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對DeFi監管釋放積極信號 對加密行業意義幾何?

作者:胖梅梅律師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讓整個加密社區都振奮的話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一改以往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嚴格審視的態度,在6月9日舉辦的“DeFi與美國精神”加密圓桌會議上首次提出正在研究制定針對DeFi的創新豁免(innovation exemption)機制,這一動向迅速引發市場強烈反響,多個DeFi代幣應聲漲。

作爲一名web3律師,我見過太多項目因爲監管不確定性而夭折,如今這個信號真的能夠爲DeFi生態迎來實質性的突破嗎?

**SEC主席表態:**DeFi符合美國核心價值

SEC主席Paul Atkins在會議中明確指出,“DeFi的基本原則與美國的經濟自由、私有財產權等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他特別強調支持加密資產的自我托管模式,並認可區塊鏈技術在實現無需中介的金融交易中的重要作用。Atkins透露的“創新豁免”政策可以說是對DeFi的綠色通道,因爲這意味着在該框架下,符合條件的DeFi項目將有可能在符合基本監管要求的前提下,更快進入市場、開展業務嘗試。更重要的是,此後的9月5日,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聯合發布聲明呼籲監管協調,這一動作標志着兩大監管機構從“各自爲政”轉向“協同作戰”,可以說是加密大變革。

這對DeFi行業意味着什麼?

作爲律師,我最關心的就是”合規邊界“,這些積極信號的核心標志着美國加密監管邏輯的根本性轉變,DeFi不再是監管的”灰色地帶”。

首先,監管態度的轉變對於創業者的利好顯而易見。因爲”創新豁免“政策意味着真正的去中心化平台可能免於註冊爲證券,避免了繁瑣的披露和審計要求,這樣就降低了準入門檻,可以吸引更多的機構資金流入DeFi生態。對於我們中國的項目方或者開發者來講,也意味着未來會有更多的中美跨境合作空間,監管松綁無疑是DeFi結構性變革的催化劑。

其次,強化投資者保護,增加市場信心。2025年4月至6月,SEC加密貨幣工作組舉行了四場公開圓桌會議,主題涵蓋加密交易、托管、資產代幣化和DeFi 。這些討論由SEC的加密任務組組織,這些活動,也都向公衆開放,SEC專員Hester Peirce認爲它們是"通往加密清晰的春季衝刺",也標志着SEC從對抗轉向合作 ,SEC強調的“高質量監管”對DeFi用戶來講是一種投資保護,減少rug風險。Atkins重申“私有財產自主管理權”,明確支持用戶通過個人錢包直接參與鏈上金融活動,這相當於亮明牌告訴大家DeFi不是證券,應該有他的專屬生態位。我們把金融比作一架飛機,過去幾年DeFi因爲沒有航道很容易“迷失方向”,有些DeFi憑藉極強的方向感成功起飛並進入航道,有些DeFi卻還在空中盤旋既不敢降落也不敢繼續前行。SEC與CFTC的協調監管更像是給DeFi劃的航道和修建的機場,飛機雖然可能降落在不同的機場,但是至少不會飛錯航道。當然豁免政策的細節尚未落地,挑戰也依然存在,在此之前胖梅梅律師還是建議項目方持謹慎態度。

**再者,聲明代碼發布者不應“背鍋”,釐清開發者法律責任。**Atkins以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者做比喻,提出“不應因他人使用代碼而追究代碼發布者的責任”明確將責任主體從工具開發者轉移到使用者。尤其那些構建自我托管工具或隱私增強軟件的開發者,不應單純因他人使用其代碼從事非法活動而被追責,SEC委員、加密任務組負責人Hester Peirce也呼應這一觀點,強調代碼發布與金融行爲應區別對待。但她同時提醒,中心化實體不得借“去中心化”標籤來規避監管,從發言中不難看出SEC認可了“技術中立”原則。

**最後,質押挖礦的監管更明確,緩解參與者合規焦慮。**SEC公司金融部門此前已在一份指導意見中說明:工作量證明(PoW)挖礦和權益證明(PoS)質押本身並不構成證券交易,這一澄清極大緩解了衆多區塊鏈項目與礦工、驗證者參與者的合規焦慮,市場的反應也很明顯,許多質押項目同步漲,顯示了機構資金對質押生態的信心。

政策背後:政治與市場的雙重推動

這一系列動向並非偶然。近年來,SEC中的共和黨委員持續推動制定更加友好的加密政策,Hester Peirce等人多年倡導的“安全港”提案也正在被更多立法者所接受。市場對此反應極爲積極,解讀爲美國可能不再試圖通過“執法監管”壓制DeFi創新,而是轉向更具對話性與結構性的包容監管。

若成現實:美國DeFi或迎來新起點

一旦“創新豁免”從構想走向實施,美國DeFi生態將可能擺脫當前面臨的部分合規模糊地帶,項目方可在更清晰的法律框架內推進技術落地與商業模式探索。這不僅有助於本土項目發展,也可能吸引海外DeFi建設者回歸美國市場,形成更加健康、合規、具有競爭力的去中心化金融圖景。

SEC共和黨委員推動更友好加密政策的背景下表明監管機構正試圖真正理解DeFi的本質,並願在法律層面作出相應調整。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這不僅是監管態度的轉變,更可能是一次關於創新、責任與自由的重新定義。DeFi從2020年野蠻生長,監管真空再到如今SEC通過調整監管框架爲DeFi正名,該舉措讓我們看到DeFi與傳統金融完美融合實現自洽的信心。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