動力重新獲得影響力、工資增速超過資產回報、經濟政策優先考慮工人而非投資者的時期。
這個轉變不會一帆風順,市場將經歷劇烈的下跌,通脹將比大多數人預期的持續更久。隨著各國優先考慮自身利益而非全球合作,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加劇。
但在這場動盪之中蘊含著機遇。專注於學習在新經濟中能獲取高薪的技能,從估值過高的金融資產轉向不相關的替代資產。為一個以工資支票 , 而非投資組合作為主要財富積累工具的世界做好準備。
民粹主義革命不僅改變政治,它還改寫經濟規則。那些早早認清這種轉變並相應佈局的人將收穫滿滿。那些執著於舊有策略的人將舉步維艱。這不是繁榮的終結,這是繁榮的重新分配。
209028 帖子
162755 帖子
131869 帖子
77490 帖子
64757 帖子
59531 帖子
59169 帖子
54768 帖子
51601 帖子
50318 帖子
民粹主義時代,要如何致富?
撰文:Tulip King ,Messari 分析師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Alpha First:
傳奇牛市已經結束
我們剛剛經歷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牛市,從二戰的廢墟一路走到唐納德・特朗普 2024 年勝選。這場史詩般的牛市成就了幾代被動投資者,讓他們習慣相信 「什麼都不會發生」 以及 「市場只會上漲」。不幸的是,好景不再,許多人即將遭受重創。推動這場長達數十年繁榮的結構性順風不僅正在停滯,而且正在急劇逆轉。民粹主義革命已然來臨,它將以犧牲資本為代價,讓勞動力再次偉大。
民粹主義者掌控局面
由克林頓→布什→奧巴馬→拜登總統任期所引領的全球主義新保守派政治計劃正式宣告終結。特朗普將其扼殺,它的殘骸也不會再復活。
順便說一句,向民粹主義的轉變並非只在美國發生
美國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民粹主義政治計劃。如今,特朗普以一種 2016 年時所沒有的方式完全掌控了共和黨。與此同時,民主黨正在經歷共和黨剛剛結束的那種黨內紛爭,你可以預料到民粹主義派最終將擊敗全球主義派。
民粹主義政治與全球主義政治有著根本性的不同。你需要更新對兩黨目標的看法。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仍會存在差異,但他們將在核心民粹主義議程上日益趨同:
從里根到奧巴馬時期推動政策的精英共識曾承諾,在美國領導下,通過自由貿易、開放資本流動和全球化實現繁榮。對於金融家和科技大佬們來說,這帶來了驚人的成果。但對於美國大片地區,尤其是工業核心地帶而言,這帶來的卻是社區空心化、工資停滯以及芬太尼氾濫。民粹主義並非偶然現象,它是可預見的一種現象。
勞動力的價值
兩股強大的力量正在匯聚,推動工資大幅上漲:
再工業化使得勞動力需求飆升。即便有自動化,工廠和供應鏈迴流本土也會創造出對工人的巨大需求。每一家新建的半導體工廠或電動汽車電池工廠都需要工程師、技術員、建築工人以及後勤人員。僅《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就為國內製造業注入了數千億美元的機會。
移民限制同時縮減了勞動力供給。無論是通過邊境管控、驅逐還是減少簽證審批,新工人的流入都受到了限制。共和黨人想要驅逐所有非法移民;民主黨人至少也在讓步,同意驅逐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不管怎樣,趨勢很明顯:進入就業體系的工人越來越少。
回顧一下經濟學基礎中的供求曲線
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當勞動力需求增加而供給收縮時,工資必然上漲。這並非暫時現象,而是可能持續數十年的結構性轉變。多年以來,你將首次看到工資漲幅超過通脹率和金融資產回報率。
即便在通脹環境下,情況也是如此。我預計未來十年,由於去全球化、關稅以及勞動力短缺,通脹率將介於 3% - 9% 之間。但如果你的工資每年比通脹率快 5% 的速度增長,物價上漲就不會讓你夜不能寐。在資產所有者眼睜睜看著他們的投資組合停滯不前時,你的實際財富卻在增加。
這意味著:現在是時候全力以赴專注於你的職業了。拼命工作,學習有價值的技能,尤其是與國內生產和實體基礎設施相關領域的技能。你的人力資本(你賺錢的能力)正在升值。這是一個通過收入而非資產增值積累財富的代際機遇。
華爾街大勢已去
在美國推行全球主義政治計劃期間,華爾街曾是最重要的利益集團。他們的利益與國家利益被視為等同。自由資本流動、放松管制、必要時的救助,華爾街全都享有。似乎每一位財政部長都直接來自高盛。
如今,隨著去全球化進程推進,華爾街迅速在政治和公眾層面失寵。金融精英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們已經沒有了 5 - 10 年前的盟友和權勢。他們就像抬頭望著天空中那奇怪亮光的恐龍,不明白自己的時代即將過去。
這種想法(美聯儲轉向降息已不可避免)是錯誤的,美聯儲不會轉向
由於華爾街尚未認清自己地位的下降,他們仍然期望美聯儲在他們遇到麻煩時出手相救。他們假定著名的 「美聯儲看跌期權」(央行隱含的將降息以拯救市場的承諾 )仍然有效。但事實並非如此。
自 2021 年以來,每位政治家都汲取了一個關鍵教訓:如果你是民選領導人,而國內存在通脹,你將輸掉連任競選。就是這麼簡單。這徹底扭轉了圍繞貨幣政策的政治動機。精明的政治家現在正向美聯儲施壓,要求其維持高利率,因為降息有可能使經濟重新通脹,通脹將使他們丟掉飯碗。
即便市場暴跌,當前的政治考量也是優先抗擊通脹而非拯救資產價格。華爾街想哭就哭吧,但在民粹主義環境下,他們的眼淚換不來選票。事實上,許多選民會為華爾街的受挫而歡呼。這一現實尚未反映在市場價格中。
金融資產的蕭條
是時候停止假裝股市和實體經濟是一回事了。在金融資產和股市下跌的同時,你的工資和生活質量完全可以提高。對於 30 歲以下的人來說,這實際上是理想的情況 ,你終於有機會用不斷上漲的工資,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住房和股票。
你可能再也看不到蘋果公司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了
以蘋果公司為例。2024 年第四季度,蘋果公司的市盈率約為 40,毛利率約為 46%。也就是說,如果蘋果公司每股營收約為 100 美元,每股利潤約為 46 美元,股價約為 1960 美元。
現在假設他們必須將生產和勞動力迴流到美國。由於國內生產效率較低,他們的利潤率會壓縮。毛利率降至 20%,而且在高利率環境下,市場不會再認可如此激進的市盈率,所以市盈率降至 25(仍高於歷史均值)。假設在接下來的十年裡,由於蘋果公司仍然是一家卓越的公司,他們設法使營收翻倍。到 2035 年,他們每股營收約為 200 美元,但每股利潤僅為 40 美元,股價為 1000 美元。
這就是金融資產如何陷入長期熊市(10 年以上),而公司仍在盈利並給員工加薪的情況。即便商業活動增長、工資上漲,股價實際也可能下跌 50%。
這並非紙上談兵,而是 1989 年後日本真實發生的情況。那年,日經指數觸及近 4 萬點,然後崩盤。36 年後的今天,它仍未完全恢復。如果你在峰值時買入日本股票並持有一代人的時間,按實際價值計算,你仍然處於虧損狀態。當一個建立在寬鬆貨幣和全球化基礎上的金融化經濟體不得不適應新現實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美國金融資產很容易陷入「失落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對嬰兒潮一代行之有效的被動投資策略,可能會給下一代帶來慘淡的回報。對於指數基金信徒來說,這將是噩夢之地。
那麼,誰是輸家?
這是一份關於嬰兒潮一代從全球主義政治計劃中獲利多少的有用參考
此時,你可能想知道在新的政治經濟格局中,誰會成為倒黴蛋,主要有兩類群體:
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這是代際公平問題。嬰兒潮一代享受了二戰後繁榮的成果,低價購入房產,看著他們的股票幾十年裡每年上漲 10%,然後過河拆橋。如今,當他們試圖兌現這些收益時,會發現買家變少了。許多人預期的大規模代際財富轉移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豐厚。
那麼,誰是贏家?
在這種新範式下,贏家很明顯:
各國央行正在大量購入黃金
關於比特幣,要明確一點:它正是為當下這種時刻而創造的,當人們對傳統金融機構的信任動搖,政府為管理債務而採取愈發孤注一擲的措施時。當其他一切都在貶值時,比特幣固定的供應量就極具吸引力。我預計比特幣最終將達到 100 萬美元 ,但你需要耐心。這不是一夜暴富的交易。
新經濟秩序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新自由主義全球主義秩序的終結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的興起。這不是一次小的政策調整,這是對經濟贏家和輸家的根本性重新洗牌。
幾十年來,資本主導勞動力,金融資產跑贏工資,華爾街對華盛頓發號施令。那個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勞動力重新獲得影響力、工資增速超過資產回報、經濟政策優先考慮工人而非投資者的時期。
這個轉變不會一帆風順,市場將經歷劇烈的下跌,通脹將比大多數人預期的持續更久。隨著各國優先考慮自身利益而非全球合作,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加劇。
但在這場動盪之中蘊含著機遇。專注於學習在新經濟中能獲取高薪的技能,從估值過高的金融資產轉向不相關的替代資產。為一個以工資支票 , 而非投資組合作為主要財富積累工具的世界做好準備。
民粹主義革命不僅改變政治,它還改寫經濟規則。那些早早認清這種轉變並相應佈局的人將收穫滿滿。那些執著於舊有策略的人將舉步維艱。這不是繁榮的終結,這是繁榮的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