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riša Černe。同步发布于 @ lemniscap
我们正式宣布,已参与 Flying Tulip 的 2 亿美元种子轮投资。Flying Tulip 是由 Andre Cronje 及其团队推出的新项目,目标是从零构建一套涵盖现货、永续合约、期权交易、借贷及结构化收益的一站式全栈交易平台。尽管项目布局广泛,本文聚焦于 Flying Tulip 的创新募资模式。
挑战 DeFi 领域巨头并非易事。这些头部平台资本充足,拥有稳定营收和大型团队,运营能力远超精简初创企业。同时,他们享有强大的网络效应、深度系统集成与忠实用户基础。此外,在行业标准与合作关系的影响力方面也尤为突出。
所以,即便初创团队带来技术创新,能否成功推向市场则是另一场硬仗。挑战不仅限于技术,还包括资金和社区。Flying Tulip 将加密资本形成方式重新思考,拒绝短期流动性和昙花一现的代币机制,构建可持续运营的募资模型,为产品矩阵独立发展提供保障。
加密代币目前最成功的应用是众筹:发行代币、募资、项目启动。但多数代币在首发阶段后逐渐失去关注,价格长期下行,团队难以维持持续需求。
尽管基于代币的功能性仍在不断探索,许多项目实际将代币作为筹资工具,这一机制最适合项目孵化期,尚未形成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之前。
Flying Tulip 正视这一现实,并据此设计募资模型。
核心思路:通过代币销售募集大量资金,将资金配置到低风险 DeFi 策略,用所得收益支撑运营,直至产品矩阵实现自主创收。
投资者可获得由永久卖出期权担保的 Flying Tulip (FT) 代币。只要持有,随时可按原投资金额赎回代币,期权永不失效。理性情况下,只有代币价格低于买入价时,投资者才会行使期权,届时代币被销毁。
投资者实际承担约 4% 的机会成本,这部分本可通过直接参与 DeFi 获得。但他们获得的是 FT 上涨潜力,并由结构化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下行风险。
Flying Tulip 计划募资 10 亿美元。无锁定期,所有代币发行即全部分配给投资者。资金池年化收益约 4%,每年可为运营及产品孵化提供 4000 万美元资金,直至手续费收入占据主导。
资金池收益将分配于运营支出和 FT 代币回购。未来,主产品矩阵的手续费收入也将进一步增强回购需求。
需特别注意,投资者如在二级市场出售 FT 代币,则卖出期权失效。原始投资资金将转入基金会,用于回购和销毁代币。也就是说,出售不仅取消投资者保护,还强化了代币的通缩机制。
这一机制让 FT 从发行之初就是通缩资产,兼具多重需求驱动和供给收缩。
所有 FT 供应在发行时即归投资者所有,早期市场动态可能波动较大。有限流通量加持续回购,极易引发市场自我强化效应。
Flying Tulip 的供应全部归投资者,与传统募资分配不同。未来供应将逐渐转向基金会并最终销毁,理论上代币最终可完成使命并完全退出流通。
Flying Tulip 并非无风险选择,而是一次原创性尝试。模型成败取决于团队对资金池管理、收益持续和产品矩阵竞争力的把控。投资者承担的是资本利用率下降的成本,只有项目取得成功时才算合理。
要让此类募资模式取得成功,关键因素包括:
Flying Tulip 具备上述两项罕见优势。
Andre 是加密领域极具洞察力的建设者之一,既有影响力也颇具争议。他在原创协议领域成绩斐然,Flying Tulip 延续了这一风格:用全新机制重塑代币融资,同时直击行业巨头。
我们支持 Flying Tulip 团队,因为他们正在重塑代币资本形成机制,这也是加密行业的核心动力。如果成功,将加速新项目孵化,提升生态竞争力,最终惠及用户。
这是一项实验,充满不确定性。这样的探索推动着加密行业不断发展。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flyingtulip.com/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 Lemniscap 或其关联方意见,也不一定反映 Lemniscap、其关联方或个人的观点。相关观点可能随时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不构成投资、法律或监管建议、投资推荐,也非任何投资买卖或决策的邀约。请勿据此作投资决策,也不可用于法律、合规、监管、投资、税务等任何事务的参考。
对于本文、内容及相关服务和产品及您的使用所产生的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适销性、特定用途适用性和不侵权的任何保证,均不承担责任。文中所述任何产品、服务、协议均不作任何保证、背书或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