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恐慌贪婪指数究竟怎么玩?链上数据告诉你买卖的最佳时机

robot
摘要生成中

快速版

加密市场有个心理温度计叫恐慌贪婪指数(F&G Index),0-100的刻度反映散户情绪:

  • 0-24分 = 极度恐慌(历史底部,可能是抄底机会)
  • 25-49分 = 恐慌(谨慎看)
  • 50分 = 中立(没人知道方向)
  • 51-74分 = 贪婪(市场过热了)
  • 75-100分 = 极度贪婪(风险警告,可能暴跌)

核心玩法:当指数冲到极度恐慌时买入,极度贪婪时考虑套利。但别当它是算命,得配合K线图和交易量用。


这个指数怎么算的?

F&G不是随便编的数字,它融合了6个维度的市场信号:

1. 波动率(占比25%)

BTC价格波动越剧烈,恐慌值越高。对比过去30天和90天的平均波动,如果突然翻倍波动,说明市场在割肉。

2. 交易量和动能(占比25%)

买入量爆表 = 贪婪信号;大幅抛售 = 恐慌信号。这权重最大,因为真金白银不会骗人。

3. 社交媒体热度(占比15%)

Twitter上关于BTC的讨论频率和速度。互动越频繁,要么是FOMO(害怕错过),要么是FUD(恐惧不确定怀疑)。Reddit分析还在开发中。

4. 主导力指标(占比10%)

BTC在整个加密市场的市值占比变化。占比上升 = 风险偏好下降(跑向避风港),占比下降 = 散户在押注小币种(FOMO表现)。

5. 谷歌搜索趋势(占比10%)

"比特币暴跌"的搜索量暴增 = 恐慌;"比特币投资"搜索增加 = 贪婪。

6. 市场问卷(占比15%)

每周社区投票,但目前暂停了。

算法示例

  • 波动率评分20分 × 0.25 = 5分
  • 交易量评分75分 × 0.25 = 18.75分
  • 社交热度70分 × 0.15 = 10.5分
  • 主导力30分 × 0.10 = 3分
  • 谷歌趋势25分 × 0.10 = 2.5分

最终分数 = 5 + 18.75 + 10.5 + 3 + 2.5 = 39.75分 → 属于"恐慌"区间


怎么用它赚钱?

短线交易配合(Swing Trading)

场景:BTC从$52K跌到$45K,F&G指数掉到20分(极度恐慌)。

操作步骤

  1. 看RSI是否跌到30以下(超卖)
  2. 检查MACD是否出现底部交叉(反弹信号)
  3. 如果都吻合,这就是买入信号
  4. 目标是等指数回升到50-60时出手

核心逻辑:恐慌指数只是辅助,技术面确认才是关键。

三步平衡法则

第1步:定制交易计划

  • 明确你的止损点、利润目标、单笔风险
  • 不要凭感觉操作

第2步:记交易日志

  • 每笔交易记录为什么进场、为什么出场、赚了还是亏了
  • 3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操作规律

第3步:抱大腿学

  • 关注资深交易员的复盘
  • 对标他们的决策逻辑

这个指数能预测长期走势吗?

坦白说,不行。

F&G指数最强的是反映当下情绪短期机会,但无法预测宏观周期。因为:

  1. 指数反应的是市场心理,不是基本面(比如监管政策变化)
  2. 加密市场太年轻,历史数据有限
  3. 市场结构经常变,去年有效的信号今年可能失效

正确用法:把它当日内/周内的辅助工具,配合K线图、链上指标(鲸鱼钱包动向)、基本面新闻一起用。


去哪看实时指数?

  1. Alternative.me(原创方)

    • 最权威的F&G源头
    • 数据更新最快
  2. CoinMarketCap(2023年推出自家版本)

    • 覆盖面更广,不只是BTC
    • 加入了期货数据、衍生品指标
    • 适合看整个市场的FOMO程度

底线

F&G指数是个好工具,但不是圣杯。它最擅长的是在极端情绪出现时(极度恐慌或极度贪婪)给你一个"可能反向"的提醒。真正的赚钱逻辑是:

✓ 用F&G找到情绪极值的时刻
✓ 用技术分析确认反弹/下跌信号
✓ 用资金管理控制风险
✓ 用纪律执行你的计划

情绪会骗人,但数据不会。问题是你信哪个。

BTC-0.1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