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NEAR意圖層日入40萬美金,為何L1主網仍在“挨餓”?
作者:Frank,PANews
NEAR的意图层(NEAR Intents)活動近日激增,單日交易量飆升至超過2億美元,由此產生的手續費也一度超過40萬美元,從這個數據來看,其交易量僅次於以太坊、Solana、BSC三條熱門公鏈,費用水平也能在所有公鏈中排進前五。
這一“數據”的繁榮,不僅讓沉寂已久的NEAR重新回到主流叙事的牌桌上,也讓人不禁猜想:NEAR是否會因此重新崛起?然而,這40萬美元的“手續費”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否真的能支撐NEAR的“崛起”?
NEAR Intents崛起:隱私幣帶動下的數據爆發
要理解這一輪數據爆發,首先必須釐清“NEAR Intents”究竟是什麼。
NEAR Intents(意圖層)是NEAR協議自2024年11月起推出的一種新型交易基礎設施。NEAR Intents是NEAR鏈抽象架構的三個核心技術部分之一,作為一個去中心化跨鏈系統,NEAR Intents允許用戶只需表達期望結果(如“以最優價格將代幣A兌換為代幣B”),無需指定技術細節。然後由求解器網絡競相以最優方式滿足這些意圖,在後台處理複雜的跨鏈操作。
這一產品改變了傳統跨鏈中需要用戶熟悉多個鏈上操作、精準計算手續費和尋找最佳交易所等多種操作,並且可接入AI代理進行交易優化,將跨鏈操作的繁瑣操作進行了極大優化並節省手續費。
從實際效果來看,NEAR Intents自推出後直到今年9月份的日交易量維持在數百萬美元的水平上。進入10月後,隨著隱私幣賽道的爆發,大量資金湧入ZEC的需求增加。人們發現NEAR Intents似乎成為了通往ZEC的最佳通道,交易ZEC成為了NEAR Intents最主要的使用場景。
鏈上數據顯示,10月起NEAR Intents上ZEC鏈上的交易量開始激增,10月1日達到590萬美元,僅次於以太坊,到11月4日,這一數據增長至2390萬美元,11月7日達到4000萬美元。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交易量。與此同時,以太坊鏈上的跨鏈交易量也大幅增長,共同推動下,NEAR Intents的交易量日益高漲。
在所有渠道當中,SwapKit無疑是最出眾的那一個,一共貢獻了432萬美元的費用。佔比超過70%。SwapKit是一個B2B聚合器,被集成到Trust Wallet等大型錢包中。不過,這400多萬美元的收入也只是SwapKit背後的求解器所產生。
“火爆的店鋪”與“冷清的商場”
NEAR Intents的崛起似乎為NEAR帶來了新的希望。有不少人認為,如果NEAR Intents能夠保持當前的收入水平,並將這些費用採用類似Hyperliquid的模式返還或者回購代幣,將極大改善NEAR代幣目前的經濟敘事。
但這似乎並不現實。
首先,在關係上來看,NEAR作為L1公鏈,是底層基礎設施,NEAR Intents是構建在NEAR L1之上的協議層,通過NEAR L1的基礎設施來提供“鏈抽象”服務。這種關係就像是某個商場裡開了一家非常火爆的店鋪,但本質上這家店鋪的收入並不能直接計入商場的收入當中一樣。
並且,NEAR Intents的收入其絕大部分也是被第三方“求解器”(Solvers)和做市商(MMs)所捕獲。而NEAR主網,只是收取了鏈上交易的Gas費,這個Gas費只是和交易筆數相關,而和交易金額並不掛鉤。
截至11月9日,NEAR Intents共產生了716萬筆交易,按照NEAR當前的Gas價格計算,這些交易所帶來的Gas費可能只有2000多美元。此外,根據NEAR的費用協議構成,其中70%的費用將進行銷毀。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一邊是NEAR Intents的熱鬧非凡,一邊是NEAR的鏈上費用每天仍維持在幾千美元左右的原因。
“AI敘事”初得驗證,NEAR仍陷下滑困境
如果這40萬美元的費用與NEAR的收入幾乎無關,那麼NEAR Intents的崛起是否“毫無意義”?客觀來看,其意義不在於當前的直接收入,而在於戰略驗證和未來潛力。
首先,在戰略層面,NEAR Intents的崛起是對NEAR“鏈抽象”願景的有力驗證。它證明了該技術是可行的,並且市場對“無摩擦”的多鏈體驗存在巨大的真實需求。雖然目前NEAR Intents的使用場景仍是加密的DeFi領域,但從NEAR Intents的願景來看,其更長遠的目標在於擴展到Web2或現實世界,例如“幫我訂一張機票”或“買一個披薩”(官方的舉例),由“求解器”網絡找到最佳方案並執行。這一願景本質上和當前較為火爆的X402協議叙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AI作為NEAR生态近年来的主要叙事,也算是終於打造出了一个可能成為行業領頭羊的真正爆款。
就NEAR的其他數據表現來看,似乎目前的表現還顯得差點意思。其主網的TVL排名第42,TVL僅有1.33億美元,且近年來還處於下滑狀態。日活躍用戶目前約為290萬左右,較年初的400萬也下降了不少。在鏈上活躍度不高的背景之下,NEAR的代幣表現也始終徘徊在底部區間震盪。
或許是為了提振市場情緒,10月,NEAR基金會與生態多個成員發起新提案,提議將最高通脹率從5%降至2.5%。不過截至目前該提案僅得到了約60%的節點支持,按照NEAR的治理規則,該提案需要達成80%以上的支持率才能通過。
不過,行業內也有一些專家從技術能力的角度對NEAR還是較為看好,知名加密貨幣主題播客The Rollup創始人Andy發推表示,他對Starknet、NEAR和ZEC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對零知識證明、意圖架構和隱私技術的前景極度看好。
就目前來看,NEAR Intents的火熱即使在實際的收入上確實可能杯水車薪,總歸也算是給NEAR帶來了一定的話題討論度。對NEAR生态來說,流量和關注或許正是當前最重要的資源。