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 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正式開啓!
發帖分享加密見解,解鎖 $2,000 創作獎勵與專屬流量扶持!
🌟 參與攻略:
活動期間,通過活動表單報名,隨後在 Gate.io 動態發布帖子即成功參與。
立即參與👉️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時間:2025年4月18日12:00 - 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快來秀出你的加密觀點,贏獎勵、拿流量,登上創作榜!
Four.meme 如何用 AI 概念把 BSC 鏈變成韭菜魔幻試驗田
撰文:Lawrence
前言:一場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的行爲藝術
在幣圈混跡多年的老韭菜們,早已習慣了項目方用 PPT 畫餅、用白皮書編故事、用 KOL 喊單的經典三件套。
但 2025 年 4 月 18 日凌晨,Four.meme 平台推出的 SKYAI 預售項目,卻以「把敷衍寫在臉上,把割韭刻進 DNA」的姿態,刷新了行業下限。這場集「AI 概念碰瓷」「規則黑洞」「合約地址打錯」「CZ 轉發玄學」於一體的魔幻大戲,堪稱區塊鏈版的《皇帝的新裝》——項目方光着屁股遊街,圍觀羣衆卻硬要誇衣服真好看。
本文將從技術空心化、規則黑箱化、平台失格化、社區魔怔化四個維度,扒開 SKYAI 的皇帝新衣,並探討 Four.meme 如何從「Meme 發射臺」墮落成「韭菜碎紙機」。
第一章 技術篇:當「AI 協議」淪爲「皇帝的新代碼」
1.1 MCP 協議?不如改名叫「Make Crypto Pretend」
SKYAI 宣稱其核心是 MCP 協議(Machine-Contract Protocol),號稱能讓 AI 實現「智能合約審計」「跨鏈數據追蹤」「實時鏈上分析」。但翻開項目資料,滿屏都是「賦能」「升級」「下一代」等互聯網黑話,具體技術細節比中本聰的真實身份還神祕。這讓人想起電商預售中「用模特圖忽悠消費者,實際發貨是地攤貨」的經典套路。
更荒誕的是,項目方把 OpenAI 的 Function Calling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模型強行「碰瓷」,聲稱要「將本地工具集成到 BSC 鏈」。但仔細一看,所謂的「技術突破」不過是把 ChatGPT 的 API 接口改個名字——就像把「預售 45 天發貨」包裝成「工匠精神慢生活」。
1.2 路線圖:ETH/Base 鏈支持?不如直接寫「薛定諤的多鏈」
SKYAI 的路線圖像極了電商平台「預售頁面不標注發貨時間,付款後才顯示要等一個月」的騷操作。
明明主打 BSC 鏈,卻把 ETH/Base 支持寫在規劃裏,這相當於餐館賣「現炒小龍蝦」,結果告訴顧客:「蝦還在湖裏養着,您先付錢,三年後上菜」。這種「用未來概念收割當下資金」的套路,連江蘇省消保委都要直呼內行。
第二章 規則篇: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的「韭菜收割指南」
2.1 預售無硬頂:當代「資金盤」の行爲藝術
SKYAI 預售規則堪稱幣圈版「霸王條款」:無金額上限、無代幣分配細則、結束後才公布規則。這好比網購時商家說:「親先打錢,貨到再告訴您買了啥」。
參考中國消費者協會對「超長預售」的定性,這種操作已涉嫌利用優勢地位轉嫁風險,本質上是對投資者的「格式合同霸凌」。
2.2 合約地址寫錯:連「專業擺爛」都懶得演
項目方連 CA 地址都能手滑打錯,堪比電商商家「把羽絨服連結掛成短袖」。
更魔幻的是,社區竟有人辯解:「這是防女巫策略!」——按照這個邏輯,銀行 ATM 吐假鈔也可以解釋成「反洗錢創新」。這種「把事故包裝成故事」的話術,連拼多多「砍一刀」算法都要甘拜下風。
第三章 平台篇:Four.meme 如何從「發射臺」變身「韭菜焚化爐」
3.1 發射平台搞 IDO?不如改行賣「空氣幣盲盒」
Four.meme 作爲 Meme 幣發射臺,本該是「公平啓動」的守護者,卻親自下場推預售,堪比淘寶小二開店鋪賣假貨。
其行爲完全背離了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反而復刻了電商平台「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壟斷套路。
參考 Four.meme 此前因合約漏洞被黑 15,000 美元的黑歷史,這次站臺 SKYAI 更像是「病急亂投醫」的賭徒行爲。
3.2 CZ 轉發玄學:當代「屎幣」の行爲經濟學
社區流傳着「某 Z 最愛轉發屎,衝就完事了」的詭異共識,這本質上是將投資異化爲「轉發抽獎」。
正如電商預售中「明知是坑還要賭商家發貨」的消費者心理,韭菜們早已陷入「沉沒成本幻覺」:既然 BSC 鏈是「畜生鏈」,那不如主動當「飼料」——這種魔幻現實主義,連馬爾克斯小說都不敢寫。
第四章 生態篇:BSC 鏈爲何淪爲「魔幻現實主義試驗田」
4.1 從「創新中心」到「詐騙溫牀」:BSC 鏈の墮落簡史
Four.meme 宣稱其 4 個項目入選 BNB Chain 1 億美元激勵計劃,但 SKYAI 事件暴露了 BSC 生態的深層危機:重營銷輕技術、重流量輕合規、重炒作輕價值。
這像極了電商平台縱容「超長預售」的邏輯——用 GMV 數據討好資本市場,代價是透支消費者信任。江蘇省消保委對「霸王條款」的定性,放在 BSC 鏈上竟毫無違和感。
4.2 「畜生鏈」の誕生:當所有人都在假裝玩遊戲
社區對 BSC 鏈的戲稱「畜生鏈」,本質上是系統性失序的集體宣泄。正如電商平台默許商家「用退貨商品二次銷售」,Four.meme 對 SKYAI 的縱容,折射出整個生態的「底線競速」:誰能更快收割韭菜,誰就是「創新先鋒」。這種扭曲的價值觀,讓區塊鏈技術徹底淪爲「龐氏魔術」的道具。
結語:在「小醜紀元」保持清醒的 N 種姿勢
SKYAI 預售鬧劇,本質上是幣圈「劣幣驅逐良幣」的縮影。當技術敘事淪爲碰瓷工具、社區共識退化成轉發玄學、平台公信力敗給流量焦慮。
對於普通投資者,筆者的建議只有三條:
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韭菜,也可以永遠欺騙部分韭菜,但你無法永遠欺騙所有韭菜——除非韭菜們自願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