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
在上一節中,我們回顧了比特幣資產發行的歷史和銘文的技術背景。在本節中,我們將以BRC-20為例,說明銘文的具體程序和基本原則。
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在比特幣鏈上的交易(如轉帳)過程中,交易者可以在特定欄位中輸入他們想要的文本。該文本將由區塊鏈節點與交易一起打包,並最終成為鏈的一部分。“銘文”是將數據輸入交易的過程。但是,要生成市場認可的銘文,在“銘文”時必須遵循某些規則。這些規則是不同的銘文協定。在比特幣上流行的BRC-20銘文協定Ordi的情況下,銘文內容如下圖所示。參賽者只能通過根據此內容進行刻字來獲得Ordi銘文。
Ordi銘文信息(來源:BRC-20 文件)
上面的示例是部署Ordi銘文的起源交易。當時的交易合約是:b61b0172d95e266c18aea0c624db987e971a5d6d4ebc2aaed85da4642d635735。我們可以使用比特幣瀏覽器查詢其交易詳情。Blockchain.com結果如下所示:
交易的見證字段(上面藍色部分)中已經寫入了一串十六進制字符。當我們使用轉換器將這些十六進制字符串轉換為英文字符時,我們可以找到:
在瞭解了銘文的基本原理之後,我們需要學習基本的銘文操作。銘文協定很多,如BRC-20、ARC-20(原子協定)、符文協定、點擊協定等。但是,這些銘文協定都共用基本命令:
這些基本命令也需要遵循協議指定的格式。以BRC-20為例。如下所示,有六個關鍵協議字段。每個字段都有其相應的含義:
來源:BRC-20 文檔
相關的協議基本指令是根據規範排列每個字段的指令。 部署指令如下(以 Ordi 銘文為例):
{
“p”: “brc-20”,
“op”: “部署”,
“tick”: “ordi”,
“max”: “21000000”,
“lim”: “1000”
}
這個 JSON 格式的文字描述了使用 BRC-20 協議來鑄造一個名為“ordi”的資產,最大供應量為 21,000,000,每次鑄造數量為 1000。鑄造指示如下:
{
“p”: “brc-20”,
“op”: “鑄造”,
“tick”: “ordi”,
“amt”: “1000”
}
這個 JSON 文本表示您要鑄造1000個名為“ordi.”的BRC-20銘文。轉賬指示也相對簡單:
{
“P”: “BRC-20”,
"op": "轉賬",
“tick”: “ordi”,
“amt”: “100”
}
與BRC-20類似,其他代幣基於相似原則運作。 部署涉及將特定信息上傳到交易或區塊鏈架構本身。 不同的協議具有不同的協議規範和字段。 一些只修改上述協議規範中的“p”字段,而其他人將其更改為不同的協議格式並添加相應字段以擴展功能。
上述介紹主要生成與代幣類似的資產。此外,還有資產協議,如 Ordinals Protocol 和 Atomicals Protocol,可以生成類似「NFTs」的資產。這些資產的共同特點是所有資訊都存儲在鏈上。由於它們具有高度的公開性,目前無法像代幣那樣由合約控制。它們只能用於命名一些基本代幣信息,如總供應量和名稱。像代幣解鎖、鎖倉合約和初始分配等常見功能目前還不可能。
加密研究員 CaptainZ在他的文章中“銘文的本質是SFT“,認為銘文實際上是除普通可替代代幣(普通代幣)和不可替代代幣(NFT)之外的第三種資產,稱為SFT(半可替代代幣)。SFT 介於 FT 和 NFT 之間,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拆分和計算,同時也具有唯一性。
雖然這個觀點尚未獲得廣泛社區接受,但它引發了一些討論。毫無疑問,銘文是發行資產的新方式,這類資產與現有資產類型不同。在像以太坊、Solana和Near這樣的普通圖靈完全區塊鏈中,代幣和NFT資產更受歡迎,大多數dApps和基礎設施都是基於這一設計的。
然而,在像比特幣這樣的非圖靈完備區塊鏈中,代幣和NFT無法存在。銘文已成為少數資產發行解決方案之一,隨著財富效應和開發者的湧入,銘文基礎設施不斷湧現。銘文用戶和流動性均顯著改善。銘文正成為像比特幣和狗鏈這樣的公鏈上的主流資產發行方法。
從以上原則可以看出,銘文的主要操作涉及多個鏈上操作,其中一些甚至需要運行節點進行“銘文”。因此,許多優秀的開發人員和團隊已經開發了簡單的操作工具,如Unisat導航工具,用戶只需要輸入基本數據,如銘文的名稱和數量,並提交Gas費用進行銘文。
Unisat銘刻頁面。來源:https://unisat.io/inscribe
此外,還有各種工具可幫助用戶查看銘文數據並協助投資決策,例如導航頁和Launcpad由Gate.io設立。這些工具將在第4章詳細討論。
Gate.io的註冊頁面。來源:https://www.gate.io/web3/inscription-market/bitcoin/brc-20
章節摘要
章節內容
在上一節中,我們回顧了比特幣資產發行的歷史和銘文的技術背景。在本節中,我們將以BRC-20為例,說明銘文的具體程序和基本原則。
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在比特幣鏈上的交易(如轉帳)過程中,交易者可以在特定欄位中輸入他們想要的文本。該文本將由區塊鏈節點與交易一起打包,並最終成為鏈的一部分。“銘文”是將數據輸入交易的過程。但是,要生成市場認可的銘文,在“銘文”時必須遵循某些規則。這些規則是不同的銘文協定。在比特幣上流行的BRC-20銘文協定Ordi的情況下,銘文內容如下圖所示。參賽者只能通過根據此內容進行刻字來獲得Ordi銘文。
Ordi銘文信息(來源:BRC-20 文件)
上面的示例是部署Ordi銘文的起源交易。當時的交易合約是:b61b0172d95e266c18aea0c624db987e971a5d6d4ebc2aaed85da4642d635735。我們可以使用比特幣瀏覽器查詢其交易詳情。Blockchain.com結果如下所示:
交易的見證字段(上面藍色部分)中已經寫入了一串十六進制字符。當我們使用轉換器將這些十六進制字符串轉換為英文字符時,我們可以找到:
在瞭解了銘文的基本原理之後,我們需要學習基本的銘文操作。銘文協定很多,如BRC-20、ARC-20(原子協定)、符文協定、點擊協定等。但是,這些銘文協定都共用基本命令:
這些基本命令也需要遵循協議指定的格式。以BRC-20為例。如下所示,有六個關鍵協議字段。每個字段都有其相應的含義:
來源:BRC-20 文檔
相關的協議基本指令是根據規範排列每個字段的指令。 部署指令如下(以 Ordi 銘文為例):
{
“p”: “brc-20”,
“op”: “部署”,
“tick”: “ordi”,
“max”: “21000000”,
“lim”: “1000”
}
這個 JSON 格式的文字描述了使用 BRC-20 協議來鑄造一個名為“ordi”的資產,最大供應量為 21,000,000,每次鑄造數量為 1000。鑄造指示如下:
{
“p”: “brc-20”,
“op”: “鑄造”,
“tick”: “ordi”,
“amt”: “1000”
}
這個 JSON 文本表示您要鑄造1000個名為“ordi.”的BRC-20銘文。轉賬指示也相對簡單:
{
“P”: “BRC-20”,
"op": "轉賬",
“tick”: “ordi”,
“amt”: “100”
}
與BRC-20類似,其他代幣基於相似原則運作。 部署涉及將特定信息上傳到交易或區塊鏈架構本身。 不同的協議具有不同的協議規範和字段。 一些只修改上述協議規範中的“p”字段,而其他人將其更改為不同的協議格式並添加相應字段以擴展功能。
上述介紹主要生成與代幣類似的資產。此外,還有資產協議,如 Ordinals Protocol 和 Atomicals Protocol,可以生成類似「NFTs」的資產。這些資產的共同特點是所有資訊都存儲在鏈上。由於它們具有高度的公開性,目前無法像代幣那樣由合約控制。它們只能用於命名一些基本代幣信息,如總供應量和名稱。像代幣解鎖、鎖倉合約和初始分配等常見功能目前還不可能。
加密研究員 CaptainZ在他的文章中“銘文的本質是SFT“,認為銘文實際上是除普通可替代代幣(普通代幣)和不可替代代幣(NFT)之外的第三種資產,稱為SFT(半可替代代幣)。SFT 介於 FT 和 NFT 之間,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拆分和計算,同時也具有唯一性。
雖然這個觀點尚未獲得廣泛社區接受,但它引發了一些討論。毫無疑問,銘文是發行資產的新方式,這類資產與現有資產類型不同。在像以太坊、Solana和Near這樣的普通圖靈完全區塊鏈中,代幣和NFT資產更受歡迎,大多數dApps和基礎設施都是基於這一設計的。
然而,在像比特幣這樣的非圖靈完備區塊鏈中,代幣和NFT無法存在。銘文已成為少數資產發行解決方案之一,隨著財富效應和開發者的湧入,銘文基礎設施不斷湧現。銘文用戶和流動性均顯著改善。銘文正成為像比特幣和狗鏈這樣的公鏈上的主流資產發行方法。
從以上原則可以看出,銘文的主要操作涉及多個鏈上操作,其中一些甚至需要運行節點進行“銘文”。因此,許多優秀的開發人員和團隊已經開發了簡單的操作工具,如Unisat導航工具,用戶只需要輸入基本數據,如銘文的名稱和數量,並提交Gas費用進行銘文。
Unisat銘刻頁面。來源:https://unisat.io/inscribe
此外,還有各種工具可幫助用戶查看銘文數據並協助投資決策,例如導航頁和Launcpad由Gate.io設立。這些工具將在第4章詳細討論。
Gate.io的註冊頁面。來源:https://www.gate.io/web3/inscription-market/bitcoin/brc-20
章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