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牛市的岔路口:AI資本支出、美元流動性與市場的再平衡_

標題:結構性牛市的岔路口:AI資本支出、美元流動性與市場的再平衡​

作者:arndxt

編譯:Tim,PANews

宏觀經濟的再加速前景較爲有限,其持續性依賴於資產豐厚家庭的支撐以及人工智能驅動的資本支出。對投資者而言,本輪週期的關鍵並非廣泛性Beta收益:

  • 將半導體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作爲長期增長動力來側重。
  • 對寬基指數保持謹慎,科技七巨頭的集中度掩蓋了市場脆弱性。
  • 關注美元走勢:其走向或將決定當前週期是延續還是終結。

如同1998-2000年週期,市場的基本面可能依然穩固,但波動將更爲劇烈,資產選擇將成爲區分主動贏家與單純隨大盤漲者的關鍵因素。

1.雙軌經濟

市場即是經濟。只要股市處於或接近歷史高點,衰退論調就難以形成。

我們無疑正處於一種雙軌經濟模式:

收入最高的10%人羣貢獻了超過60%的消費支出。他們以股票和房地產爲槓杆積累的財富,使得消費水平持續走高。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財富侵蝕尤爲嚴重。這種日益擴大的差距,正是經濟"再加速"與勞動力市場疲軟、負擔能力危機並存的原因。

2.联准会政策視作敘事風險

政策波動將成常態,联准会正面臨通脹表象與政治週期的雙重考驗。這既爲機遇性布局創造了窗口,但也可能在預期重置時引發急劇下行衝擊。

联准会陷入兩難境地:

  • 強勁的GDP數據與韌性十足的消費支出,證明放緩降息節奏是合理的。
  • 市場過度擴張,若推遲降息可能引發"增長恐慌"。

從歷史來看,在盈利強勁時降息(上次出現是在1998年)往往會延長牛市週期。但當前週期已出現扭曲:通脹持續頑固,"美股七巨頭"獨佔盈利鰲頭,而標普500其餘493只成分股則表現乏力。

3.名義增長環境下的資產選擇

配置稀缺實物資產(黃金、關鍵大宗商品、供給受限區域的房地產)與生產力平台(AI基礎設施、半導體),同時避免過度集中在受網路熱度驅動的網紅股票領域。

未來形勢更趨近於結構性牛市,而非全面普漲。

半導體仍然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基礎,資本支出仍在推動增長。

黃金和實物資產正穩步重新確立其作爲對沖貨幣貶值工具的地位。

加密貨幣正遭受槓杆平倉與國債積壓的雙重壓力,但其結構與推高黃金的流動性週期仍緊密相連。

4.房市與消費動態

若房市與股市雙雙疲軟,其對消費的心理"財富效應"便會瓦解。

房地產市場在利率下調時出現短期反彈(死貓反彈),但結構性困境依然存在:

  • 人口壓力導致的供需失衡。
  • 學生貸款與聯邦住房管理局暫停還款政策結束導致喪失抵押品贖回權案例激增。
  • 區域經濟分化(嬰兒潮一代資產緩衝與年輕家庭壓力並存)。

5.美元流動性

美元是隱藏的支點,在全球經濟疲軟之際,美元走強可能會先壓垮較爲脆弱的市場,而非美國。

一個被低估的風險是美元供應收縮。

關稅會減少貿易逆差,從而限制全球美元回流至美國資產。

財政赤字持續高企,但由於美國國債的外部買家減少,流動性錯配問題已然浮現。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持倉數據顯示美元空頭頭寸達歷史水平,這預示着可能引發美元空頭軋平,進而衝擊風險資產。

6.政治經濟學與市場心理學

我們正處於金融化週期的末尾階段:

  • 經濟政策被設計爲在政治關鍵節點(大選、中期選舉等)前“維持局面運轉”。
  • 結構性不平等(租金漲幅高於工資、財富集中於年長羣體)催生民粹主義壓力,促使從教育到住房等各領域政策發生變革。
  • 市場本身具有兩面性:七大權重股的集中度既支撐了估值,也埋下了脆弱性的伏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