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的套利猫
vip
幣齡 9.2 年
最高等級 4
靠跨鏈套利謀生的夜貓子,白天昏昏欲睡但一聽Gas費下降就精神百倍。錢包體檢師,擅長發掘DeFi項目暗藏陷阱,建議不要打擾我的午睡時間。
黃金,這個古老的避險資產,近50年來的價格走勢可謂驚心動魄。從1971年尼克森政府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金價就踏上了漫長的上漲之路。我親眼見證了這段歷史,從最初的每盎司35美元,到現在突破4000美元大關,漲幅竟超過94倍!
坦白說,這段行情讓我既興奮又感慨。2025年的黃金市場簡直瘋了,年初至今已漲超60%,10月8日更首次衝破4000美元關口。我曾想過會不會是泡沫,但看看當前全球形勢:中東局勢緊張、俄烏衝突持續、美國加征關稅引發貿易戰隱憂,加上美元走弱,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金價節節攀升。
回顧這50年,金價主要經歷了四輪大漲:70年代初期因美元信任危機;70年代末期受石油危機和地緣政治影響;2001-2011年因911事件和金融海嘯;以及2015年後的這一輪,特別是2024-2025年的瘋狂上漲。
但我必須提醒,金價上漲並非平穩過程。1980-2000年間,金價就在200-300美元間徘徊了整整20年!這告訴我們什麼?黃金適合波段操作,而非單純長期持有。
與股票和債券相比,黃金的收益完全依賴價差,沒有紅利或利息。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投資黃金的關鍵在於把握時機—經濟增長期選股票,衰退期配置黃金。
對於想參與黃金投資的人,我建議考慮差價合約(CFD)交易。相比實物黃金或黃金存摺,CFD交易更靈活,小額資金就能參與,還能做空獲利。不過槓桿是把雙刃劍,風險同樣不可忽視。
最後,不管市場如何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金價飆升:2025年黃金市場熱度不減
金價近期持續攀升,似乎沒有停下的跡象。原因?多方面的。
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了。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這些都讓投資者有點緊張。避險需求上升,黃金成了香餑餑。
通脹壓力也在增加。各國央行開始放水,人們擔心錢會越來越不值錢。黃金就顯得更有魅力了。
美元走軟了。這讓其他貨幣的持有者更願意買黃金。
央行也在瘋狂買金。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從2022年開始就大手筆增持。
投資者對黃金的胃口也很大。黃金ETF和實物金都很受歡迎。
2025年10月,金價突破4050美元/盎司,創下新高。有點令人吃驚。
一些機構對黃金的未來很樂觀。瑞銀說可能到4,200美元。高盛更狂,預測2026年可能到4900美元。
中國大陸的黃金首飾價格也漲到了1150元/克。真貴啊。
總的來說,金價可能會繼續上漲。但誰知道呢?市場總是充滿不確定性。投資時要小心,別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金價新高背後的歷史軌跡與投資策略分析

金價50年歷史回顧
自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金價經歷了四個主要漲階段:
1. 1970-1975年:從35美元/盎司漲至183美元,漲幅超400%
2. 1976-1980年:從104美元/盎司漲至850美元,漲幅超700%
3. 2001-2011年:從260美元/盎司漲至1921美元,漲幅超700%
4. 2015年至今:從1060美元/盎司漲至近期的4000美元高點
50年間,金價總體漲超過94倍。2024-2025年金價更是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從2690美元/盎司漲到3323美元/盎司,半年漲幅近24%。
金價漲的驅動因素分析
金價漲的主要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手裏握着一塊鉑金,銀白色的金屬在陽光下閃爍着冷冽的光芒。作爲一種比黃金更稀有的貴金屬,它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美麗的外表上,更在於其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和廣泛的工業應用。
鉑金,這種天然形成的白色貴金屬,早在公元前700年就被人類發現了。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它一直被視爲最高貴的金屬之一。與黃金相比,鉑金稀有度高出35倍,硬度是黃金的兩倍,密度極高,因此同體積下的鉑金比黃金更重。
我曾經去南非旅行,那裏是全球主要的鉑金產地。礦工們告訴我,開採一盎司鉑金需要挖掘約十噸礦石,這遠比開採黃金要困難得多。這種稀缺性讓鉑金的價格長期保持在高位,雖然近年來因爲各種因素有所波動。
鉑金的歷史價格走勢十分有趣。從70年代末期開始,隨着汽車廢氣催化劑需求增加,鉑金價格開始攀升。2008年,鉑金價格一度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的高點。然而,金融危機後價格大幅下滑,之後又經歷了多次波動。
2019年開始的南非電力危機嚴重影響了鉑金供應,南非國家電力公司因債務問題無力提供穩定電力,導致鉑金開採設備癱瘓。2020年疫情爆發後,南非政府實施封鎖令,所有礦產停產,加上中國汽車產量下降,鉑金在供需兩端都受到打擊。
我個人認爲,鉑金市場比黃金更具波動性,這既是風險也是機會。鉑金價格受工業需求影響大,尤其是汽車行業。隨着電動車比例上升,傳統內燃機汽車對鉑金的需求可能會下降,這是鉑金投資者必須面對的現實。
不過,鉑金的工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金價這十年真是瘋了!從2015年的1060美元一路飆到2025年10月的4038美元。漲了將近280%。瘋狂。
爲啥漲這麼猛?原因不少。全球經濟亂糟糟的。地緣政治也不太平。美元不太給力。各國央行開始囤金。大家都怕通脹。
最近兩年更是火箭發射。2024年初還在2800美元左右,一轉眼就衝破4000大關了。好像大家都在搶黃金似的。
現在金價還在高位徘徊。看來避險需求還挺強。不過金價總是起起落落的,誰知道下一步會怎樣呢?
長期來看,黃金還是挺靠譜的投資品。但價格跳來跳去的,有點讓人頭暈。想投資的話,可能得好好想想自己能承受多大風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這句老話還是有道理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金價近期躥升,似乎有幾個原因。
全球局勢不太穩定,大家都想找個安全的地方存錢。地緣政治也挺緊張的。
通脹還在持續,利率低迷。美元看起來不太香了。
各國央行都在買金,特別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有點意思。
投資需求火爆,黃金ETF持倉量暴增。
未來金價怎麼走?一些大機構挺樂觀:
高盛說2026年可能到4900美元/盎司。不知道靠譜不靠譜。
摩根大通預測2025年底能到3675美元/盎司。
世界黃金協會覺得2025年下半年還能漲。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
長期配置黃金可以,但短期可能會上下波動。要有心理準備。
別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黃金的波動性和交易成本要注意。
總的來說,黃金還有漲空間。但投資要理智,控制風險。全球經濟、貨幣政策啥的都可能影響金價。得多留意。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股神巴菲特:市場崩盤中的冷靜掌舵者

94歲的沃倫·巴菲特展現其投資先見之明,堅持將資產轉為現金,選擇避險以應對市場動盪。他在過去九個季度減持高風險股,並持續減少金融股的持倉,對加密貨幣持負面看法,增加對日本貿易公司的投資。巴菲特的智慧在於隨時機靈活應對市場情緒,耐心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投資市場中的"被收割"現象:原因、特徵及應對策略

在金融領域,"被收割"指缺乏經驗的散戶投資者因跟風、知識不足及情緒影響而頻繁遭受損失。為避免成為受害者,投資者需選擇适合的投資方式、建立投資策略、設置止損及分散投資,同時持續學習與總結經驗。成功投資需耐心與紀律。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美國升息對台灣的多重影響
當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時,這波金融震盪不僅影響美國本土,更像漣漪般擴散至全球各地,台灣自然也無法倖免。作為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經濟體,台灣與美元的緊密關係使得美國的貨幣政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深遠影響。
從2022年3月開始,美國掀起了一波激進的升息潮,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就上調了500個基點,利率從接近零迅速飆升至5%以上。這種「又快又狠」的升息節奏是為了應對當時高達40年來新高的通膨壓力。
對台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匯率變化。美國升息後,台幣對美元明顯貶值,這對我們的經濟帶來雙面刀效應。一方面,台幣貶值確實讓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但另一方面,進口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能源和原物料等必需品。
我親身感受到的是食品價格的上漲。2022年台灣食品類CPI上漲了6%,雞蛋價格更是飆升26%!這些漲幅部分源自進口飼料成本的上升,而台灣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占比高達22.8%,當美元升值時,這些進口商品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台灣央行雖然也跟進升息,但力道遠不及美國。2022年以來僅升息75個基點,這種「慢慢來」的謹慎策略在面對美國激進升息時顯得相形見絀,也難以阻擋台幣的下滑趨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資金外流問題。當台幣貶值速度超過投資回報時,外資自然選擇撤離。2022年台灣股市資金外流高達416億美元,在亞洲市場排名第一,占比超過七成!這也解釋了為何同年台股大跌21%,全球表現倒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3港股走勢回顧與Web3視角解讀

2023年港股市場疲軟,恆生指數下跌13.82%。盡管整體表現不佳,部分個股如皇璽集團等表現突出,漲幅超過100%。同時,信懇智能等公司跌幅顯著。市場低迷給Web3帶來新機會,或促使傳統企業探索轉型,影響融資策略。整體表現或反映加密資產的潛在價值。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碳權交易市場:2025年投資機遇與風險分析

碳權是可交易的碳排放權利,通過市場和政府分配形成。碳交易市場影響碳價的因素多樣,投資者可通過股票、基金及直接交易參與碳權交易。選擇碳概念股時需考慮企業碳情況及技術指標。碳市場提供新機遇和風險,需審慎評估。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警示股也能買?投資者必讀風險指南

處置股是市場上因異常波動被列入特別觀察名單的股票,交易受到限制。雖然一些處置股在結束關禁閉後會有漲幅,但風險較高,流動性差,專業投資者應慎重考慮。長期投資者可根據公司基本面判斷,而短線投資者應避免這類股票。總之,投資處置股需要謹慎,重視基本面及風險承受能力。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看K線,就像解讀市場心跳
K線,這個交易者眼中的"蠟燭",其實就是市場情緒的縮影。每根K線都在訴說著一段故事,記錄著多空雙方的激烈博弈。我曾經花了無數個夜晚盯著這些紅綠交替的圖形,試圖從中尋找規律,直到明白它們背後的真相。
K線本質上是用四個價格點(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濃縮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走勢。實體部分顯示開盤與收盤的差距,上下的"影線"則記錄了期間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在台股中,紅色K線(陽線)代表收盤價高於開盤價,反映買氣強勁;綠色K線(陰線)則表示收盤價低於開盤價,顯示賣壓較大。但美股交易平台常用相反的顏色設定,讓不少新手一開始就陷入混亂。
日K、週K、月K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交易視野。短線交易者偏愛日K,能看清短期波動;中長期投資者則更看重週K和月K,過濾掉市場雜訊,聚焦大趨勢。我發現太專注日K容易被市場噪音干擾,讓人迷失在短期波動中。
分析K線不需要死記硬背各種形態,關鍵是理解它們背後的市場力量對比。沒有上下影線的紅K代表多方完全控盤;上下影線長短不一的K線則顯示多空力量拉鋸的過程;十字星形態則意味著市場陷入猶豫。
讀懂K線要注意三點:收盤位置、實體大小和與前期K線的對比。當波段低點逐漸上升且接近阻力線時,往往意味著買方力量正在累積;動量極度超買或超賣時,趨勢可能即將反轉;而假突破後的回落,常常是最佳的逆勢交易機會。
這些年來,我看多了市場的欺騙性突破,也領教過主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期貨交易中的觸價單策略:提升交易效率與風險管理

觸價單是一種高效的期貨交易委托單,能夠通過設定觸發價格實現自動化交易,幫助交易者把握市場機會並管理風險。本文探討了觸價單的定義、應用策略和操作方法,強調了其在震蕩和趨勢市場中的應用,以及與其他訂單類型的比較。使用觸價單時,需要注意滑點風險、槓杆風險等問題,適合期貨交易者靈活運用。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穎佳集團最新財報出爐了。數字看起來有點不盡如人意,但市場似乎不太在意。反而是他們雲端業務的野心令人瞠目結舌。
四年內要成長8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股價一飛沖天,創下新高。看來投資者對這個計劃信心十足。
有趣的是,穎佳還簽了個天價算力採購單。3,000億元!這數字有點嚇人。市值一度逼近萬億,真是讓人咋舌。
這股熱潮迅速蔓延開來。供應商們股價齊漲,有的甚至直接漲停。看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穎佳的雄心壯志確實令人印象深刻。14倍成長?350億資本支出?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分析師們都說,這反映了AI市場的爆發性需求。整個供應鏈都會受益,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目前穎佳股價40.63元。分析師們給出的目標價是59.74元,看來還有上升空間。不過市場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
AI驅動工具和競爭對手分析正成為行業熱點。穎佳似乎也在緊跟這些趨勢。這場AI大戲還真是精彩紛呈啊。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中山材料所在2025年大放異彩。這個材料科學界的大咖機構取得了不少成就,影響力也不小。它在高級材料研發上一直很強,尤其是復合材料方面。
數據顯示,該所今年發了500多篇高水平論文,申請了200多項專利。挺厲害的。一些成果已經產業化了。他們跟不少大公司合作,一起搞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材料什麼的。
有意思的是,他們在AI芯片散熱材料上有了重大突破。這個已經用在新一代AI服務器上了。還有,他們搞出了M9級高頻高速覆銅板材料。這個好像打破了國外壟斷,成了業內唯一合格供應商。市場佔有率可能會到100%,真是有點誇張。
排名方面,中山材料所進入了全球頂尖行列。在Nature Index 2025年度全球材料科學領域排第8。他們還有好幾個教授入選了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看來實力確實不錯。
未來怎麼樣?他們說要繼續搞前沿科技,多投錢研發新興領域。到2026年底,計劃把總研發經費提高30%。看來是想在全球材料科學界更上一層樓。不過,這種野心能不能實現,還真不好說。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5年四巫日來了,臺灣投資者要留心了。
這是美國金融市場的大日子。四種衍生品同時到期,市場可能會瘋狂。日期如下:
3月21日、6月20日、9月19日、12月19日。都是周五。
臺灣時間?從午夜到凌晨三點左右。
四巫日有點嚇人。交易暴增,股價亂竄。像是金融界的小型颶風。
投資者該怎麼辦?
長期投資者別慌。短線交易者要機警。衍生品玩家最好提前準備。
2025年的市場?AI還在發燒,美股似乎看好。四巫日可能上下顛簸,但整體向上。
臺灣投資者要注意什麼?
深夜交易窗口很關鍵。槓杆要謹慎。流動性可能會變化。
總的來說,四巫日就是短期的鬧劇。長線投資者別太在意,短線交易者可以找機會。風險管理很重要。
2025年的四巫日,我們一起迎接吧。可能會很刺激!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5年1802航班的票價和行李政策有些新變化。經濟艙乘客能免費托運一件行李,不過得注意重量限制。商務艙待遇好些,可以多帶點東西。
隨身行李也有規定。經濟艙能帶個小箱子,商務艙的可以重一點。尺寸好像都一樣。
票價嘛,看你坐哪兒了。經濟艙便宜點,商務艙貴些。挑個不那麼忙的時候飛,可能省點錢。
學生和老年人可能有優惠,這倒是挺好。付錢方式挺靈活的。
不過要小心,可能還有些額外費用。航空公司的收費政策有時候挺復雜的。訂票時最好仔細看看,別到時候喫驚。
總的來說,這些規定看起來還行。但具體情況可能會有變化,最好提前確認一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預警股與加密貨幣市場異常波動管理:投資者指南

預警股是因爲交易異常被納入觀察名單的股票,具有價格波動大、成交量異常等特徵。盡管交易有限制,投資者仍需通過基本面、資金流向等方法評估其價值,同時注意風險管理,以應對市場波動。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高息ETF投資:我的配息賺錢秘訣
買ETF不只為了賺價差,更爽的是像收房租一樣定期有錢進口袋。身為一位長期投資ETF的玩家,我發現很多人對ETF配息存在誤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ETF配息其實就是基金公司把投資組合收到的股息、利息按比例分給你。想像ETF是個自動分散投資的"懶人理財包",幫你把錢一次投入多檔標的。當ETF持有的成分股(比如台積電)發股利時,基金會把這些錢集中起來,扣點管理費後按你持股比例發給你。
為什麼我鐘愛配息ETF?每月/季自動有現金流入、不用賣股票就能領錢、同時享受資產增值和穩定收息,還能分散風險。不過要注意,不是所有ETF都會配息!
ETF配息主要以現金形式發放,很少有股票股利。這跟個股不同,ETF為了保持投資組合穩定性,不會隨便改變基金單位計算基礎。
以我投資的標普500 ETF為例,它會將所有成分股的股息集中到無息帳戶,然後在每季度末按投資者持有比例派發。有些ETF甚至會在正式分配前把這筆錢再投資,賺更多或賠更慘。
配息頻率決定你多久能領一次錢。台灣ETF從傳統的年配、半年配,發展到季配、雙月配,現在甚至有月月配,特別適合需要穩定現金流的退休族。美國ETF則以季配息最常見,還有個超實用的「股息自動再投資計畫」,讓你的配息自動滾入同一檔ETF,發揮複利威力。
要領到配息,得注意三個關鍵日期:除息日(這天前買才能領)、登記日(確認誰有資格)和發息日(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