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報名參與並發帖解鎖 $2,000 創作大獎!
🌟 參與攻略:
1️⃣ 點擊連結進入報名頁面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 點擊“是”按鈕提交報名
3️⃣ 在動態完成發帖,提升發帖量和互動量,解鎖獲獎資格!
📌 只要是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發帖!
🎁 茶具套裝、Gate x 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 紀念章、點卡等好禮等你來拿!獲獎者還將獲得專屬社區流量扶持,助力您提升影響力,增長粉絲!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起底ChatGPT 賬號生意:成本3 塊賣30 有人月賺20 萬
撰文:凱爾
ChatGPT 火爆的數月間,興奮與焦慮構成了眾生相,明面上,一眾科技公司和成名大咖擠進大模型賽道;暗地裡,一些普通人在風口下尋覓著賺錢新機。
李明飛就是這些普通人中的一員,他從2 月份開始售賣ChatGPT 賬號,「批號」成本兩塊三,最初能賣出99 塊的高價。等到ChatGPT 的App 在美國上市時,賬號市場價降到了30 元,利潤空間依然可觀。
媒體造勢、大佬宣傳是「賣號者」的免費廣告。在巨頭們深鑽大模型還沒見到「回頭錢」時,這些人已經盈利了。
各種電商平台上,李明飛東躲西藏,儘管十天半月店鋪就消失一次,月均銷量依然能有五六千,單月流水超過15 萬元,而拿號成本也就一萬出頭。只不過,推廣費是大頭,占到了營收的一半以上。還有人流量多、渠道廣,單月純利潤就能有20 萬。
但這並不是一份穩定和長久的收入。 ChatGPT 的熱度如果續不上,生意就會變得不溫不火;號有了,沒流量,這錢也掙不到。過去一段時間,國產大模型井噴,一度讓李明飛和同行們擔心影響銷量,「幸好,ChatGPT 還是強,該買的人還得買。」
ChatGPT 賬號商販的背後,是人們對AIGC 工具的旺盛需求,而各種需求暫時還無法被國產大模型產品滿足。
30 元ChatGPT 賬號拿貨不到3 塊錢
5 月19 日,OpenAI 把ChatGPT 擺上了IOS 的美國區App Store,移動端上線的消息迅速在國內傳播開來,也傳到了一群小眾商家眼前。遠在14000 公里外的OpenAI,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一個舉動,為這些商家吹來了商機。
李明飛是其中一位。今年2 月,他快速感受到ChatGPT 灌向全球的AI 潮水,雖然不懂技術,沒法衝上一線搞研發,但在美團王慧文、創新工場李開復等大佬們摔杯為號時,他開始琢磨怎麼在風口中賺上一筆。
「當時,大多數人還只能看別人用ChatGPT,都躍躍欲試、心急火燎的,但國內沒法註冊賬號,我就覺得賣號肯定能掙錢。」就這樣,李明飛開始了他的賣號生意。
「剛開始賣得快,都不用你有流量,需求在那擺著,批發賬號就行了。」聊起那段時間的生意,他難掩興奮,恨不得對每個找他搭話的人一吐為快,「不過這段時間,勁兒好像過了,需求明顯少了,得有流量才好賣。」
但ChatGPT 的熱度一波接著一波,如今,新的熱點是ChatGPT APP 上線了,不僅用起來更方便,還支持語音輸入。 「這幾天單子又多了,」李明飛又多了個掙錢門道。
他口中多出來的掙錢路子是指賣美國區的App Store 賬號,因為當前ChatGPT 只能在蘋果的美區商店下載,「這個不貴,18 塊錢。」
ChatGPT 上架美區App Store
李明飛介紹,他現在銷售的包括普通的ChatGPT 賬號,也就是官網的免費版,用的是GPT-3.5 大模型,售價30 元;以及採用了GPT-4 模型的ChatGPT Plus 賬號,分共享版和獨享版,價格分別是80 元和200 元;還有AI 作圖工具Midjourney 的共享會員,賣40 塊。
「普通ChatGPT 賬號賣得最多,價格便宜,30 塊錢能一直用,」李明飛說,要是買的多還能便宜。以「想做代理」向李明飛打探價格,他很快給出底價:7 塊錢。
從30 塊到7 塊,李明飛比直播間裡賣力帶貨的主播還顯大氣,主動打了個「骨折」。不僅如此,官方收費每月20 美元(約141 元)的ChatGPT Plus,李明飛給到了160 元的供貨價。不過,他提醒道,「Plus 的你盡量少推,這東西成本高,有人找你退款是很麻煩的。」
李明飛反映,ChatGPT Plus 由於多了海外賬戶充值這一步,如果代充值的渠道出狀況,可能會導致封號,如果客戶用幾天發現被封了,肯定會找售後,太麻煩。不過這個貴,買的人也少。
在問到「普通賬號還能便宜嗎」,李明飛說,可以給到3.5 元,但是是機器批量註冊的,有封號風險,「人工註冊的貴一點,但基本不會封。」
一番交談後,李明飛坦承,他也是找人拿號,由於拿的量大,成本平均下來2.3 元左右。按照這個成本價,一個號賣30 元,賣一個一頓「豬腳飯」就有了。
「有同行一個月純利20 萬」
從李明飛的描述看,賣ChatGPT 賬號利潤空間十分可觀。但具體能賺多少,還得看銷量怎麼樣。
李明飛稱,他的主要售貨渠道是某寶店鋪,為此還找人開發了個簡單的網頁,如果有人通過通訊軟件詢問,可直接在網頁下單。
「看流量,好的時候幾天能賣1 千個,如果網絡店鋪不被封,一個月能賣五六千個。」這個數量對應的售價是30 元檔,「如果便宜還能賣更多,但低價賣不值得。」如此計算,他一個月流水能達到15 萬元以上。
「那你豈不是一個月輕鬆賺十幾萬?」看到這樣的揣測,李明飛說起不易之處,「電商平台還要投廣告,你以為純利呀。」他透露,要想賣得多,得花錢投放優先展示店鋪,「就是別人一搜關鍵詞,就能看到你的店,推廣費用占到了流水的一半以上。」
按他的說法,一個月銷售額15 萬元,光推廣費就得7 萬多,遠遠高過了拿號成本。不過,這個推廣費並非固定支出,推廣費與流量成正比,「虧錢倒是不至於」。
在電商平台倒賣ChatGPT 賬號,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某寶客服告訴《元宇宙日爆》,平台不允許上架ChatGPT 賬號,但暫時並沒有相關明文規定,只是說「發布禁止發布的商品可能會導致商品下架等風險」。
李明飛也知道平臺本身不讓賣ChatGPT 賬號,「發現了會封店鋪,交了推廣費也沒用,人家看不上你這個錢。」他說,他賣號這幾個月已經不知道被封了多少個店鋪,他只能「打游擊」,十天半個月就得換店名。
李明飛也試過其他平台,但審核更嚴格,「沒法搞」。比如,在閒魚搜索「ChatGPT」,優先顯示的結果是名為「notre chat」的女鞋。
「你要是現在才開始賣,還是有點晚了。」李明飛說,現在賣的人多了,需求也慢慢少了,基本上想有賬號的人都有了。 「還是剛開始好,那時候賣的還貴,一個號能賣到99 塊錢,有同行一個月純利潤20 萬。」
在李明飛看來,賣賬號這事其實沒什麼門檻,無非就是拿號的成本高低。他自己也試過用可接受國外手機驗證碼的平台註冊賬號,成本也就一兩塊錢,但一個個註冊太麻煩了,不如「批號」方便。 「這事也沒那麼穩定,你做做就知道。現在很多渠道都不能推廣,有精準流量才好辦。」
國產大模型「沒影響生意」
在李明飛賣號的幾個月間,國內科技公司也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百度、阿里等巨頭相繼發布「國產版ChatGPT」,齊齊對標OpenAI。
3 月16 日,百度推出文心一言,並開放測試;4 月7 日,阿里版ChatGPT 產品通義千問開啟內測邀請;兩天后,360 大預言模型「360 智腦」開放預約。此後,國產大模型進入井噴期,華為「盤古」、商湯科技「商量」、出門問問「序列猴子」、科大訊飛「星火認知」等一眾大模型和類ChatGPT 工具亮相。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國產大模型時代拉開序幕,曾讓李明飛和他的同行感到不安。 「我們互相通了個氣,都有點擔心國產ChatGPT 出來後沒人買賬號了。」
最讓李明飛關注的無疑是文心一言的那場發布會。畢竟,百度是第一個,也是外界看來最有能力做好對話機器人的公司。
那天的場景令李明飛印象深刻,「李彥宏就放了個提前錄好的視頻,評論區都罵慘了。」沒等發布會開完,他就退出了直播間,心裡有了底。
後續,文心一言開放測試,越來越多人用上了這個國產大模型,但各種翻車案例也在網絡上傳了個遍。等到後續再有科技公司發布大模型,李明飛直接不關心了,他認為ChatGPT 的標杆位置暫時沒人能撼動。
李明飛說,雖然國內的大模型基本都可以免費使用,但剛出來時,很多都需要邀請碼才能參與測試,也就是說要搞到賬號還是有門檻的。 「但你見過誰賣國內的號,國外的還是比國內的牛X 的多。」
在李明飛的感知裡,國產大模型的集中出現對他的賣號生意沒有明顯影響,即便後續銷量走低,他也不覺得是國產大模型搶走了風頭,而是他的賣號同行們多了,更說明了國內用戶對ChatGPT 的需求大,「這東西大家只會用最好的那個,畢竟也花不了多少錢。」
另一名售賣ChatGPT 賬號的商家也有同感,「我們賣我們的,他們出他們的,不衝突。」
擔心熱度下降與法律風險
儘管ChatGPT APP 上線又吸引來了一波客戶,但李明飛也隱隱感覺到,熱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加上各種平台的圍追堵截,他預料這行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啥事都是吃第一波紅利賺錢最快,這事本來也不是長久之計,賺一天是一天,賣不動就撤唄。」李明飛想得開,能趕上這波浪潮賺點錢,他很知足,況且,在他眼裡,這也不是個「穩當」的買賣。
「不穩當」主要還是擔心法律風險。李明飛嚴格遵守著一個自己設定的底線:不銷售虛擬網絡工具。在互聯網黑話裡,這個工具有各種諧音代稱。由於中國大陸IP 無法訪問ChatGPT,用戶需要虛擬網絡才能使用。李明飛遇到過無數次詢問該工具的,他統一回复「不賣」。
國內IP 無法訪問ChatGPT 網站
搜索公開信息,國內因提供「翻牆」服務非法牟利被判處刑罰的案例比比皆是。廣州白雲法院2022 年做出的一則裁決顯示,某團伙在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下,通過經營可以逃避監管、擅自訪問境外互聯網的「翻牆」網站,以收取套餐費用的形式為用戶提供「翻牆」服務,從中非法獲利。其行為構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主要犯案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五萬元。
即便是不碰涉險業務,單純售賣ChatGPT 賬號也存在越線風險。
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朱杰稱,這種買賣行為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等違法行為。 ChatGPT 的正版服務由境外機構提供,而未經我國相關部門批准利用虛擬專用網絡跨境提供經營活動是被明確禁止的,所以國內這些代問、代註冊的商家以營利為目的,搭建或使用虛擬專用網絡進行註冊賬號,未辦理國家相關行政許可,擅自經營買賣國外賬號,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
李明飛和他的同行也在關注這些信息,「目前為止還沒聽說誰因為賣GPT 賬號出事的。」他依然警惕,也坦言這並不是一個長久且穩妥的生意。 ChatGPT APP 上線了,他預測熱度也會如ChatGPT 網頁一樣,會隨著時間一點點變得平靜。 「李明飛們」也在張望著下一站,等待另一個好用的海外AI 產品出現,在他們眼裡,那是普通人也能在風口中抓住的機會。
(文中李明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