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乙太坊正走向模組化
模組化區塊鏈的概念
模組化區塊鏈是專注於處理少數職責並將其餘部分外包給一個或多個獨立層的區塊鏈。 模組化區塊鏈可以用於處理以下單個任務或組合任務:
**執行:支援交易的執行並實現與智能合約的部署和交互。 **
**數據可用性:保證交易數據的可用性。 **
**共識:准許交易的內容和順序。 **
**結算:用於完成交易、解決爭議、驗證證明以及在不同執行層之間進行橋接。 **
! [乙太坊正走向模組化] (https://cdn-images-1.medium.com/max/1000/0*UkItdv6RdGoqHJnz)模組化鏈通常執行兩個或多個相互依存的功能。 例如,數據可用性層必須就數據排序達成共識,否則不可能知道哪些數據代表了歷史記錄的正確版本。
模組化區塊鏈設計的優點
**可擴充性:**在區塊鏈中使用模組化可以增加規模,而不會引入有害的信任假設。
**便於啟動新區塊鏈:**通過利用模塊化設計,新的區塊鏈可以更快地被啟動,同時也不必擔心架構的每個方面都要保持正確。
**靈活性:**專門構建的模組化鏈為權衡和設計實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例如,模組化區塊鏈系統可能包括關注安全性和數據可用性的模組化鏈,而其他的則關注執行。
模組化區塊鏈設計的缺點
**安全性:**與單片鏈不同,模組化區塊鏈不能保證其自身的安全品質。 如果用於處理共識和數據可用性的安全層無效,則模組化區塊鏈將面臨失敗風險。
**複雜性:**實施模組化區塊鏈設計引入了新的複雜性。 例如,乙太坊的數據分片計劃依賴於數據可用性採樣,以確保某一條分片上的節點不隱瞞數據。 同樣的,執行層必須創建某些複雜的機制,例如欺詐證明和有效性證明,以使安全層可以保證鏈下狀態過渡的有效性。
**Token價值:**由於應用程式有限,一些模塊化區塊鏈的原生token可能無法吸收價值。 例如,與執行層相比,僅專注於共識和數據可用性層的實用程式token用途很少,因此要吸引參與者進入此類網路也可能更加困難。
乙太坊的模組化形式:分片和rollup
像比特幣等第一代區塊鏈一樣,乙太坊最初也被設計為單片區塊鏈。 但是,為了增強網路性能、提高可擴展性和可持續性,乙太坊網路目前正在向模組化框架過渡。
分片是將系統(例如資料庫)分成多個部分來運行的過程。 通過跨多個元件的功能分配,系統可實現更多的輸出和效率。 在區塊鏈網路中,分片將區塊鏈分成多條子鏈,由子鏈來處理不同部分的網路活動。
在乙太坊的分片設計中,64條分片鏈將平行運行。 分片可以平行處理交易(執行分片),也可以用於存儲不同部分的區塊鏈數據(數據分片)。 使用數據分片,乙太坊節點將只存儲在其分片鏈上發佈的數據 — — 這與當前結構相反,當前結構需要所有節點存儲相同的數據。
! [乙太坊正走向模組化] (https://cdn-images-1.medium.com/max/1000/0*cK0jaaSCnsFHFvvp)乙太坊的信標鏈和分片鏈之間的關係
分片是一種模組化形式,由不同的元件(分片鏈)處理不同的職責。 在數據分片中,分片鏈存儲乙太坊數據的不同部分,而執行分片使每條分片鏈都可以處理自身的一組交易,從而增加了數據輸送量並減少了處理時間。
一些開發人員採用了以rollup為中心的方法來擴展乙太坊。 與純鏈下擴展解決方案(例如側鏈)不同,rollup與主鏈緊密結合。 在保留結算、共識和數據可用性的前提下,乙太坊區塊鏈將計算外包給rollup。 由於乙太坊充當L2 rollup的基礎層,rollup可以在不損害去中心化或安全性的同時通過更快的區塊時間和更大的區塊去積極地優化執行。
! [乙太坊正走向模組化] (https://cdn-images-1.medium.com/max/1000/0*CKVe58EXJSowUumz)乙太坊(L1基礎層)和rollup(L2)在模組化區塊鏈體系結構中的功能
乙太坊的模組化技術堆棧發展進程
乙太坊的模組化技術堆疊發展進程如下:
單片區塊鏈:代表著乙太坊L1或主鏈,本身是一個單片區塊鏈。
Rollup:充當執行層的L2解決方案,例如Arbitrum和Optimism,將執行層從乙太坊L1移出,發佈state roots和rollup數據並傳回給乙太坊L1。
模組化rollup:具有模組化數據可用性的rollup。
! [乙太坊正走向模組化] (https://cdn-images-1.medium.com/max/1000/1*RKX4YobvmDnOmp0AE9SLSg.jpeg)以太坊的模組化L2技術堆棧可以在保留高水準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提供可擴展性。 這種強大的組合為乙太坊為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奠定基礎。
單片區塊鏈
單片區塊鏈是以太坊的原始運行形式,無需使用rollup或數據分片即可處理所有內容。 這種單片架構安全性最高,但需要付出高成本和可擴充性有限的代價。 因此,乙太坊主網的交易速度相對較慢,平均TPS只能達到15–20。 目前,乙太坊正逐漸轉變為模組化區塊鏈,主要通過採用以rollup為中心的計算和數據分片策略來完成這一過程。
匯總
Rollup是模組化區塊鏈中最早的技術突破,它提供了一個用於執行的單獨層,擴展了乙太坊的單片體系結構。 Rollup可以將區塊鏈的執行層安全地抽象到排序器,即在定期將壓縮數據傳回乙太坊主網進行驗證之前使用強大的計算機來打包和執行多個交易。 Rollup通過將此計算過程轉移到乙太坊鏈下,可以使TPS提高20–50倍。
在當前的情況下,rollup扮演著執行層的角色,處理交易,同時外包結算、共識和數據可用性。 例如,利用Optimistic虛擬機的optimistic rollup以及運行zk EVM的ZK rollup。 這些rollup執行智慧合約和處理交易,但仍然依靠乙太坊來進行以下操作:
結算:所有rollup交易均在乙太坊上完成。 Optimistic rollup的使用者需等到挑戰期通過,或者在防欺詐計算后認定交易被視為有效之後。 zk rollup使用者需等到驗證有效性得到證明之後。
共識和數據可用性:rollup以CallData的形式將交易數據發佈到乙太坊主網,使任何人都可以執行rollup交易並在需要時重建其狀態。 在最終確定性(finality)之前,Optimistic rollup需要大量的區塊空間和7–14天的挑戰期。 Zk rollup將可用於驗證的數據保存30天,提供即時最終確定性,但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來創建證明。
由於有乙太坊作為rollup的基礎層,rollup可以在不損害去中心化或安全性的同時允許更快的區塊時間和更大的區塊。 Rollup可以說是乙太坊新時代的開始。 近期Arbitrum和Optimism的總交易已經超過乙太坊的交易數,這反映了乙太坊的模組化趨勢。
模組化rollup
較新的模組化rollup將數據可用性層移出乙太坊。 例如Mantle,它仍然依靠乙太坊的結算和共識,但是利用Mantle DA作為數據可用性層。 Mantle DA進行數據排序並提供數據證明,但無需執行交易; 執行交易被有效地外包給Mantle的執行層。
此前,乙太坊是rollup的唯一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導致其在成本方面面臨挑戰。 數據可用性是大多數rollup的最大成本來源,特別是儲存乙太坊上的交易數據,可佔到多達70%的費用。 而且,這一成本是變化的,並且成本與使用率成比例地增加,隨著越來越多使用者加入,逐漸構成了重大障礙。 到目前為止,只有具備大量資源的大型rollup才能容納規模較大的使用者群。
值得慶幸的是,乙太坊正在發生變化,並且以數據可用性層的形式出現了新的模組化解決方案,以減少交易數據提交成本。 數據可用性層的主要範例包括EigenDA,Celestia以及Avail,它們都致力於解決數據可用性問題,對rollup的局限性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
模組化的未來
在過去的十餘年裡,區塊鏈領域在應對可擴展性挑戰時經常陷入一個怪圈 — — 由於乙太坊的高成本和局限性,不斷去創建新的L1區塊鏈。 但是,乙太坊的高費用其實並不是不可解決的bug。
在L2解決方案逐漸成為大眾採用規範的世界中,模組化區塊鏈通過將執行、結算、共識和數據可用性層劃分來變革區塊鏈的架構。 當單片區塊鏈受困於可擴充性之時,模組化體系結構的潛力將得到釋放。
隨著數據可用性層發展和競爭,對於新的rollup而言,進入門檻和障礙將大大降低。 在不遠的未來,由於數據可用性成本的降低和模組化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在OP或ZK堆棧上的應用程式很可能會出現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