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從鏈上數據與指標看比特幣的供應縮緊問題
作者:Glassnode, UkuriaOC; 編譯:達瓴智庫
在市場中,比特幣的供應歷來緊張。 而近日,長期投資者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並且被持有的比特幣數量仍然快速增加。 在本文中,我們將使用一些鏈上的數據和指標來探討比特幣供應緊縮的問題。
摘要
預計距離下次比特幣減半還有166天,而現貨ETF在美國獲得批准上市的可能性也變得越來越大。 因此,投資者的興奮情緒隨之水漲船高。 在這種情景下,投資者將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市場上還有多少比特幣是自由流通的,而非被緊緊握在投資者自己的錢包里。
在本文中,我們將通過從宏觀角度關注比特幣的分佈來探討這個問題,並通過各種鏈上的數據和指標來衡量比特幣供應的緊縮程度。
越來越“老”的比特幣
今年以來數位資產的價格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儘管如此,比特幣長持投資者仍舊牢牢持有他們擁有的數字資產,在當前存在的比特幣中,持有時間超過一年以上的佔比徘徊在幾個活躍期的歷史最高水準:
圖1:最後活躍期在1年前的比特幣所佔市場流通比特幣的百分比
非流動性供應指標衡量的是支出歷史記錄最少的錢包中的供應量,其ATH也高達1450萬枚比特幣。 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的變化通常隨著錢包通過交易平臺提款同步變化,這表明儘管投資者提現這些比特幣,但也是對其進行託管。 自2021年5月以來,交易中的提款總額已經超過170萬枚比特幣。
圖2:比特幣的非流動性供應
比特幣的這種供應緊縮的趨向也體現於非流動性供應的月度變化率上。 目前非流動性供應仍舊處於已持續多年的凈增長期內,且仍在以每月超過71,000枚比特幣的速度繼續增長。
圖3:比特幣的非流動性變化
我們在比特幣的長持投資者的淨頭寸變化指標(該指標在Cointime Economics框架中也被稱為“拱頂供應指標”)中看到了類似的變化模式。 自2021年6月以來,該指標的變化趨勢反映了持續的資金流入,而這種資金流入在2022年6月 3AC 和 LUNA-UST 出現崩盤和恐慌性拋售之後出現了顯著的上升。
這一指標的變化說明瞭比特幣供應市場當前已日趨成熟,因為投資者會謹慎持有他們的數字資產,避免因衝動而產生不斷快速交易的不理智行為。
圖4:比特幣長持投資者的凈頭寸變化
投資者的信念分歧
長持投資者的比特幣供應(下圖中藍色折線表示)當前略低於歷史高點,而短持者供應(下圖中紅色折線表示)當前則處於歷史低點,這兩種指標在當前展現出明顯的背離。 這種動態清晰地表明,由於持有者越來越傾向於持有而非將他們的比特幣用於投資,目前市場上的比特幣供應越發緊張。
根據我們之前的研究,比特幣的長持投資者歷來會等待其價格超越歷史新高之後再重新進行比特幣的資產分配。 這一投資傾向在 2021 年大牛市期間市場上比特幣供應量的大幅緊縮中得到了證明,而與之相應的是來自短持投資者的供應量以及交易平臺數位資產流入量的增加。
圖5:長持/短持投資者的比特幣供應量隨價格出現明顯的分水嶺
如果我們計算長持投資者和短持投資者的數量比例,我們可以看到它已突破 2023 年 7 月以來的新高。 這清楚地顯示了休眠供應和流動供應之間的巨大分歧,也凸顯了比特幣供應市場當前的緊張程度。
圖6:長持/短持投資者的比特幣供應比例
活動與跳躍比例(A2VR)是一個全新的指標,它在宏觀的層面上優雅地描述了這種差異。 它通過比較比特幣投資者的持有時間衡量了數位資產“活動”和“不活動”的歷史平衡。
自 2021 年 6 月以來,A2VR 指標一直處於下降趨勢,2022 年 6 月後梯度明顯變陡。 該指標現已達到與2019年年初和2020年年底類似的低點,這兩個指標都發生在市場出現顯著上升趨勢之前。 這也表明2021-22週期的 「繁榮」 已經完全被市場沖走。
圖7:比特幣的A2VR指標趨勢
評估投資者活動的另一個視角是分析他們的花費行為。 賣方風險比率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它可以評估投資者鎖定的利潤或損失相對於資產規模(以已實現上限為指標進行衡量)的絕對值。 我們在以下框架下考慮該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僅考慮短持投資者群體,因為他們是日常價格走勢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在最近價格上漲至 35,000 美元之後,賣方風險比率從歷史低點飆升,表明許多「新比特幣」 (指持有時間不長的比特幣) 的「重新覺醒」。 這說明該群體近期出現了較大的盈利。
圖8:短持投資者賣方風險比例
然而,對於長期持有者群體來說,雖然他們的賣方風險比率略有上升,但在歷史背景下仍然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準。 該指標目前與2016年和2020年末的情況類似,而這兩個時期的比特幣總體供應也呈現非常類似的緊張情況。
圖9:長持投資者賣方風險比例
比特幣持有量的全線累積
之前的一組指標主要從比特幣長持和市場成熟度這兩個方面評估當前比特幣市場供應緊縮的局面,而接下來我們將論述從錢包收支的角度分析當前市場的比特幣供應量。 累積趨勢評分指標有助於根據持有者錢包的規模跟蹤當前市場上的比特幣供應量,該指標自10月下旬以來出現了不尋常的動態。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投資者群體的錢包帳戶都有非常良好的流入行為評分,這明顯是年初至今對比特幣市場供應收緊的最好註腳。 從該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一種模式:在大多數投資者錢包中的比特幣凈流出(下圖中紅色方塊)增加期間,市場遇到了阻力; 而市場的上漲則與均衡流入(下圖中藍色方塊)的變化趨勢暗合。 這種現象說明了投資者信心的增強和交易者交易行為的變化。
圖10:比特幣持有量的累積趨勢評分
如果我們單獨關注那些持有規模較小的持有者,比如「蝦」(<1BTC)、」蟹“(1-10BTC)和「魚」(10-100BTC),則會發現這些持有者在我們的觀察研究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該子組的餘額增長率目前相當於新開採供應量的92%,並且自2022年5月以來一直保持在較高狀態。
圖11:“蝦”到“魚”的餘額變化與比特幣開採量的對比
對成本基礎密集區域的研究
簡單地說,當前我們可以通過UXTO與已實現利潤分配(URPD)來識別成本基礎比較密集的區域,以及因為那些交易量相對較少而形成的「縫隙區域」。。 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4個與我們的當前現貨價格非常接近的重點區域。
圖12:經過實體調整后的URPD
最後,我們可以通過分別分析長持投資者(藍色)和短持投資者(紅色)的URPD來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 我們注意到大多數被短持的數字資產都是盈利的,而這些資產的大多數基礎成本都位於25,000到30,000美元這個區間內。 由於短持投資者在此前的價格上漲中採取了“獲利出局”的策略,因此賣方風險比例也有所上升——這些交易將數字資產以當前的價格轉移給了新投資者。
總體而言,這表明30,000到31,000這個美元區間應當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一個關鍵區域,因為該區域提供了最大規模的市場比特幣供應,同時它也處於成本基礎密集區域的較為上層的位置。 鑒於在35,000美元左右完成交易的比特幣仍然較少,這說明市場將在價格回歸到30,000美元的時候才會做出比較明顯的反應。 市場的比特幣價格據估計應當與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提到的真實市場平均價格保持一致,這也是我們對“主動投資者成本基礎”的最佳估計。
圖13:經過實體調整后的未花費的已實現利潤分配(URPD)
總結
比特幣的市場供應歷來處於緊縮狀態,而近期尤甚——許多描述“比特幣不活躍”的指標已經達到了多年甚至歷史新高。 這些數據都表明瞭比特幣市場供應的緊縮狀態非常嚴重,考慮到比特幣價格在年初至今的強勁表現,這一反常的現象令人尤為關注。 考慮到比特幣預計在明年4月再次減半,再加上當前美國現貨ETF的積極勢頭,預計未來的幾個月對比特幣投資者而言將是令人興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