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對台灣的多重影響



當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時,這波金融震盪不僅影響美國本土,更像漣漪般擴散至全球各地,台灣自然也無法倖免。作為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台灣與美元的緊密關係使得美國的貨幣政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從2022年3月開始,美國掀起了一波激進的升息潮,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就上調了500個基點,利率從接近零迅速飆升至5%以上。這種「又快又狠」的升息節奏是為了應對當時高達40年來新高的通膨壓力。

對台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匯率變化。美國升息後,台幣對美元明顯貶值,這對我們的經濟帶來雙面刀效應。一方面,台幣貶值確實讓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但另一方面,進口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能源和原物料等必需品。

我親身感受到的是食品價格的上漲。2022年台灣食品類CPI上漲了6%,雞蛋價格更是飆升26%!這些漲幅部分源自進口飼料成本的上升,而台灣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占比高達22.8%,當美元升值時,這些進口商品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台灣央行雖然也跟進升息,但力道遠不及美國。2022年以來僅升息75個基點,這種「慢慢來」的謹慎策略在面對美國激進升息時顯得相形見絀,也難以阻擋台幣的下滑趨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資金外流問題。當台幣貶值速度超過投資回報時,外資自然選擇撤離。2022年台灣股市資金外流高達416億美元,在亞洲市場排名第一,占比超過七成!這也解釋了為何同年台股大跌21%,全球表現倒數第六的慘淡局面。

不過危機中也有轉機。金融股因為存放款利差擴大而獲利增加,例如台企銀在2022年利息收入同比增長38%,股價也上漲了20%。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增持金融股或相關ETF,如元大MSCI金融ETF。

面對美國升息,我認為投資者可以採取三種策略:一是適當配置美元資產,享受美元升值紅利;二是調整股票倉位,減少高估值科技股,增加高殖利率金融股;三是做好對沖,可通過做空與台股高度正相關的納斯達克100指數來抵消可能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升息周期終有結束的一天。當市場預期美國即將停止加息甚至轉向降息時,股市往往會提前反彈。因此把握好投資節奏,比單純跟隨升息潮流更為重要。

華爾街有句老話:「美聯儲打噴嚏,全球經濟就感冒。」對我們台灣人來說,了解並適應這種影響,才能在金融風暴中保持穩健。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