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世王
vip
幣齡 3.6年
最高等級 0
用戶暫無簡介
River 和 Chainlink 的合作意義?
River 宣布正式採用 Chainlink Price Feeds,爲其 CDP 穩定幣 satUSD 提供核心的價格數據支持,當前已覆蓋 BOB、Arbitrum、Base、BNB Chain。
表面上,這是一個常見的預言機集成新聞、但放在 River、它的意義不止於此:
※ 穩定幣的本質是定價
無論是 Maker 的 DAI,還是 Frax、Liquity、所有基於抵押的穩定幣系統, 穩定性的第一步就是準確的價格輸入。
如果價格數據不準確,清算機制失效,整個體系都會崩潰。
River 選擇 Chainlink,不只是安全背書,更是直接引入了市場驗證過的基礎設施,降低跨鏈多環境下的風險。
※ 跨鏈環境更需要統一的真相
River 的定位是鏈抽象穩定幣系統,這就帶來一個新問題:不同鏈上的 satUSD,該如何確保它們基於同一套價格邏輯?
Chainlink 在這裏的作用,是讓 River 在 多鏈環境下共享統一、可信的定價標準,從而保證 satUSD 的一致性!
▰▰▰▰▰▰▰
戰略意義?
※ 對 River:有了 Chainlink 的支持,satUSD 在多鏈擴張上的阻力大幅降低;這是可規模化的關鍵前提
※ 對 Chainlink:River 作爲鏈抽象賽道的探索者,把預言機價值延伸到了多鏈統一穩定幣系統的新場景
※ 對用戶:
LINK-5.6%
ARB-6.14%
BNB-0.8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過去一年的 Orderly 怎麼樣了?
一年前,$ORDER 上線。現在數據顯示:
• 累計交易量 134 億+ 美元
• 覆蓋錢包 89.8 萬+
• 協議費用 110 萬美元
• 向集成 DEX 支付 1405 萬+ 美元
• 完成 58 個集成
• 團隊已擴展至 75+ 成員
• 社區遍布全球 🌍
數據來看,是非常亮眼的!一年前,只有流動性、代碼與堅持。今日, Orderly 已成長爲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交易基礎設施。近期,還看到 COO Arjun 說有個還在研發的產品即將面世,這會不會是下一個推動器?👀
#KaitoYap @KaitoAI @OrderlyNetwork @0xArjun @ranyi1115 # Yap $ORDER
ORDER-4.9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Hyperion 穩定幣賺息!
最近穩定幣在 Aptos 鏈上活躍度在升溫;Aptos 現在已成爲 USDT 重要的傳輸層之一!想用低方向性風險去賺手續費的人,可以考慮在 Hyperion 穩定幣做市。
具體到這個池:
Hyperion USDT/USDC(0.01%)
圖上顯示的總 APR ≈ 21.3%,其中 Fee ≈ 21.06%、Farm ≈ 0.23%。這是當下估算,會隨成交量/價格區間變化而上下波動。
風險與預期
APR 非固定:成交量下降或區間跑偏,收益會立刻下滑
運營風險:需要不定期移動 CLMM 區間
倉位建議:從小額開始,分批進、分池分散、不要把它當無風險 20%
如果要試:
※ 準備等額 USDT/USDC → 進入 Hyperion 的 USDT/USDC 0.01% 池
※ 區間貼近中價(集中流動性),觀察 24h 成交與點差後再加倉
※ 每幾天看一次區間是否偏離;量下來了就降預期/減倉。
總結來說,這是一種可能獲得不錯手續費的穩定幣策略、但不是固定高收益產品、把它當收益工具、用小倉驗證。
#KaitoYap @KaitoAI @Aptos @aptoscnofficial $APT # Aptos #Yap
RION-23.03%
APT-3.64%
FARM-3.2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0a6fc845vip:
牛市 🐂
LBTC 在 Jupiter Lend 的玩法!
Solana 的 DeFi 从不缺速度与创新,但真正缺的,是一款能把比特币运用起来的资产。LBTC 的上线,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缺。数据显示:
LBTC 是最受欢迎的 BTC 抵押物!在 Jupiter Lend 上线不到 24 小时,就触顶 3000 万美元的供应上限。随后上限被迅速提升,目前总供应已超过 3590 万美元,借出金额达到 1700 万美元。
这让 LBTC 成为 Solana 最新钱市中 TVL 最高的 BTC 资产!
▰▰▰▰▰
借贷机制
BTC → USDC 的高效转换
在 Jupiter Lend 上,LBTC 不仅是一种存款资产(0.8% 年化收益),还能作为抵押物来借稳定币。
借 USDC 利率:2.6% |LBTC 自带质押收益:0.8%|实际有效借款成本 ≈ 1.8%
如果考虑到当前 USDC 借贷还有激励补贴,部分场景下借款利率甚至能降至接近 0.3%!用 LBTC 抵押借稳定币,可能是 Solana 全网就是最便宜的杠杆入口!
▰▰▰▰▰
套利思路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循环:
※ 存 LBTC → 拿到 0.8% 收益
※ 抵押借 USDC(LTV 75%,借款利率 2.6%)
※ 再把 USDC 出借(目前 USDC 存款 APY ≈ 9%)
这样一来:
※ LBTC 持有人继续享有比特币敞口和 0.8
JUP-3.86%
SOL-2.93%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MrQin_BTC 哈哈哈 可以嗎?
BTC-1.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MrQin_BTC 那麼爽!
BTC-1.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UXLINK 在日本把 Web3 拉進日常生活,怎麼說?
我覺得這次 UXLINK 在日本的嘗試,核心不是辦電競比賽、而是測試 Web3 產品如何在娛樂文化中自然出現。電競,元宇宙、二次元、這些都是日本年輕人再熟悉不過的場景。當 Fujicard 能在這樣的環境裏被演示出來,它傳遞的信號就是支付、消費、社交這些鏈上功能、已經可以像遊戲裏的道具一樣順手使用。
這和傳統 Web3 項目最大的不同在於:
不是先喊上鏈,而是先把大家放進一個他們熟悉的場景、再讓他們自然地接觸 Web3 工具!
另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
日本市場的合規和文化門檻都很高,但 UXLINK 選擇先在這裏做落地、說明他們想要的不是空投式增長,而是真正的用戶教育和品牌信任。長期來看,這樣的路徑可能比在新興市場單純追用戶數更有價值。
所以,我會把這次動作看作是 UXLINK 在測試 Web3 日常化的模型:
※ 電競 = 年輕人娛樂
※ 元宇宙 = 新一代社交空間
※ Fujicard = Web3 支付入口
這三個拼在一起,其實就是未來的Web3 生活方式。如果跑通了,日本只是第一站、韓國、東南亞、甚至美國市場都能復制!
#KaitoYap @KaitoAI @UXLINKofficial @RollandSaf # Yap $UXLINK
UXLINK-2.7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Lombard 刷新 Buidlpad 打新紀錄!
這次 $BARD 社區銷售,Lombard 完全把市場的熱度點燃了。目前戰績:
融資目標:$6.75M
實際認購:$79.6M+
超額:1179%
▰▰▰▰▰
對比前輩們
※ Solayer:目標 $10.5M,認購 $57.2M、超額 545%,後面最高回報 870%+,算是平台的經典案例!
※ Sahara AI:目標 $8.5M,認購 $74.5M、超額 876%、當時就被大家當成熱度天花板!
結果來看,這次 Lombard 直接拉到 1179%,一舉刷新紀錄。不僅是超募,而是把Buidlpad 打新的上限抬高了一個維度!
▰▰▰▰▰
爲什麼那麼火熱?
※ BTCFi 龍頭地位:LBTC 已經跑出 40%市場份額
※ 資本市場想象力:把比特幣變成生產性資產
※ 社區和平台雙重背書:Buidlpad 本身就是賺錢打新平台效應的代名詞,項目能在這裏超募,也是一種強認證
▰▰▰▰▰
總結
1179% 超募,Lombard 直接把 Buidlpad 的歷史紀錄改寫了。對項目來說,這是 BTCFi 龍頭的高光時刻;對我們這些參與者來說,額度稀缺到可能只能分到一點點,但這也是熱度的最好注腳!
在我看來,估計搶不到幾份了、但歷史的一幕、大家都參與見證了🥺 很羨慕那些有 2K 保底的參與者,我只能在 Kaito 上努力了!
#Kaito
LAYER-2.98%
SAHARA-3.34%
BTC-1.5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efi App 的三大未來方向?
在我看來,離不開從鏈上超級應用到現實連結!一步步的方向都顯示着:
移動端擴張
Defi App 已經在 Web 端跑出 160 億美金成交量,但真正的增量在移動端。 CEX 依然承載着 7 億用戶,移動端一旦全面開放、將是 DeFi 搶佔零售市場的拐點!
HOME 飛輪升級
通過 DIP-004/005,協議收入與 $HOME 回購形成強綁定。未來 Bonus $HOME、質押加速等機制疊加、將讓代幣價值與用戶活躍度進入正循環
鏈上和鏈下融合
除了跨鏈與永續交易,Defi App 正在探索更多現實應用場景。無論是潛在的借記卡,還是與 RWA 的結合、目標都是讓 $HOME 的價值飛輪延伸到現實消費!
▰▰▰▰▰▰
總結
在我看來,短期內、Defi App 是鏈上的 CEX 替代;中期,它將成爲移動端的 DeFi 超級入口;長期,則是把鏈上金融真正帶入日常生活的超級應用!
我個人最喜歡 Defi App 的一點是它們一直專注在代幣通縮機制這條主線上, 沒有走高通脹激勵的老路,而是通過實打實的協議收入回購,把 $HOME 打造成一個可持續的飛輪。
這也是爲什麼我認爲,它的未來方向正在走一條越來越清晰的現實路徑!
#KaitoYap @KaitoAI @defidotapp # Yap $HOME @doranmaul @bigironchris
HOME-4.23%
DEFI-4.94%
RWA-0.2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ptos 邁向 RWA 之路!
近期讀到 BCG 最新報告,裏頭有個點挺有意思:Aptos 的 RWA 體量(≈3.3 億美金)雖然不是最大的,但它被評爲成熟度最高!
▰▰▰▰▰▰
爲什麼?
不是因爲數額,而是資產夠分散、夠像市場:
※ 國債:有 Franklin Templeton 的 $BENJI,大概 9200 萬美金
※ 私募信貸:超過 2 億,包括 Apollo 的 $ACRED 這種傳統金融基金
※ 另類基金:差不多 2000 萬,涉及地產、PE、VC 這類
相比 Stellar 90% 以上都壓在一只國債上,Aptos 這邊更像一個組合:短久期的國債、收益更厚的信貸、再加另類資產,拼成一個能對接不同風險偏好的池子。
報告還特別提到 Aptos 的優勢在 VC 與機構網路。簡單理解就是,它不只是在鏈上放產品,而是能把 Apollo、Franklin 這種大玩家拉進來。對比 Avalanche 主打子網給機構單獨開小房間,Aptos更多是用公開鏈來承接各種類型的資產和需求!
▰▰▰▰▰▰
讀後感想
這個組合的價值不在 TVL 本身,而在能不能被 DeFi 復用。國債可以做抵押,私募信貸能拉長收益曲線、另類基金能補足風險敞口。如果這些資產能進一步進入借貸,衍生品、策略金庫,就會形成資金的二次乘數。
風險在於目前還是頭部幾家機構和基金會在推,流動性和二級市場深度要看後續。如
APT-3.64%
RWA-0.23%
BENJI-5.8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爲什麼 Pivot Global 會投資 Mitosis?
這故事得從兩年前說起,Pivot 第一次聽到 Jake 創始人描述他對 Mitosis 的設想時,就被深深吸引。那不是一條新鏈的故事,而是一個要從根本上重構流動性基礎設施的構想。
Jake 也並不是從零開始。他早在 2019 年就進入流動性領域,曾在 Cosmos 上開創了 Liquid Staking、如今則希望通過 Mitosis 重新定義資本在鏈間的流動方式、這也帶出了 Jake 是 DeFi OG !
▰▰▰▰▰▰
DeFi 的兩大結構性約束
DeFi 的發展極大提升了金融的開放性,但在流動性層面依舊存在兩大約束:
※ 倉位僵化:用戶一旦將資金存入協議,資產往往處於靜態狀態、無法被進一步復用或組合。這造成了資本效率的長期低下
※ 收益集中:最高收益的策略往往通過私下協商的形式只對大型機構開放。普通用戶即便參與,也只能獲得尾部收益
這兩點,使得去中心化的金融平等在現實中大打折扣然而 Mitosis 的機制創新改變了這一切!
與大多數新公鏈不同,Mitosis 並不是以更高性能或更低成本作爲差異化賣點,而是通過 協議層的機制設計去重構流動性本身:
※ 可編程流動性組件化:Mitosis 將用戶的流動性倉位轉化爲標準化、可組合的 miAssets 和 maAssets,使資金能夠在多策略和多協議間自由流動
※ 收益機會的
MITO3.56%
ATOM-3.02%
DEFI-4.94%
OG1.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怎麼刷 Defi App XP 最有效?
親測了一段時間,這是我一直在做的:
※ 必須質押 $HOME 來獲得三倍積分!這樣刷才能最有效率!
※ 避開晚上刷 XP, 手續費特別特別高!早上最好!
※ 每一刷,數額控制在 700 USDT/700 USDC !超過手續費就高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大家有什麼小技巧也能分享、一起學習!
#KaitoYap @KaitoAI @defidotapp # Yap $HOME @doranmaul @bigironchris
HOME-4.2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Lombard 會不會是下一個 BTCFi 現金流之王?
在加密世界裏,USDT / USDC 定義了穩定幣的起點。而在比特幣資本市場,Lombard 很可能走的是類似的道路。但很多人習慣把 Lombard 歸類爲 LST 協議,但它的本質更接近發行方。
▰▰▰▰▰
商業模式的相似性
Lombard 與 Tether/Circle 的邏輯幾乎一致:
※ Tether/USDC:用戶存美元 → 發行 USDT/USDC → 把底層美元投入美債賺息。
※ Lombard:用戶存 BTC → 發行 LBTC → 把 BTC 投入 Babylon、Vault、Basis-trade 策略賺息
▰▰▰▰▰
關鍵差異
※ Tether/Circle:收益歸公司,用戶只有使用權
※ Lombard:收益主要歸用戶,協議只抽取少量費用
這看似一個細節,卻是 Web2 與 Web3 的根本差別。前者是平台收益邏輯,後者是協議收益邏輯。
▰▰▰▰▰
爲什麼重要?
今天的 Tether/Cirlce,靠 3–5% 的美債收益,年利潤以十億美元計、成了加密市場現金流之王。Lombard 也在復刻這一模式,但對象換成了比特幣:通過質押與策略,目標年化 1-5%+。
不同的是,它不是替用戶賺錢,而是讓用戶自己拿走這部分收益。這意味着 Lombard 既復制了 Tether/Circle 的現金流邏輯,又補上了
BTC-1.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