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加密律師觀點:為什麼說RWA代幣化大部分都無法實現?
作者:_gabrielShapir0, 加密律師, Delphi Digital法務總監
編譯:Felix, PANews
當下“RWA”所謂“代幣化”大多是不可能的實現的。 目前RWA有三類形式:
如果沒有政府認可相關的代幣化計劃,不能對房地產擁有權或任何其他有產權的資產進行代幣化。 所以在實踐中,第二類實際上等同於第一類,人們將一個實體的股份代幣化並且該實體擁有該資產。
對於私有無形財產,第二類可能有一些例外。 例如創建一個NFT,自動將一定的版權分配給該NFT的合法持有者,這是源於道德和合約的版權,而不是政府。
但是創建不記名證券也不現實,因為不記名證券大多是非法的,因此在實踐中,第一類也不能被代幣化。 相反,您會得到像USDC或USDT這樣的“紀念品代幣”,它通過各種間接的高度可信機制接近RWA的價值。
第三類實際上是可行的。 不記名收據是合法的,通過私人協定,代幣可以被視為構成這樣的收據。 因此第三類幾乎是唯一真正的“RWA代幣化”,Mattereum專案就是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專案看起來屬於第一類但實際上屬於第三類。 比如Roofstock Onchain*(注:一個專門從事代幣化房地產的平臺,使用者可以使用NFT購買單戶房產)*,Roofstock Onchain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權益代幣化:
在此例中,有限責任公司的權益通常不是證券,因此實際上屬於第三類。
**那“代幣化證券”呢? **
通常情況下,這是一個誤稱,因為代幣不是證券。 美國SEC和其他監管機構要求權威帳本由轉讓代理和經紀人/交易商共同維護,而不是公鏈。 公鏈上的代幣可能會用來紀念擁有權轉移,但本質上是一個滯後/非權威指標。 公鏈上的代幣是轉讓代理私人帳本上認可的擁有權的“紀念品”,它們本身並不是證券或安全工具。
請記住,大多數人甚至不擁有他們的「非代幣化」證券,他們擁有的是來自經紀交易商的「證券帳戶」或「證券權利」,並且經紀交易商也不擁有該證券。
總體而言,不應該在區塊鏈上重構整個混亂的證券擁有權體系,而且這也毫無意義。 在整個證券擁有權體系中,可以通過多個經紀商追蹤索賠,從銀行到DTCC(美國的證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和Cede & CO(存托信託公司候選人),以獲得實際的安全性。
證券代幣化的好處(如果有的話)是在鏈上創建一種更直接、更即時的擁有權形式。 證券代幣化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要麼需要非常巧妙的法律手段,而目前幾乎沒有人這樣做,要麼需要對法律、法規和市場習慣進行重大改變。
區塊鏈的重點是減少信任假設/要求。 在目前幾乎所有的情況下,“RWA代幣化”增加的信任假設,已遠遠超過了正常鏈下擁有權所需的信任假設。 正如您在USDR脫錨中所看到的那樣(並且未來還會看到),“收益率”對於風險(通常被巧妙隱藏)來說不成正比。
但從長遠來看,作者實際上看好RWA,法規最終會適應市場變化,但這需要繞過規則來實現。 與此同時,作者不希望人們購買或兜售他們不理解的任何產品。
此外,所有RWA相關文檔都應始終完全公開,但目前看來並非如此。 參與不公開的RWA,就像使用未經驗證的未公開的智能合約。
相關閱讀:萬字解析當下 RWA 的實現路徑及未來 RWA-Fi 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