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计时 2 天开启!💥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创意赢取奖励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就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动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最近越来越少看项目了。
不是懒,是真累。
以前判断一个项目靠不靠谱,看看白皮书、翻翻社群活跃度、查查链上数据,基本能摸个七七八八。现在呢?那些看着挺热闹的交互数据、链上转账记录,说不定就是哪个团队用AI写的脚本,24小时不停刷出来的。
你在这边认认真真扒项目背景,人家在那边批量生成假用户。你觉得社群讨论挺真实,结果一半是GPT在自问自答。
为了搞清楚一个项目到底是真做事还是在演戏,现在要花的时间是以前的好几倍。各种公开渠道——推特、Discord、媒体报道——全被AI生成的垃圾信息淹没了。
有时候感觉自己不是在做投研,是在看一场AI表演赛。台上演员是AI,台下观众也是AI,就你一个真人坐在那儿较劲。
这行当,真的越来越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