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 Melody、Frank,PANews
就在10月底香港乙太坊大會舉辦期間,恰逢比特幣價格大漲,目前基本企穩3.5萬美元。 對於未來市場走向的預期,近段時間以來,基於現貨比特幣ETF、比特幣減半的市場敘述,以及基準利率可能已經或將在短期內達到峰值,許多機構和研究人員認為,2024年可能是比特幣的重要一年。
仰望星空的同時需要腳踏實地,推進Web3行業實現大規模採用,不可能單憑敘事和潛在的宏觀利好實現。 香港Web3.0協會會長陳德霖此前代表協會就《施政報告》向港府提交的建議書中明確表示,“Web3.0的核心基礎設施是區塊鏈,但目前公鏈基礎設施仍然存在技術和機制層面的不足,包含性能瓶頸、安全風險、隱私洩露以及技術風險等問題。 “在乙太坊香港大會ETHHK期間,PANews對參會的一些不同類型專案進行了採訪,從開發者和創業者視角,聊一聊行業現狀,未來預期、以及基礎設施層的發展潛力和方向。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就2024年的市場預期、大規模採用等話題,Newman Group的創始人Adrian Lai講述了他的觀點。 在過去6到8個月的時間里,Newman Capital的投資偏向於以零售項目為主的領域。 例如在行業引起廣泛關注的memeland,其為網路娛樂社區9Gag推出Web3專案,而Newman因為看重其去中心化社交屬性成為了該專案第一個投資者。 Adrian認為,不論是ETF申請還是比特幣減半事件,現在行業內的這些特殊因素是讓人對牛市感到樂觀的,因此Newman會看好明年市場的反應,屆時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將是使用者的增長量而非營收數據。
Adrian對下一年出現百萬用戶級別的Web3應用程式持樂觀態度,不過,他認為去中心化社交走向大規模應用相對困難,而更看好在使用習慣上接近於Web2模式的應用。 他以Newman剛剛投資的比特幣返利平臺Lolli為例,該平臺的使用者使用體驗與主流線上購物應用相仿,而使用者在消費后能夠以比特幣的形式獲得返利。 通過現金付款返還比特幣的方式,在使用場景上更容易對Web2使用者拉新,而比特幣的返還獎勵也會讓傳統用戶開始慢慢接納和交易加密貨幣。
TKX 資本始創人兼合夥人Chris李書沸表示在採訪中同樣表示看好Web3走向大規模採用。 其目前重點關注的賽道包括CEX平臺類,內容、NFT、音樂、視頻、GameFi等娛樂消費類,並看好Layer2生態和TON生態的發展。 他指出留意比特幣的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GreedIndex)和比特幣市佔率(Bitcoin DominanceIndex),這兩個是判斷牛熊的重要指標。 就宏觀層面,他認為美國明年有90%的概率會進入經濟衰退,整個市場相對在往悲觀方向走。 屆時如果美聯儲採取降息措施,借貸成本和投資成本將會降低,從而增強市場流動性。
擴容是行業內老生常談的話題,Rollup即服務協定AltLayer的Dorothy表示,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擴容方案,不論是AltLayer的Wasm Stack還是Arbitrumd的Stylus等,在整個TPS方面都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數位。 但是基礎設施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項目不夠充足,從宏觀環境看,是由於是熊市流動性不足,整個市場環境不好; 從人才儲備的角度來看,整個開發者社區的規模太小,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行業能內夠寫Solidity語言的人還是少數,會寫Rust或者Move語言的開發者也並不算多; 在最為重要的用戶體驗方面,除了通過擴容以在gas fee和運行速度進行改善,還需要向能夠讓使用者直接從交互方面得到接近Web2原生的體驗的方向推進。
全鏈域名服務商StarProtocol的聯合創始人Ervin Zhuang表示,如果用戶體驗和使用成本方面能夠得到改善,大量的應用會更好地遷移到Web3上。 他以近幾個月大火的 Friend.tech 為例,他表示 Friend.tech 的概念並不新穎,他們之前已有注意到與之類似的社交區塊鏈DeSo等SocialFi專案,但當時這些應用並沒有 Friend.tech 這麼好的用戶體驗。 所以讓Web2使用者在Web3中獲得更簡單的用戶體驗的基礎設施,包括社交登陸、MPC錢包、基於ERC-4337的AA錢包的整合等,都是非常好的未來的方向。 另外在大家比較關心的gas fee的支付問題上,傳統使用者普遍對此缺乏概念和理解,需要Layer2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最大限度低降低使用者成本。
在Web3生態中,跨鏈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跨鏈技術可以理解為是擴容的延伸,當一條鏈不足以承載所有交易請求時,那就讓多鏈來承載,用跨鏈橋將他們連接起來。 然而不同區塊鏈之間無法直接交互,這給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很多限制和挑戰,如何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
來自去中心化的 Cross-Rollup橋專案OwltoFinance的Leo表示,不同的Layer2就像是海洋裡面的孤島,跨鏈橋則是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基礎設施,而目前在乙太坊上面不同Layer2或者是乙太坊外的Cosmos、Solana等公鏈之間進行跨鏈總體上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EOA帳戶可以升級成AA(帳戶抽象),他表示希望乙太坊可以進行一個基礎設施上的升級,讓跨鏈成為嵌入式的、本身就存在於乙太坊的一個ERC標準。 不過這需要乙太坊基金會(EthereumFoundation)和其他Layer2的專案方們一起去共建。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晶元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方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隱私計算硬體加速的Accseal的Husen Wang表示,大家過去主要關注基於演算法和軟體這兩個方面的優化。 但就像iPhone等智能手機的反覆運算過程,需要軟體和硬體的協同優化作用,區塊鏈行業目前還缺乏這種軟硬體協同的優化措施。 因此,基礎設施方面接下來要做的工作,是應當將軟體和硬體整合起來,把我們現在實現的軟體系統和硬體晶元整合在一起,帶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 此外,Husen認為行業目前已具備了大規模應用的條件,接下來可能需要政府方面促進加密貨幣的合規化以及解決出入金問題,如此一來大規模的應用將會慢慢起來。
世界經濟論壇於10月發佈「NFT的演變」報告,報告中對NFT格局的複雜性進行了分析,並強調了NFT的機遇和風險。 NFT平臺N2FT的Joyin認為,一方面市場存在過多泡沫與投機屬性,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已趨於飽和並且缺乏品質控制。 她表示,行業的主要問題在於作品本身的基礎價值僅靠市場無法精確定義,不能只依賴於名人和品牌效應,而如何賦予這個作品本身的價值以及長期錨定就變得十分重要。 不過在下行的市場中,機遇與挑戰並存,越是在這種環境中越可以促使從業者發掘新模式。 例如在NFT的金融屬性和金融潛力還可以深入挖掘,NFTFi相關的基礎設施及相關的金融模式有待發展探索,以及行業能否對基礎價值進行重新定義,而這些因素之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8957 熱度
13503 熱度
11467 熱度
5236 熱度
1549 熱度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採訪 | Melody、Frank,PANews
就在10月底香港乙太坊大會舉辦期間,恰逢比特幣價格大漲,目前基本企穩3.5萬美元。 對於未來市場走向的預期,近段時間以來,基於現貨比特幣ETF、比特幣減半的市場敘述,以及基準利率可能已經或將在短期內達到峰值,許多機構和研究人員認為,2024年可能是比特幣的重要一年。
仰望星空的同時需要腳踏實地,推進Web3行業實現大規模採用,不可能單憑敘事和潛在的宏觀利好實現。 香港Web3.0協會會長陳德霖此前代表協會就《施政報告》向港府提交的建議書中明確表示,“Web3.0的核心基礎設施是區塊鏈,但目前公鏈基礎設施仍然存在技術和機制層面的不足,包含性能瓶頸、安全風險、隱私洩露以及技術風險等問題。 “在乙太坊香港大會ETHHK期間,PANews對參會的一些不同類型專案進行了採訪,從開發者和創業者視角,聊一聊行業現狀,未來預期、以及基礎設施層的發展潛力和方向。
用戶增長量是下個牛市的關鍵指標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就2024年的市場預期、大規模採用等話題,Newman Group的創始人Adrian Lai講述了他的觀點。 在過去6到8個月的時間里,Newman Capital的投資偏向於以零售項目為主的領域。 例如在行業引起廣泛關注的memeland,其為網路娛樂社區9Gag推出Web3專案,而Newman因為看重其去中心化社交屬性成為了該專案第一個投資者。 Adrian認為,不論是ETF申請還是比特幣減半事件,現在行業內的這些特殊因素是讓人對牛市感到樂觀的,因此Newman會看好明年市場的反應,屆時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將是使用者的增長量而非營收數據。
Adrian對下一年出現百萬用戶級別的Web3應用程式持樂觀態度,不過,他認為去中心化社交走向大規模應用相對困難,而更看好在使用習慣上接近於Web2模式的應用。 他以Newman剛剛投資的比特幣返利平臺Lolli為例,該平臺的使用者使用體驗與主流線上購物應用相仿,而使用者在消費后能夠以比特幣的形式獲得返利。 通過現金付款返還比特幣的方式,在使用場景上更容易對Web2使用者拉新,而比特幣的返還獎勵也會讓傳統用戶開始慢慢接納和交易加密貨幣。
2024年將是Web3行業的重要一年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TKX 資本始創人兼合夥人Chris李書沸表示在採訪中同樣表示看好Web3走向大規模採用。 其目前重點關注的賽道包括CEX平臺類,內容、NFT、音樂、視頻、GameFi等娛樂消費類,並看好Layer2生態和TON生態的發展。 他指出留意比特幣的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GreedIndex)和比特幣市佔率(Bitcoin DominanceIndex),這兩個是判斷牛熊的重要指標。 就宏觀層面,他認為美國明年有90%的概率會進入經濟衰退,整個市場相對在往悲觀方向走。 屆時如果美聯儲採取降息措施,借貸成本和投資成本將會降低,從而增強市場流動性。
開發者社區需擴大規模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擴容是行業內老生常談的話題,Rollup即服務協定AltLayer的Dorothy表示,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擴容方案,不論是AltLayer的Wasm Stack還是Arbitrumd的Stylus等,在整個TPS方面都能夠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數位。 但是基礎設施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項目不夠充足,從宏觀環境看,是由於是熊市流動性不足,整個市場環境不好; 從人才儲備的角度來看,整個開發者社區的規模太小,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行業能內夠寫Solidity語言的人還是少數,會寫Rust或者Move語言的開發者也並不算多; 在最為重要的用戶體驗方面,除了通過擴容以在gas fee和運行速度進行改善,還需要向能夠讓使用者直接從交互方面得到接近Web2原生的體驗的方向推進。
讓使用者享受更簡單的用戶體驗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全鏈域名服務商StarProtocol的聯合創始人Ervin Zhuang表示,如果用戶體驗和使用成本方面能夠得到改善,大量的應用會更好地遷移到Web3上。 他以近幾個月大火的 Friend.tech 為例,他表示 Friend.tech 的概念並不新穎,他們之前已有注意到與之類似的社交區塊鏈DeSo等SocialFi專案,但當時這些應用並沒有 Friend.tech 這麼好的用戶體驗。 所以讓Web2使用者在Web3中獲得更簡單的用戶體驗的基礎設施,包括社交登陸、MPC錢包、基於ERC-4337的AA錢包的整合等,都是非常好的未來的方向。 另外在大家比較關心的gas fee的支付問題上,傳統使用者普遍對此缺乏概念和理解,需要Layer2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最大限度低降低使用者成本。
乙太坊生態共建跨鏈橋標準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在Web3生態中,跨鏈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其跨鏈技術可以理解為是擴容的延伸,當一條鏈不足以承載所有交易請求時,那就讓多鏈來承載,用跨鏈橋將他們連接起來。 然而不同區塊鏈之間無法直接交互,這給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帶來了很多限制和挑戰,如何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
來自去中心化的 Cross-Rollup橋專案OwltoFinance的Leo表示,不同的Layer2就像是海洋裡面的孤島,跨鏈橋則是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的基礎設施,而目前在乙太坊上面不同Layer2或者是乙太坊外的Cosmos、Solana等公鏈之間進行跨鏈總體上是非常困難的。 就像EOA帳戶可以升級成AA(帳戶抽象),他表示希望乙太坊可以進行一個基礎設施上的升級,讓跨鏈成為嵌入式的、本身就存在於乙太坊的一個ERC標準。 不過這需要乙太坊基金會(EthereumFoundation)和其他Layer2的專案方們一起去共建。
區塊鏈應當軟硬體協同優化
! ETH HK創業者訪談錄:基礎設施該如何發展,2024會迎牛回?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晶元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方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隱私計算硬體加速的Accseal的Husen Wang表示,大家過去主要關注基於演算法和軟體這兩個方面的優化。 但就像iPhone等智能手機的反覆運算過程,需要軟體和硬體的協同優化作用,區塊鏈行業目前還缺乏這種軟硬體協同的優化措施。 因此,基礎設施方面接下來要做的工作,是應當將軟體和硬體整合起來,把我們現在實現的軟體系統和硬體晶元整合在一起,帶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 此外,Husen認為行業目前已具備了大規模應用的條件,接下來可能需要政府方面促進加密貨幣的合規化以及解決出入金問題,如此一來大規模的應用將會慢慢起來。
NFT的機遇和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於10月發佈「NFT的演變」報告,報告中對NFT格局的複雜性進行了分析,並強調了NFT的機遇和風險。 NFT平臺N2FT的Joyin認為,一方面市場存在過多泡沫與投機屬性,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已趨於飽和並且缺乏品質控制。 她表示,行業的主要問題在於作品本身的基礎價值僅靠市場無法精確定義,不能只依賴於名人和品牌效應,而如何賦予這個作品本身的價值以及長期錨定就變得十分重要。 不過在下行的市場中,機遇與挑戰並存,越是在這種環境中越可以促使從業者發掘新模式。 例如在NFT的金融屬性和金融潛力還可以深入挖掘,NFTFi相關的基礎設施及相關的金融模式有待發展探索,以及行業能否對基礎價值進行重新定義,而這些因素之間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